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是始,结尾是终;导入是开,结尾是合。始开终合,构成课堂教学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激情感染式、总结归纳式、分析拓展式、导行教学式、设置悬念式结尾都不失为好的课堂结束形式。结尾要因课而异,要注意语言精炼,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要画龙点睛。重视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锦上添花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还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重要,只有精彩落幕,才能让一切尽在回忆中。
【关键词】激情感染式 总结归纳式 分析拓展式 导行教学式 设置悬念式
结尾与导入是相互对应的一对范畴。导入是始,结尾是终;导入是开,结尾是合。一始一终,一开一合,构成课堂教学矛盾运动的全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然而,也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堂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有的教师认为时间不多,不便安排,就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有的教师则认为时间宝贵,用于结尾显得重复,浪费时间可惜,便接着讲下节课的内容;也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草草收场……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得一节课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好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锦上添花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还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激情感染式------巧用音乐,冶情励志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陶冶情操、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激情感染法,指在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种结尾方式水到渠成,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如我在讲“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结束时,我使用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在美妙动听的旋律中感受歌词的蕴涵: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这些歌曲调明快、动听,感情激越,回味隽永。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领悟到要乐观地面对挫折,要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这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使学生在歌曲声中感性地感悟了这些深奥的人生哲理。我认为通过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书本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
激情感染式的结尾还可以通过运用诗歌、散文等来渲染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外施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二、总结归纳式----梳理归纳,系统简洁
总结归纳式就是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在一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结尾总结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结归纳可以是教师进行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常用的可让学生扩写“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较好的效果。就我的教学实践看,我认为让学生归纳、总结效果将更好,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听课效果,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如,我在讲“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框时,在学生熟知教材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浓缩,要求学生扩写 “本课小结”。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最终得出:见义勇为要保持,见义巧为要发扬,见义不为要摒弃!最后我用精辟的语言作为结语“正义可以迟到,但绝不能缺席”。
这样结尾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且有利于学生从中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需要正义,人人都需要正义。总之,常用总结归纳式进行结尾教学,也会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分析拓展式----比较识记,寻找规律
分析拓展式就是采用联系时事、社会生活材料来深化教材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课堂教学结尾中密切联系时政材料,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节“法不可违”时,就结合新刑法的修订这个时事加以分析拓展,同时对信息时代犯罪的新类型和我国刑罚制度的历史变革和现状进行简述,还介绍了当代世界各国死刑的改革状况。这样很自然地将书本知识与时政材料结合起来,从而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导行教学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导行教学式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课堂所授知识为载体,用讨论、活动、演讲等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知行统一的一种结尾方式。例如,在讲解“提倡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比一比谁当家最能干。学生在安排家庭开支时,往往顾此失彼,如果要面面俱到,往往钱又不够花。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结课时,我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父母亲平时赚钱不容易,当家不容易,培养你们成才更不容易。作为子女,平时不能乱花零用钱,要合理安排自己开支,要尽量节俭。
五、设置悬念式------设疑引思,探究解决
设置悬念式就是教师在讲完一节课的知识后,通过设置一定的疑问,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一般从总结复习已学知识出发,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从而起到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例如:讲授“情绪需要调节”一课时,课的结尾通过幻灯,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要同学们思考,讨论:林黛玉这种情绪属于何种情绪?长期下去会酿成了什么结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使学生疑窦顿生。这样一来,课结束了,问题却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一部分学生会迫不 及待地翻起书本去寻求正确答案,一部分学生围在一起讨论以求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这样,通过简单的悬念,就很自然地启动学生进行思维、探究问题的答案。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如同一幕电视连续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导入)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让人浮想联翩,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重要。结尾无固定模式,要因课而异,决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语言精炼,切忌华而不实。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不能拖泥带水;要画龙点睛,注意提炼升华,这样的落幕,精彩有嚼头,才能让一切尽在回忆中。
参考文献:
[1]韩震主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2]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2期
[3]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
[4]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关键词】激情感染式 总结归纳式 分析拓展式 导行教学式 设置悬念式
结尾与导入是相互对应的一对范畴。导入是始,结尾是终;导入是开,结尾是合。一始一终,一开一合,构成课堂教学矛盾运动的全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然而,也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堂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有的教师认为时间不多,不便安排,就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有的教师则认为时间宝贵,用于结尾显得重复,浪费时间可惜,便接着讲下节课的内容;也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草草收场……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得一节课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好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起到系统概括、锦上添花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还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显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激情感染式------巧用音乐,冶情励志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陶冶情操、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激情感染法,指在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歌曲,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种结尾方式水到渠成,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如我在讲“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结束时,我使用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在美妙动听的旋律中感受歌词的蕴涵: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这些歌曲调明快、动听,感情激越,回味隽永。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领悟到要乐观地面对挫折,要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这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使学生在歌曲声中感性地感悟了这些深奥的人生哲理。我认为通过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书本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
激情感染式的结尾还可以通过运用诗歌、散文等来渲染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外施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二、总结归纳式----梳理归纳,系统简洁
总结归纳式就是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在一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结尾总结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结归纳可以是教师进行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常用的可让学生扩写“本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较好的效果。就我的教学实践看,我认为让学生归纳、总结效果将更好,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听课效果,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如,我在讲“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框时,在学生熟知教材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浓缩,要求学生扩写 “本课小结”。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最终得出:见义勇为要保持,见义巧为要发扬,见义不为要摒弃!最后我用精辟的语言作为结语“正义可以迟到,但绝不能缺席”。
这样结尾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且有利于学生从中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需要正义,人人都需要正义。总之,常用总结归纳式进行结尾教学,也会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分析拓展式----比较识记,寻找规律
分析拓展式就是采用联系时事、社会生活材料来深化教材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课堂教学结尾中密切联系时政材料,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节“法不可违”时,就结合新刑法的修订这个时事加以分析拓展,同时对信息时代犯罪的新类型和我国刑罚制度的历史变革和现状进行简述,还介绍了当代世界各国死刑的改革状况。这样很自然地将书本知识与时政材料结合起来,从而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导行教学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导行教学式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课堂所授知识为载体,用讨论、活动、演讲等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知行统一的一种结尾方式。例如,在讲解“提倡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比一比谁当家最能干。学生在安排家庭开支时,往往顾此失彼,如果要面面俱到,往往钱又不够花。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结课时,我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父母亲平时赚钱不容易,当家不容易,培养你们成才更不容易。作为子女,平时不能乱花零用钱,要合理安排自己开支,要尽量节俭。
五、设置悬念式------设疑引思,探究解决
设置悬念式就是教师在讲完一节课的知识后,通过设置一定的疑问,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一般从总结复习已学知识出发,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从而起到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例如:讲授“情绪需要调节”一课时,课的结尾通过幻灯,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要同学们思考,讨论:林黛玉这种情绪属于何种情绪?长期下去会酿成了什么结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使学生疑窦顿生。这样一来,课结束了,问题却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一部分学生会迫不 及待地翻起书本去寻求正确答案,一部分学生围在一起讨论以求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这样,通过简单的悬念,就很自然地启动学生进行思维、探究问题的答案。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如同一幕电视连续剧,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导入)固然不可缺少,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当然很关键,让人浮想联翩,留有余韵的结尾也十分重要。结尾无固定模式,要因课而异,决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语言精炼,切忌华而不实。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不能拖泥带水;要画龙点睛,注意提炼升华,这样的落幕,精彩有嚼头,才能让一切尽在回忆中。
参考文献:
[1]韩震主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2]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2期
[3]胡兴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
[4]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