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密不可分的交互过程,技术进步不仅会影响产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发展空间,同时技术进步也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产生深远影响。技术进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造成大量的人员失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关注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改变对我国整体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影响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理论上讲,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会刺激新的市场需求,提高厂商利润水平,为技术进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但是技术进步也会带来企业的人员冗余问题。罗斯托的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成长总是由一个主导部门采用新技术开始,新的产品和技术扩大了市场和利润,增加了企业积累,进而扩大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从而带动企业部门的发展。钱纳里(1970)、库兹涅茨(1971)、赛斯奎因(1989)等利用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证实,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大国而言,由于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技术进步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化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影响可能远大于一般理论预期。
二、技术进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技术进步是指在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技术满足社会需要的作用不断提高,组织和管理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会刺激新的市场需求,提高厂商利润水平,为技术进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但是技术进步也会带来人员的失业问题。
1.技术进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首先,技术进步使分工更加细化,加深了生产的专业化,过去许多的中间产品都分离出来,成为新的单独的产品生产产业。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和享受,这也促进了一些服务业,教育业,娱乐业等产业部门的出现和发展。因此,技术进步和产品需求的变化都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相关的统计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2. 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结业结构发生改变。就业结构是指劳动者在各种行业和职业上的分布情况。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结构随之改变,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1)技术进步使企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这将使劳动力由非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向技能脑力劳动者转移。从而社会呈现出就业结构转变的态势。(2)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水平、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会更加注重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者必须不断的学习以适应这种结构变化。
三、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技术进步使传统行业的机器设备更新加快,机器操作更加简单,生产技术、工艺改进,生产流程加速,生产手段更加现代化,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导致原有岗位所需就业人数的减少。因此,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表现排挤就业的一面。
2.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就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就业有一定的“补充效应”。首先,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逐步减少,这有助于降低本行业商品的价格,从而增加了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也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拓宽了产品的销路。需求的增加和产品销路的拓宽促使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即技术进步又是有利于就业增长的。再次,技术进步促生了新的产业的出现。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引起了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业、广告、现代通讯、旅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新兴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又会吸收大量在传统产业中相对过剩的人员,促进我国就业增长。
四、配第—克拉克定理对劳动力分配的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又称为配第—克拉克趋势。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它说出了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结合图1和图2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985-2006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4%下降到11.7%,第一产业在就业中的比重由62.4%下降到42.6%;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增长幅度较小,相对较为稳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28.7%上升到39.4%,就业比重则由16.8%上升到32.3%(图1、图2)。就变动趋势来看,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正向“三、二、一”的次序转变,但产值与就业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偏离, 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5.7%,就业比重为23.8%,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40%,而就业比重仅为31.4%。尽管随着产出的增长,我国各产业就业数量均有所提高。
第三产业份额的提升对我国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由于我国巨大人口所带来的服务业需求,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容纳力,胡鞍钢等(2002)从我国就业形势和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中发现,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农业将进一步减少就业机会,而工业则因为投资过度的问题,需要相当时间致力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因而不太可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现阶段第三产业已经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近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并不具有就业促进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由于物质资本相对匮乏、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我国走了一条劳动扩大型的技术进步路径,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将食品、纺织等轻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技术要求低并且劳动密集度高,因而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产值与就业总量呈现“双增”势头,就业弹性系数达到0.34,处于高位水平。而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重工业被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农业、轻工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使得这一阶段我国的技术路径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弱化了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不能相应地带来较高的产业劳动力需求,平均就业弹性下降到0.11。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整体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使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扩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技术进步的进程并不能因其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而放缓或停滞。因为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停滞会导致经济发展的放缓,从而造成未来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国家应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效益,扩大生产规模,为吸纳更多的就业提供产业基础,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积极扶植和发展有扩大就业潜能的新兴产业。
其次,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同时,适度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传统服务业。我国传统的餐饮、批发零售、生活服务、交通运输的服务部门都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因此要充分挖掘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就业潜力,尽可能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
再次,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在现有体制下,这类失业对我国整体就业乃至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强化职业培训以及就业中介,提高就业匹配率,消除制度性壁垒,推进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就业制度的创新,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以及再就业服务体系,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尽可能减少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少杰.我国就业问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问.
[2]赵江泰.服务业的扩大对景气变动的影响[J].调查统计月报(韩国), 2002, (9): 132-156.
