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千年以来,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的烟台,经济文化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气息,催生了一大批有探索精神的水墨艺术家,他们以或具象、或抽象、或含蓄、或直观的水墨视觉语言,传达着个人对于当下社会的内在体验,展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多元共生、混搭交融的现代水墨意象世界,揭示了水墨艺术在当代都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课题及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将烟台水墨艺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水墨艺术与时俱进的追求与品格。
【关键词】:烟台;水墨;多元;视觉语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水墨艺术,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这是水墨艺术独具特色的艺术气质使然,亦是使之在当下都市化进程中苟延残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规范化的内在程式制约着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枯山瘦水、寒林远山、文人侍女类的题材在当代已经不合时宜,时代变化了,艺术语言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水墨艺术才不会被埋没于历史的洪荒中,失了意趣,所以,水墨艺术对于当下的艺术家提出了种种挑战,是继续固守传统、与世隔绝以将传统文化延续下来,还是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继续用水墨语言表现当代人的所思、所感、所想,这是摆在很多艺术家面前的问题。
烟台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努力建设蓝色经济强市的同时,以创新活力城市为目标,将自己打造成了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上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活跃、加上上世纪末西方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入,使一大批艺术家突破了传统及思想上的束缚,他们深切的意识到水墨艺术作为一种本土语言的重要性,也开始更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于是纷纷以别具个性的水墨语言来关注人们在都市化进展中的生活情态;关注美丽烟台在建设发展中的种种成就;关注人们在浮躁都市中的内在体验,将传统的水墨语言进行重新的洗牌与重组,使水墨画呈现出了异彩纷呈、别具特色的视觉语言,使步履维艰的传统水墨在当代文化的土壤里得到新的发展。
一、都市生活气息在烟台新生代水墨画家作品中的视觉语言呈现
传统水墨描绘的无非是写意性的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题材,文人雅士们以此来标榜自己不凡的追求与高雅的情趣。“笔墨当随时代”,大画家石涛如是说。新千年以来,随着烟台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港口城市,西方文化的渗透、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都市化风暴的席卷都使烟台的水墨艺术家们处于无处藏身的境地,他们不可能像古人一样隐于山林无人识,通过寄情笔墨山水来展现自身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传统水墨的农耕文化语境已经渐行渐远,他们只能在都市的洪流中直面现实,将笔墨语言与都市文化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都市生活中的种种情境,从而改变了传统水墨遭遇都市现实而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
孙成河、孙笑运、徐正欣、王成喜等一批烟台当代水墨画家的系列作品中都以清新灵动的笔墨语言展现出了强烈的都市生活气息,描绘出了具有独特视觉语言的都市生活画卷。像孙成河的《悍马系列》、《匆匆》、《阳光海滩》等作品,将现代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大型汽车、摩登女郎入画,以一种诗情画意的笔调表现着都市人的迷茫、无奈或者冷眼旁观状,呈现出都市人处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焦虑与浮躁。在《悍马》中,作者在笔墨语言上把握的恰到好处,主体人物运用富有骨干的线条寥寥几笔勾勒而出,远景用淡墨以没骨的形式染出,时尚的美女与彪悍的汽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调侃的笔调、批判的语气展示着时代文明的精神形态。
作为一名知名的烟台籍画家,孙笑运的水墨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从他的作品《今夜无人入睡》、《一九四九·我的父亲母亲》等作品中可见端倪。但是画家并没有囿于此,在水墨领域上的积极探索促使他画出了《都市节奏》、《女人˙街》、《融》等一批具有个性语言的水墨作品,并屡屡在各类美术大展中获奖。在上述作品中,作者将“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传统程式进行了重新演绎,以模糊的水墨笔触,描绘了步履匆匆的都市行人,将观者带入一个浮躁的、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作者用近似于蒙太奇的人物片段交代了都市人的生活節奏与心态,用新颖的视觉语言表现出都市人的普遍情绪,是对水墨艺术的大胆探索与实践。
同是表现都市情态,作为一位85后的新生代画家,徐正欣所关注的都市落脚点是不一样的,他找寻的是都市中美好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一面,那些浮躁的、焦虑的面孔不曾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像《本命邂逅》,作者用一袭粉粉的、温文尔雅的墨色展现着少女的美好情怀;在《织补人生》中,繁华喧闹的城市一隅,一群以织补为业的妇女们坐在高端商场的台阶上,一位妇女正聚精会神的细细织补着手中的衣服,正是她们让这个都市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潘家园的早晨》中,在摆满旧书的小摊上,卖家裹着大衣正凝神朗读者一本书,浓重的寒意丝毫没有影响其求知的渴望,作者善于从微不足道的小情节中捕捉都市生活中的可爱与可敬之处,使水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与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烟台新生代水墨画家作品中的视觉语言呈现
