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之美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美包括艺术和审美两大方面,设计之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而存在的,使人生理和心理感到愉悦的一种美的存在特征。本文结合设计美的本质和美的本质来进一步探讨设计之美。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人们更多地只是关注到设计只是以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生活中,并没有深刻地理解探讨设计到底是什么。既然有设计存在,人们自然拥有审美意识,也可以发现设计之美。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不知道美的存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时对设计之美有一定的理解认知局限。
  一、论设计之美
  对于设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诠释它的意思。首先,从教育角度看,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其次,把“设计”一词拆开来,中国很多古代文献对于“设”和“计”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学者杨志麟曾把他对于“设”或“计”两个字的解释在《设计创意》一书里作过系统而严谨的整理说明,并从中提取出与当今设计之意相似的几种主要说法。关于“设”,有陈列与安置的意思:设,施陈也(《说文解字·玉篇·言部》);钟鼓既设(《诗·小雅·彤弓》);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礼记·月令》)。关于“计”,有谋划之意:计,筹计(《广韵·霁韵》);计,谋谟也(《篇海类编》)。“计”还有计划、计谋之意:“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权修》)
  关于设计中“美”的阐释有很多,每个人对某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感受都不一样,角度不同,会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美不是一种确定的、固化的存在,是事实的动态发展在大众情感层面的反应,始终不能描述出来,是一种自由不受拘束的朦胧状态。美学界著名学者李泽厚提出:“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相关,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现实的对象化。”李泽厚解释,“人的本质力量”指人类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生产活动;“对象化”指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设计之美不是抽象的变形,它是指具体的物质性,它是审美的一种真实物质形态美的存在,但是由于受到设计之美物质性的影响,审美处于不自由的状态。消费者或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或审美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事物的造型、色彩、形态、功能等,以固化的状态去看待美,追求的是不自由美的境界。
  设计美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这是李龙生在《设计美学》中提出的观点。如果说要给设计美的本质予以界定的话,那么设计美就是设计活动及其成果所具有的能够让人产生生理、心理愉悦的形式特征。
  二、品味设计之美
  品味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审美感知和认知,而感知和认知是人的需求和欲望得以满足的前提。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审美需要逐渐产生。从本能的欲望过渡到审美需要,既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过程,也是个体的情感过程。品味就是个人对物质的情感和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意识表现。
  设计之美的审美趣味,也是品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人的审美情趣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它会随着人们的品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自然而然地会影响设计的审美和设计师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来源于设计,而设计的意义和目的则是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件设计作品是否能够让人一眼就会感受到它美的存在,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人们用自己的审美去发现设计美,它能让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享有一种愉悦感。正如唐纳德·诺曼所说:“我们有证据证明極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够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审美情趣是能够让人与设计更加贴近生活的一种媒介,它给予社会生活一种美妙而不可言的情绪烘托,使人发现美,享受设计之美。
  三、生活设计之美
  如果说,纯粹艺术的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那么设计之美就是直接的合目的性,直接服务生活。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一分子,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设计的参与,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如自然的、人工的、技术的等,都是通过设计去点缀人们的生活,回归生活本质,为人所用,服务大众。因此,所有的设计问题最终都会汇聚为一个大的设计问题:为生活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之美最直接的体现是为生活设计而产生美,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设计师,都会有自己对不同事物的审美,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由设计师去创造、去发现美的存在,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一切生活中存在和所需要的产品。因此,设计之美是物的创造,它是具有物质形态的美,是真实存在并且是通过实物来传达的一种审美体现。说到底,设计之美最终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人的需求,才能会有审美的产生,才能促使设计的出现,最终才能满足人们,服务生活。
  四、结语
