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幼儿家长心理顾虑的有效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信任是支持工作的基础。刚送孩子入园的家长,由于孩子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还很弱,面对陌生的幼儿园,心理上往往会产生诸多的担忧和不放心。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有责任尽快搭建家园联系的桥梁,给家长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了解幼儿园的平台,争取尽快形成家长放心送孩子入园,乐意与教师配合,主动与园内联手的家园共育模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双方只有达成充分信任,才能形成共育优育模式。小班幼儿家长虽然有送孩子入园接受集体教育使其健康成长的强烈愿望,但面对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弱、对父母亲依赖性还很强的孩子,又面对陌生的幼儿园,心理上往往会产生诸多的担忧和不放心。比如,对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活动环境、教育形式缺乏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方法、工作热情信任不够;对教师给幼儿的细致耐心持怀疑态度等。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园要想方设法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了解幼儿园、深层次接触教师、多角度观察孩子的机会,争取尽快消除家长心中的顾虑,形成放心送孩子入园,乐意与教师配合,主动与园内联手的家园共育模式。
  1.开放办园,增强工作透明亮度。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幼儿初次入园,生活由家庭模式骤然转入集体模式,在日常生活、环境、活动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外,小班幼儿受年龄、心理、生活能力等因素所限,适应环境并转变生活方式的能力还很弱。因而,家长对孩子在园生活产生极强的担忧心理,有细致了解详情的渴望,所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顺利度过焦虑期,就成为每个家长的强烈愿望。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园应充分运用开放办园的有效方式,通过增强工作透明度,让家长在耳闻目睹、亲身体验、真切感受中发现幼儿园温馨童趣的环境设施、充满乐趣的兴趣活动、耐心细致的点滴护理,逐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担忧,卸下心理包袱,达到放心送孩子入园的目的。如:开学第一周,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观看幼儿园纪实片、感受环境氛围,了解办园历史、掌握办园条件,对办园情况做到心知肚明。另外,小班家长与幼儿园取得联系后,根据家长意愿,可随时进园参观班级工作,观摩教育活动,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细节等。
  2.开会座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家长充分了解并信任幼儿园,放心将孩子交给班级是保证幼儿喜欢入园的前提,幼儿园必须为家园沟通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首先,孩子报名入园后,第一时间召开新生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班级及教师基本情况、幼儿生活护理及一日活动等诸多方面,包括详解《家长须知》:凭卡接送、严禁孩子携带危险品、遵守园内作息时间、理智对待孩子间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从细节方面体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细致性。其次,班级随时召开家长座谈交流会,创造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对家长产生的疑问、困惑等细节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疑释惑,对暂时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收集在班级难题库中,尽快寻求其解决方案。第三,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平等的交流氛围。对待家长做到细心、耐心、真诚,在看似不经意的谈话中向家长反馈幼儿园教育要求,体现幼儿园教育信息,展示教师科学合理的保教观念和保教知识,并体现出高水平的保教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平等真诚的交流中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教育共鸣,力争达到家长与教师之间有话想说、敢说、喜欢说,激发家长主动配合班级工作的意识。
  3.重视个案,发挥家长宣传渠道。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就越明显,保教人员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在观察孩子行为,分析处理细节中取信于家长。首先,教师要能够善于观察孩子行为、准确分析归纳孩子特点,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跟家长聊聊孩子在园的话题,针对性地推荐培养孩子发展的有效方法,让家长感受到你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其次,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案例,保教人员要从专业角度分析并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针对家长心存疑虑或情绪不满的个例,要善于分析家长心理,运用家长乐于接受的方法,心平气和地交流解决。在细致周到的工作中,感化家长,转变家长态度,最终发挥家长互动效应,将家长之间的相互传播发展成为宣传班级工作的主渠道。
  4.集中观摩,转变家长认识态度。“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发展”。幼儿园要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把幼儿的生活、教学、区角、户外等一日活动集中展示,家长在亲自观摩、参与、交流、体会中全方位、多元化地了解幼儿园和班级工作。让他们亲眼看到老师对孩子们的精心呵护和细心照顾,目睹孩子入园以来的成长变化以及发展点滴,感受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理念、方法、形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发现孩子们在体格及能力发展方面存在明显距离,正确看待自己孩子的发展速度,形成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同感,为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信任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最缺乏的是“文”。听不少老师上课,还在不断重复着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老师抄教师用书,学生抄老师,然后就是记忆——记笔记,背书,记文学常识,记字词——在许多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要算这些强迫性“记忆”了。  考察我们的老师,大体可分两类:一曰教师,一曰导师。教师者,教授知识之师也,即韩愈所谓之“授业解惑”一类;导师者,情形较为复杂,简化之,或可谓思想启蒙之师,即今人所谓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属寸:未成年人的范围,是我国法律予以特殊保护的群体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专门法律,都对中学生的各项权利做了明确的规定。课程改革宛如一缕清新的春风,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对教师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课程下,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特别应注重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地位关系。但在学校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侵犯中学生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当前,
期刊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我着重从预习的指导和评价两方面入手:  一、指导  针对不同年级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课前预习重在“读”——会看情境图,少布置书面预习作业,初步培养学生课前看书、读书的意识。中年级段,教师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上,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复操练。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将前一阶段的课前预习感悟内化,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
期刊
观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观察,学生习作就成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正确的观察方法,形成勤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习观察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体
期刊
一、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以课堂为教学活动框架进行教学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部分,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主要模式包括: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
期刊
一、现代文教学  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引导学生在阅读现代文的过程中生疑、质疑、析疑、解疑,逐步训练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便是其一。  所谓生疑,就是让学生通过预习,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摆出来。例如初一学生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不认识的字有“颓”“屑”;不理解的词有“祸不单行”“踌躇”“交卸”“颓唐” “光景”等;不理解的句子有“我那时真是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课堂学习是小学生校园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有学会听,善于听,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就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谈谈自己的工作中的做法。  一、认真听示范发音,是小学生听的习惯培养的前提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
期刊
一、教育信息化,时不我待  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的发展和信息专递方式的改变,是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两大要素。教育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手段全方位创新,形成覆盖教育全领域、与信息科技同步高速发展的高水准信息化体系。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先实现教育信息化。  面对教育变革的新浪潮,我们只能顺流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已经迈开坚实的一步,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整体特点及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而且还应当研究构成素质教育的各个要素,即研究素质教育内部诸要素的排列组合及其相互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如果不研究素质教育的本质构成,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则只是一个缺少适用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