烟台是胶东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濒临渤海与黄海,这种依山傍水的特殊地理优势,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逐渐演变成了因山而生、因海而兴的特殊地域文化,称之为山海文化,烟台人民在传承颂扬山海文化的同时,将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丝绸文化、京剧文化等先进文化融入进来,造就了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可以说厚重的地域文化促进了烟台水墨艺术的蓬勃发展。
纵观烟台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一系列大型水墨作品,仔细品来会让人感受到烟台文化绵延永续的血脉基因,如郭英华的《蓝色追梦人》、于福平的《建设者》,以浓重的笔墨展现了一群在生产建设一线中的劳动者肖像,满身的油污与笨重的头盔依然掩不住他们建设家园、追求幸福的微笑,作品從一个侧面折射出烟台这座充满活力的蓝色之都发展海洋经济的坚定步伐。汪耀民、于鸣辉的《地雷战》,让人们重温了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民们开辟出的家喻户晓、威震敌胆的地雷战场面,再现了烟台这座当之无愧的胶东红色文化名城昔日的铿锵岁月。孙承平的《旷世血脉丝绸路》以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笔墨,展现了春秋时期以来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从开辟、发展到繁荣贯穿烟台的整个历史过程,丝绸文化影响深远,同时也不断发展、丰富着烟台海洋文化的内涵。李战云的《难忘的岁月》、徐孟海的《远去的硝烟》等作品,以线面结合的墨晕色章,展示了胶东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发展解放区生产、倾尽全力支援前线的感人场面,反映了烟台人民在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坚守信仰、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张鹿的没骨人物作品《国粹》,以清新明快的氤氲水墨,表现了四位仪态万千的京剧旦角,提醒着人们将烟台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可以说,烟台众多的新生代水墨艺术家已经开始自觉的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现实,创作出了鲜明的富有烟台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促使水墨艺术在烟台的当代精神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微体验、微表达的视觉语言在烟台新生代水墨画家作品中的体现
对外开放极大地拓展了烟台这座滨海港口城市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奇的、充满刺激的西方外来思潮大量涌入,同时,伴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处于越来越虚幻的虚拟空间中,“宅男”、“宅女”成为一部分80后、90后水墨艺术家的代名词,他们对外来事物如麦当劳、肯德基感到新鲜有趣,西方的构成、素描、水粉等艺术教育方式也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一时间,传统水墨成为了守旧的代名词,因为其不能像油画那样去表现科学的、逼真的现代世界,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西方与东方之间,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对于水墨表现出束手无策的尴尬,但是烟台地区很多接受现代教育的新生代画家卸掉了前辈身上的理论包袱,他们尝试着对传统水墨的视觉语言进行大胆解构,用一种微妙的、复杂的、体验式的水墨语言来表达自身对社会的、个人的、群体的、家庭的关注,这种微表达、微叙事的表现方式恰恰构成了水墨艺术的另一种话语空间。
从张京刚的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靠思考和理性画画的艺术家,作为一名80后的弄潮儿,他對于水墨具有独特的理解与体验,作品表现的大多是一种生活状态及心境的流露。在其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展的入展作品《春·融》中,画家用单纯的墨点与墨线构成画面,冷冷的红色与绿色交织在一起,将春天乍暖还寒、稍纵即逝的感觉很好的传达了出来,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体验敏锐的感受力。此外,《信天游》、《重生》、《2008.9.27》等水墨作品,作者也是捕捉的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抽象的水墨符号无序的错乱交织在一起,让受众感受到画家感情的宣泄和自由的表达;“艺术还是与鲜活的人生紧挨着的。”,杜小同作为鲁东大学的教授,却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足见其作为一位水墨画家对艺术所持的直面人生的态度,其作品《拥抱之十一》就是很直接、很纯粹的淡淡小墨跃然纸上,一对青春小人温暖的拥抱在一起,石头下的丝丝小草蓊蓊郁郁,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很单纯、很干净的生命体验。再者,在《潜之二》中,只有一个倒立的潜水的人的背影,无论是人影還是水下的石头、海水都是一袭明快的灰色调,远看就似一片淡淡的云彩,将现代人处于现代社会的失重的、失语的微妙感觉以墨色表达了出来。所以,很多水墨画家正是以微体验、微表达的视觉语言来思考着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烟台新生代的水墨画家们正是以多元的视觉语言推动着水墨艺术在当下的向前发展,他们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上,以审慎的姿态体验着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水墨作为他们关注社会的独特方式,他们作品中展现出的都市生活、地域文化、微体验等真性情的视觉语言,使水墨艺术逐渐在西方文化的话语权中找到一条存在与发展的合理之路。
