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心情。但随着教育评价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肯定,随着对教育评价研究与探讨的深入,我们却不难发现,在有的教学实践中,评价慢慢变了味。
一、不加辨析,盲目鼓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有些教师对此理解得比较片面,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不论学生发言时说些什么,都不加辨析地肯定、鼓励,甚至高度赞扬。例如有位教师在上《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让学生结合动物的表现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积极,有的说松鼠太老实,轻信别人;有的说猴子聪明,看穿狐狸的诡计;有的说狐狸“聪明”,有心计,很会察言观色……老师听完学生的发言后,开始评价,并认为后面这种见解很有创意,大加鼓励。而笔者认为,教师对“狐狸聪明”一说的鼓励和赞赏,会不会让学生偏离课文的价值取向呢?语文教学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是不是更应重视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呢?
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不加辨析地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不仅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更好地发展。
二、过于注重既定目标的达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们在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的确是煞费苦心,力求做到全面。具体、重点突出,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以求能完满地达到既定目标。有些教师不禁被自己较为完美的预先设计所束缚,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发现学生的发言有偏离教学方案的倾向,便立即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回来,以使教学按原计划有序地进行。于是,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当学生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时,教师的反应一般是毫无表情,甚至面露不悦,要么继续引导,得出结论;要么直接否定,自己说出答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的设想时,教师往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表示肯定。孩子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孩子的心灵是五彩斑斓的,孩子的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在这种教师当“裁判”式的反馈评价机制中,学生学会的是顺着教师意图回答问题,孩子的智慧火花就在不知所措中抿灭了,逐渐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创新。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大海》一课时,抛出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大海?是平静美丽的,还是波涛汹涌的?教师的本意是要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不要人为的破坏自然。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顺着教师的意图而选择了平静美丽的大海。殊不知,大海就是因为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波澜壮阔才令人心驰神往。这样,学生在教师一丝不苟地“走教案”中完成既定目标,被动的、机械的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过于注重既定目标达成的评价,往往会造成课堂上师生的自我迷失,对教学是十分有害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的特征,学生对文本的反应,不可能完全由教师在课前予以预定。教师的预先设计只能是一种“设想”,一个“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鲜活的“学情”做现场处理,随机调控。对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教师要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善于把“刚性设计”转变为“弹性设计”。
三、滥用表扬,忽视个性评价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真棒”、“讲得真好”的赞扬声,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表扬。但假如我们对学生表扬的次数过多过滥,不但会丧失表扬的功效,反而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
如何使激励性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催化剂呢?我认为,教师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即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然后再给予鼓励期待的语言,才会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
责任编辑王波
一、不加辨析,盲目鼓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有些教师对此理解得比较片面,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不论学生发言时说些什么,都不加辨析地肯定、鼓励,甚至高度赞扬。例如有位教师在上《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让学生结合动物的表现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积极,有的说松鼠太老实,轻信别人;有的说猴子聪明,看穿狐狸的诡计;有的说狐狸“聪明”,有心计,很会察言观色……老师听完学生的发言后,开始评价,并认为后面这种见解很有创意,大加鼓励。而笔者认为,教师对“狐狸聪明”一说的鼓励和赞赏,会不会让学生偏离课文的价值取向呢?语文教学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是不是更应重视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呢?
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不加辨析地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不仅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更好地发展。
二、过于注重既定目标的达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们在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的确是煞费苦心,力求做到全面。具体、重点突出,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以求能完满地达到既定目标。有些教师不禁被自己较为完美的预先设计所束缚,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发现学生的发言有偏离教学方案的倾向,便立即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回来,以使教学按原计划有序地进行。于是,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当学生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时,教师的反应一般是毫无表情,甚至面露不悦,要么继续引导,得出结论;要么直接否定,自己说出答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师的设想时,教师往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表示肯定。孩子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孩子的心灵是五彩斑斓的,孩子的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在这种教师当“裁判”式的反馈评价机制中,学生学会的是顺着教师意图回答问题,孩子的智慧火花就在不知所措中抿灭了,逐渐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创新。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大海》一课时,抛出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大海?是平静美丽的,还是波涛汹涌的?教师的本意是要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不要人为的破坏自然。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顺着教师的意图而选择了平静美丽的大海。殊不知,大海就是因为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波澜壮阔才令人心驰神往。这样,学生在教师一丝不苟地“走教案”中完成既定目标,被动的、机械的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过于注重既定目标达成的评价,往往会造成课堂上师生的自我迷失,对教学是十分有害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的特征,学生对文本的反应,不可能完全由教师在课前予以预定。教师的预先设计只能是一种“设想”,一个“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鲜活的“学情”做现场处理,随机调控。对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教师要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善于把“刚性设计”转变为“弹性设计”。
三、滥用表扬,忽视个性评价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真棒”、“讲得真好”的赞扬声,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表扬。但假如我们对学生表扬的次数过多过滥,不但会丧失表扬的功效,反而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
如何使激励性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催化剂呢?我认为,教师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真诚的爱,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即找到学生个性化表现的落脚点,然后再给予鼓励期待的语言,才会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