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 它不仅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 也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优化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44-01
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学习的能力。然而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教学评价单一等,都严重地妨碍了新教材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认真学习新大纲,严格把握教学要求
由教育部制订的于2000 年颁布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1992 年通过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相比,从化学知识到教育观念的要求上,做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是国家对学生学习化学学科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是编定教科书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新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化学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自己所教学段内化学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化学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确定教学大致进度。对于原有大纲使用有经验的教师,通过两种大纲内容比较找出异同,重新调整教育观念和教学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
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我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1、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制造氛围,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情感, 增加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 生活中多关心、鼓励, 要做学生的知音, 因材施教。清代的颜元先生更深信“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 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善于捕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让学生有我能学好, 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练习。 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学习的愉快,变“ 强制性” 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 优化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44-01
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学习的能力。然而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教学评价单一等,都严重地妨碍了新教材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认真学习新大纲,严格把握教学要求
由教育部制订的于2000 年颁布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1992 年通过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相比,从化学知识到教育观念的要求上,做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是国家对学生学习化学学科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是编定教科书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新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化学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自己所教学段内化学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化学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确定教学大致进度。对于原有大纲使用有经验的教师,通过两种大纲内容比较找出异同,重新调整教育观念和教学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
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我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1、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制造氛围,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情感, 增加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 生活中多关心、鼓励, 要做学生的知音, 因材施教。清代的颜元先生更深信“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 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善于捕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让学生有我能学好, 我能学得更好”的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练习。 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学习的愉快,变“ 强制性” 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