[3]张晓旭:《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J],《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4期。
[4]蒲艳萍:《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7期。
[5]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 1985。
[6]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7]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年第7期。
[8]冯泰文、孙林岩、何哲:《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弹性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4期。
[9]何平、骞金昌:《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9期。
[10]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1]冉光和、曹跃群:《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关键词: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影响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理论上讲,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会刺激新的市场需求,提高厂商利润水平,为技术进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但是技术进步也会带来企业的人员冗余问题。罗斯托的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成长总是由一个主导部门采用新技术开始,新的产品和技术扩大了市场和利润,增加了企业积累,进而扩大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从而带动企业部门的发展。钱纳里(1970)、库兹涅茨(1971)、赛斯奎因(1989)等利用不同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证实,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大国而言,由于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技术进步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化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影响可能远大于一般理论预期。
二、技术进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技术进步是指在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技术满足社会需要的作用不断提高,组织和管理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会刺激新的市场需求,提高厂商利润水平,为技术进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但是技术进步也会带来人员的失业问题。
1.技术进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首先,技术进步使分工更加细化,加深了生产的专业化,过去许多的中间产品都分离出来,成为新的单独的产品生产产业。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和享受,这也促进了一些服务业,教育业,娱乐业等产业部门的出现和发展。因此,技术进步和产品需求的变化都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相关的统计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2. 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结业结构发生改变。就业结构是指劳动者在各种行业和职业上的分布情况。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结构随之改变,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1)技术进步使企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这将使劳动力由非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向技能脑力劳动者转移。从而社会呈现出就业结构转变的态势。(2)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水平、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会更加注重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者必须不断的学习以适应这种结构变化。
三、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技术进步使传统行业的机器设备更新加快,机器操作更加简单,生产技术、工艺改进,生产流程加速,生产手段更加现代化,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导致原有岗位所需就业人数的减少。因此,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表现排挤就业的一面。
2.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就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就业有一定的“补充效应”。首先,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逐步减少,这有助于降低本行业商品的价格,从而增加了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也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拓宽了产品的销路。需求的增加和产品销路的拓宽促使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即技术进步又是有利于就业增长的。再次,技术进步促生了新的产业的出现。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引起了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业、广告、现代通讯、旅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新兴产业部门,这些部门又会吸收大量在传统产业中相对过剩的人员,促进我国就业增长。
四、配第—克拉克定理对劳动力分配的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又称为配第—克拉克趋势。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它说出了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结合图1和图2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985-2006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4%下降到11.7%,第一产业在就业中的比重由62.4%下降到42.6%;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增长幅度较小,相对较为稳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28.7%上升到39.4%,就业比重则由16.8%上升到32.3%(图1、图2)。就变动趋势来看,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正向“三、二、一”的次序转变,但产值与就业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偏离, 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5.7%,就业比重为23.8%,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40%,而就业比重仅为31.4%。尽管随着产出的增长,我国各产业就业数量均有所提高。
第三产业份额的提升对我国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由于我国巨大人口所带来的服务业需求,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就业容纳力,胡鞍钢等(2002)从我国就业形势和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中发现,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农业将进一步减少就业机会,而工业则因为投资过度的问题,需要相当时间致力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因而不太可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现阶段第三产业已经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近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并不具有就业促进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由于物质资本相对匮乏、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我国走了一条劳动扩大型的技术进步路径,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将食品、纺织等轻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技术要求低并且劳动密集度高,因而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产值与就业总量呈现“双增”势头,就业弹性系数达到0.34,处于高位水平。而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重工业被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农业、轻工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使得这一阶段我国的技术路径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弱化了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不能相应地带来较高的产业劳动力需求,平均就业弹性下降到0.11。
五、结论
本文探讨了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整体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使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扩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技术进步的进程并不能因其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而放缓或停滞。因为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的停滞会导致经济发展的放缓,从而造成未来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国家应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效益,扩大生产规模,为吸纳更多的就业提供产业基础,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积极扶植和发展有扩大就业潜能的新兴产业。
其次,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同时,适度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传统服务业。我国传统的餐饮、批发零售、生活服务、交通运输的服务部门都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因此要充分挖掘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就业潜力,尽可能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效应”。
再次,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在现有体制下,这类失业对我国整体就业乃至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强化职业培训以及就业中介,提高就业匹配率,消除制度性壁垒,推进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就业制度的创新,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以及再就业服务体系,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尽可能减少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少杰.我国就业问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问.
[2]赵江泰.服务业的扩大对景气变动的影响[J].调查统计月报(韩国), 2002, (9): 132-156.
[3]张晓旭:《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J],《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4期。
[4]蒲艳萍:《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7期。
[5]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 1985。
[6]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7]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年第7期。
[8]冯泰文、孙林岩、何哲:《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弹性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4期。
[9]何平、骞金昌:《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9期。
[10]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11]冉光和、曹跃群:《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