  对于设计者而言,要想诠释设计之美,最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独特的审美和高雅的品味,去体验美,愉悦自己,最终以设计成果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每个人对设计和设计成果的展现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审美,自己心中有一把衡量美的尺子,但是最终它是否具有美之意义,取决于消费者。
其他文献
缘物寄情,人们可以通过被符号化的舞蹈道具来进行舞蹈作品背景、人物特征、性格特点等状态的诉说,因为舞蹈道具具有象征性。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出现可通过自身所处环境与特定意境的变化,营造出丰富且多元的象征性意象。傣族女子群舞《水乡》便充分体现了基于道具属性的舞蹈语汇多意性,人们从中能够感受到舞蹈道具与生俱来的情感符号,本文立足作品《水乡》,试谈道具这一媒介在其中的具体运用。  一、舞蹈作品《水乡》简介  
期刊
意象油画是一种新的油画发展方式,它是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与意象审美思维高度融合的,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的艺术语言形式。意象油画有其特殊的审美角度和审美价值,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油画再发展开辟新的思路,有深远的研究价值。本文从“似与不似”之造型、“气韵生动”之笔触、“以意生色”之色彩三个主要方面来解读意象油画的艺术语言。  意象一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随着19世纪中下叶印象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期刊
中国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提出中国山水画“高远”“深远”“平远”三种透视法,而西方油画则讲究焦点透视、两点透视等透视法则。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逐渐兴起,西方油画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人所接受。在学习西方油画的过程中,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等一批中国画家将中国画独特的意境和韵味与油画的表现方式相融合,创作出一大批独具中国意境美的油画作品。中国画与油画无论绘画材料、方
期刊
山西晋南面塑,又称“面羊”“花馍”,大多出自农妇之手,通常以小麦磨制的面粉作为原料,通过捏型、笼蒸、着色而成。面塑不仅极具观赏性,而且可以反映祭祀信仰、节日馈赠、庆祝装饰等民间习俗,蕴含着民众的希望与祝福,是一种由民俗沉淀形成的地方性文化。山西晋南民间面塑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被赋予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  关于面塑艺术的起源,具体的时间已无法考证。据民俗学家鲁汉考证,“馒头即民间面塑的滥筋”
期刊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富有古典美,还蕴含着浪漫主义的思想。本文从门德尔松的艺术生平进行切入,并且观察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各阶段性特征,通过探索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加深对于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理解。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在钢琴演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门德尔松一生创造了150余首钢琴作品,但是发表的仅为70首。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终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我国国民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基层群众的文化传播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新形势下文化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作用,并简单分析了加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的具体措施。  文化馆对于普及我国的基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陶冶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操、宣传党和政
期刊
科技的高速发展俨然已经带领人们进入新时代,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变化莫测,这应归因于数字技术的突破性进步。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了艺术的开放性发展,它与插画艺术相结合,造就了数字插画这一艺术形式,并波及文化和商业的各个领域。受数字技术影响,当代插画艺术已然出现新的发展趋势,新的插画形式层出不穷,可"静"可"动",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创
期刊
近年来,儿童绘本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尊重。对孩子们来说,绘画是他们在懵懂时期感受和认识世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这意味着绘本作者承担着一定的教育责任。优秀的绘本作品是艺术审美与情感传递的共同载体。绘本中的卡通形象可以使人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亲潜移默化地代入自己的感情,将个人的审美情趣投射到绘本中的主人公身上,产生一种所谓“同感”的共情心理。本文根据优秀绘本作品中的卡通形象有关知识、教育心理学
期刊
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作,不论是造型、工艺,还是材料的选取都十分讲究,设计与制作更是精益求精。明清时期家具雕刻装饰手法很有特点,有别于其他朝代,精于取舍,善于提炼,主要通过附属构件、镶嵌、雕刻与木纹来体现,表现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圆雕等,以浮雕为主,雕刻题材丰富,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从中国古典家具的造型及其装饰纹样来说,家具具有一定的社会
期刊
民族音乐学,是近来在欧洲发展成长起来的一门人文科学,是以人类学为角度来研究音乐的学问,其前身是比较音乐学。20世纪20年代,王光祈将这一学科概念带回中国,正式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大门。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然后论述了该学科在中国的具体发展,民族音乐学与中国国情最终走向融合,逐渐成长壮大。  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  (一)比较音乐学之前  20世纪50年代以前,民族音乐学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