参考文献:
[1]鲁虹.现代水墨二十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张强.国画现代形态[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3]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烟台;水墨;多元;视觉语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水墨艺术,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这是水墨艺术独具特色的艺术气质使然,亦是使之在当下都市化进程中苟延残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规范化的内在程式制约着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枯山瘦水、寒林远山、文人侍女类的题材在当代已经不合时宜,时代变化了,艺术语言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水墨艺术才不会被埋没于历史的洪荒中,失了意趣,所以,水墨艺术对于当下的艺术家提出了种种挑战,是继续固守传统、与世隔绝以将传统文化延续下来,还是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继续用水墨语言表现当代人的所思、所感、所想,这是摆在很多艺术家面前的问题。
烟台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努力建设蓝色经济强市的同时,以创新活力城市为目标,将自己打造成了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上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活跃、加上上世纪末西方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入,使一大批艺术家突破了传统及思想上的束缚,他们深切的意识到水墨艺术作为一种本土语言的重要性,也开始更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于是纷纷以别具个性的水墨语言来关注人们在都市化进展中的生活情态;关注美丽烟台在建设发展中的种种成就;关注人们在浮躁都市中的内在体验,将传统的水墨语言进行重新的洗牌与重组,使水墨画呈现出了异彩纷呈、别具特色的视觉语言,使步履维艰的传统水墨在当代文化的土壤里得到新的发展。
一、都市生活气息在烟台新生代水墨画家作品中的视觉语言呈现
传统水墨描绘的无非是写意性的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题材,文人雅士们以此来标榜自己不凡的追求与高雅的情趣。“笔墨当随时代”,大画家石涛如是说。新千年以来,随着烟台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港口城市,西方文化的渗透、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都市化风暴的席卷都使烟台的水墨艺术家们处于无处藏身的境地,他们不可能像古人一样隐于山林无人识,通过寄情笔墨山水来展现自身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传统水墨的农耕文化语境已经渐行渐远,他们只能在都市的洪流中直面现实,将笔墨语言与都市文化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都市生活中的种种情境,从而改变了传统水墨遭遇都市现实而无能为力的尴尬境地。
孙成河、孙笑运、徐正欣、王成喜等一批烟台当代水墨画家的系列作品中都以清新灵动的笔墨语言展现出了强烈的都市生活气息,描绘出了具有独特视觉语言的都市生活画卷。像孙成河的《悍马系列》、《匆匆》、《阳光海滩》等作品,将现代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大型汽车、摩登女郎入画,以一种诗情画意的笔调表现着都市人的迷茫、无奈或者冷眼旁观状,呈现出都市人处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焦虑与浮躁。在《悍马》中,作者在笔墨语言上把握的恰到好处,主体人物运用富有骨干的线条寥寥几笔勾勒而出,远景用淡墨以没骨的形式染出,时尚的美女与彪悍的汽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调侃的笔调、批判的语气展示着时代文明的精神形态。
作为一名知名的烟台籍画家,孙笑运的水墨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从他的作品《今夜无人入睡》、《一九四九·我的父亲母亲》等作品中可见端倪。但是画家并没有囿于此,在水墨领域上的积极探索促使他画出了《都市节奏》、《女人˙街》、《融》等一批具有个性语言的水墨作品,并屡屡在各类美术大展中获奖。在上述作品中,作者将“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传统程式进行了重新演绎,以模糊的水墨笔触,描绘了步履匆匆的都市行人,将观者带入一个浮躁的、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作者用近似于蒙太奇的人物片段交代了都市人的生活節奏与心态,用新颖的视觉语言表现出都市人的普遍情绪,是对水墨艺术的大胆探索与实践。
同是表现都市情态,作为一位85后的新生代画家,徐正欣所关注的都市落脚点是不一样的,他找寻的是都市中美好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一面,那些浮躁的、焦虑的面孔不曾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像《本命邂逅》,作者用一袭粉粉的、温文尔雅的墨色展现着少女的美好情怀;在《织补人生》中,繁华喧闹的城市一隅,一群以织补为业的妇女们坐在高端商场的台阶上,一位妇女正聚精会神的细细织补着手中的衣服,正是她们让这个都市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潘家园的早晨》中,在摆满旧书的小摊上,卖家裹着大衣正凝神朗读者一本书,浓重的寒意丝毫没有影响其求知的渴望,作者善于从微不足道的小情节中捕捉都市生活中的可爱与可敬之处,使水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与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烟台新生代水墨画家作品中的视觉语言呈现
