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解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论述,改革动力论、对外开放动力论、科学技术动力论、精神动力论四个方面并构成一个整体为其主要内容,诸多动力因素综合作用促使社会主义发展。
关键词:改革;对外开放;科学技术;精神动力;发展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索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列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存在非对抗性矛盾并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提出了“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为基础,毛泽东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和起作用的内在力量,并对其性质、特点和作用作了系统的论述。几代伟人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有益探索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理论来源。
解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并构成一个整体,社会主义发展是诸多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政策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2]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协调,改革就是两对基本矛盾运行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不论是对象,还是中心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发动和领导——执政党,参加者——本阶级群众,改革的目的——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和阻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改革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总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成为必然。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发展形势和中国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在1979年前后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世界先进水平无法相提并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困难重重,其中最突出的困难,一是经济体制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二是缺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经验。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对于后者,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全部解决,这样以来,不仅不能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反而会拉大距离。因为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如果仅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那永远也赶不上世界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步伐。但是,如果大胆采取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行的做法——实行对外开放,不仅能够解决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困难,而且能够使我们在许多方面不必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尽快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力争在某些领域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当代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深刻变化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动力论”。
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经济建设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的科技体制对科技进步、科学与经济的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建设的结合、发展科技事业与培养人才的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方针,除了要有一支稳定、精干的队伍,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重大科技公關活动外,还要有一大批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机构,面向市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
2、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科技兴国,关键是人才。在坚持教育为本的基础上,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我国劳动者中科技人才的比例,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3、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科技立项开始就要注重科技成果的实用性。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应用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点。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推动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崭新的精神动力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邓小平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神动力”的新思想。他认为,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既要有物质动力,又要有精神动力。邓小平揭示的社会主义精神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以爱国、爱党、爱民、爱社会主义为主体,以一系列崇高的革命精神为支柱的社会主义精神动力体系,是一种崭新的精神动力。
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邓小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长期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当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之后,才使中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不会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3]
2、 共产主义理想
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4]针对一些人忽视理想、信念,忘掉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3、 爱国主义
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深知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
1989年动乱平息之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制裁中国,邓小平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5]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的丰富内涵,并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精神动力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为新时期发挥精神动力作用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2][3][4][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135.63.137.358.
(作者通讯地址: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湖北 襄阳441053)
关键词:改革;对外开放;科学技术;精神动力;发展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索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列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存在非对抗性矛盾并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提出了“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为基础,毛泽东发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和起作用的内在力量,并对其性质、特点和作用作了系统的论述。几代伟人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有益探索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理论来源。
解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并构成一个整体,社会主义发展是诸多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政策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2]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的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协调,改革就是两对基本矛盾运行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不论是对象,还是中心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发动和领导——执政党,参加者——本阶级群众,改革的目的——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和阻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改革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总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成为必然。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发展形势和中国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在1979年前后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世界先进水平无法相提并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困难重重,其中最突出的困难,一是经济体制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二是缺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经验。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对于后者,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全部解决,这样以来,不仅不能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反而会拉大距离。因为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如果仅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那永远也赶不上世界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步伐。但是,如果大胆采取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行的做法——实行对外开放,不仅能够解决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困难,而且能够使我们在许多方面不必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尽快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力争在某些领域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当代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深刻变化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强调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动力论”。
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经济建设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的科技体制对科技进步、科学与经济的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建设的结合、发展科技事业与培养人才的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方针,除了要有一支稳定、精干的队伍,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重大科技公關活动外,还要有一大批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机构,面向市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
2、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科技兴国,关键是人才。在坚持教育为本的基础上,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我国劳动者中科技人才的比例,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3、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科技立项开始就要注重科技成果的实用性。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应用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点。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推动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崭新的精神动力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邓小平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神动力”的新思想。他认为,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既要有物质动力,又要有精神动力。邓小平揭示的社会主义精神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以爱国、爱党、爱民、爱社会主义为主体,以一系列崇高的革命精神为支柱的社会主义精神动力体系,是一种崭新的精神动力。
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邓小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长期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当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之后,才使中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不会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3]
2、 共产主义理想
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4]针对一些人忽视理想、信念,忘掉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3、 爱国主义
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深知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
1989年动乱平息之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制裁中国,邓小平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5]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动力的丰富内涵,并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精神动力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为新时期发挥精神动力作用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2][3][4][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135.63.137.358.
(作者通讯地址: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湖北 襄阳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