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多媒体教学便以其“多感官刺激”的特点成为生物教师所仰仗的利器。
多媒体生物教学是依据“认知学习”的教育科学理论,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供充足的感知客体,充分发挥视听等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生物教学信息,实现最优化的生物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多媒体教学,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呢?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选择多媒体
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则。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选用的原则自然也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因此,媒体的应用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这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思路是:
1 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
2 作CAI课件,依次展示: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辦膜);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体循环、肺循环路线: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且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好、
3 观看血液循环录象带,全面认识,加深理解。
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多媒体协调配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而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多媒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电教媒体虽有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力度,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却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若在一堂课内频繁滥用,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
三、根据不同课型选择多媒体
尽管媒体的形式特点不同,传播信息的内容不同,但如果教师演示的千篇一律,也是无法适应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媒体使用的方式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
(一)新授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的在于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恰当的选用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传统媒体(标本、模型和挂图等)是上好此课必不可少的。电教媒体(投影、幻灯、录象、计算机等)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在理论教学中,可根据内容特点,合理选用,互相配合。如:形态部分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这部分内容,因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利用挂图再配以模型,用CMI课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形成深刻的印象。再如:讲解两栖类时首先用光盘展示青蛙的生活、跳跃、游泳,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捕食过程,通过展示青蛙的抱对、产卵、受精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发育过程。然后在用投影片展示青蛙的骨骼、内部结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发育过程等来帮助理解:最后,出示活体与标本展示青蛙、蟾蜍及蛙的骨骼标本等。
(二)实验课:实验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如:用CAI课件示范基本操作要领,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功能键进行处理,用投影片分析实验原理等,效果都非常明显。
(三)单元复习课:一单元的内容较多,可用投影浓缩单元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科学的认知体系,突出重点。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会操作、运用现阶段的一些媒体技术手段的层面上,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更适合于自身教学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为教育改革地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杨 博
多媒体生物教学是依据“认知学习”的教育科学理论,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提供充足的感知客体,充分发挥视听等感官的功能,有目的地传递生物教学信息,实现最优化的生物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多媒体教学,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呢?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选择多媒体
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则。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选用的原则自然也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因此,媒体的应用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
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这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思路是:
1 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
2 作CAI课件,依次展示: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辦膜);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体循环、肺循环路线: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且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好、
3 观看血液循环录象带,全面认识,加深理解。
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多媒体协调配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而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多媒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电教媒体虽有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力度,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却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若在一堂课内频繁滥用,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
三、根据不同课型选择多媒体
尽管媒体的形式特点不同,传播信息的内容不同,但如果教师演示的千篇一律,也是无法适应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媒体使用的方式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
(一)新授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的在于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恰当的选用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传统媒体(标本、模型和挂图等)是上好此课必不可少的。电教媒体(投影、幻灯、录象、计算机等)能够克服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信息量大,图像生动,音响逼真,在理论教学中,可根据内容特点,合理选用,互相配合。如:形态部分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这部分内容,因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利用挂图再配以模型,用CMI课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构造,形成深刻的印象。再如:讲解两栖类时首先用光盘展示青蛙的生活、跳跃、游泳,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捕食过程,通过展示青蛙的抱对、产卵、受精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发育过程。然后在用投影片展示青蛙的骨骼、内部结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发育过程等来帮助理解:最后,出示活体与标本展示青蛙、蟾蜍及蛙的骨骼标本等。
(二)实验课:实验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如:用CAI课件示范基本操作要领,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功能键进行处理,用投影片分析实验原理等,效果都非常明显。
(三)单元复习课:一单元的内容较多,可用投影浓缩单元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科学的认知体系,突出重点。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会操作、运用现阶段的一些媒体技术手段的层面上,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更适合于自身教学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为教育改革地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杨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