烟台是胶东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濒临渤海与黄海,这种依山傍水的特殊地理优势,历经千年的沧桑巨变,逐渐演变成了因山而生、因海而兴的特殊地域文化,称之为山海文化,烟台人民在传承颂扬山海文化的同时,将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丝绸文化、京剧文化等先进文化融入进来,造就了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可以说厚重的地域文化促进了烟台水墨艺术的蓬勃发展。
纵观烟台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一系列大型水墨作品,仔细品来会让人感受到烟台文化绵延永续的血脉基因,如郭英华的《蓝色追梦人》、于福平的《建设者》,以浓重的笔墨展现了一群在生产建设一线中的劳动者肖像,满身的油污与笨重的头盔依然掩不住他们建设家园、追求幸福的微笑,作品從一个侧面折射出烟台这座充满活力的蓝色之都发展海洋经济的坚定步伐。汪耀民、于鸣辉的《地雷战》,让人们重温了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民们开辟出的家喻户晓、威震敌胆的地雷战场面,再现了烟台这座当之无愧的胶东红色文化名城昔日的铿锵岁月。孙承平的《旷世血脉丝绸路》以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笔墨,展现了春秋时期以来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从开辟、发展到繁荣贯穿烟台的整个历史过程,丝绸文化影响深远,同时也不断发展、丰富着烟台海洋文化的内涵。李战云的《难忘的岁月》、徐孟海的《远去的硝烟》等作品,以线面结合的墨晕色章,展示了胶东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发展解放区生产、倾尽全力支援前线的感人场面,反映了烟台人民在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坚守信仰、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张鹿的没骨人物作品《国粹》,以清新明快的氤氲水墨,表现了四位仪态万千的京剧旦角,提醒着人们将烟台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可以说,烟台众多的新生代水墨艺术家已经开始自觉的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现实,创作出了鲜明的富有烟台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促使水墨艺术在烟台的当代精神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微体验、微表达的视觉语言在烟台新生代水墨画家作品中的体现
对外开放极大地拓展了烟台这座滨海港口城市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奇的、充满刺激的西方外来思潮大量涌入,同时,伴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处于越来越虚幻的虚拟空间中,“宅男”、“宅女”成为一部分80后、90后水墨艺术家的代名词,他们对外来事物如麦当劳、肯德基感到新鲜有趣,西方的构成、素描、水粉等艺术教育方式也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一时间,传统水墨成为了守旧的代名词,因为其不能像油画那样去表现科学的、逼真的现代世界,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西方与东方之间,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对于水墨表现出束手无策的尴尬,但是烟台地区很多接受现代教育的新生代画家卸掉了前辈身上的理论包袱,他们尝试着对传统水墨的视觉语言进行大胆解构,用一种微妙的、复杂的、体验式的水墨语言来表达自身对社会的、个人的、群体的、家庭的关注,这种微表达、微叙事的表现方式恰恰构成了水墨艺术的另一种话语空间。
从张京刚的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靠思考和理性画画的艺术家,作为一名80后的弄潮儿,他對于水墨具有独特的理解与体验,作品表现的大多是一种生活状态及心境的流露。在其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展的入展作品《春·融》中,画家用单纯的墨点与墨线构成画面,冷冷的红色与绿色交织在一起,将春天乍暖还寒、稍纵即逝的感觉很好的传达了出来,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体验敏锐的感受力。此外,《信天游》、《重生》、《2008.9.27》等水墨作品,作者也是捕捉的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抽象的水墨符号无序的错乱交织在一起,让受众感受到画家感情的宣泄和自由的表达;“艺术还是与鲜活的人生紧挨着的。”,杜小同作为鲁东大学的教授,却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足见其作为一位水墨画家对艺术所持的直面人生的态度,其作品《拥抱之十一》就是很直接、很纯粹的淡淡小墨跃然纸上,一对青春小人温暖的拥抱在一起,石头下的丝丝小草蓊蓊郁郁,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很单纯、很干净的生命体验。再者,在《潜之二》中,只有一个倒立的潜水的人的背影,无论是人影還是水下的石头、海水都是一袭明快的灰色调,远看就似一片淡淡的云彩,将现代人处于现代社会的失重的、失语的微妙感觉以墨色表达了出来。所以,很多水墨画家正是以微体验、微表达的视觉语言来思考着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烟台新生代的水墨画家们正是以多元的视觉语言推动着水墨艺术在当下的向前发展,他们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上,以审慎的姿态体验着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水墨作为他们关注社会的独特方式,他们作品中展现出的都市生活、地域文化、微体验等真性情的视觉语言,使水墨艺术逐渐在西方文化的话语权中找到一条存在与发展的合理之路。
参考文献:
[1]鲁虹.现代水墨二十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张强.国画现代形态[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3]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