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课堂无疑是思想交流、思想锻炼的重要场所。一堂没有思想的课,如同未经烹饪的美味,嚼之无味,又如何打动人心?而历史课堂的思想性,不可缺乏学术渗透和价值引领。任何一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价值观。每节课也都要生成合理的道德意识、是非判断、公民素养和心灵情怀。增强学术性需要师生进行广泛阅读。教师要开阔视野,增加自身的深度,养成课堂的厚度,进而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读本文章,延伸课堂,用史料来搭建理解历史的桥梁。
201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个热点问题,人教版教材对这节课着墨不多,多是重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果,为了从多个角度去再现这段历史,让学生们和我一起知晓过去,把握未来,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地看了坂本太郎的《日本史》、麦克莱恩的《日本史》、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李刚的《犁与刀中日问题百年忧思录》、樊建川《兵火——由日军影像资料看中国抗日战争》、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李刚在《犁与刀中日问题百年忧思录》中谈到,日本民族在广阔的人类历史舞台上长期扮演着一个孤独者的角色,他们的国家地处浩瀚大洋的一隅,经常不被关注、狭小、孤单而贫瘠,拥有广袤而富饶的土地,是日本这个小小岛国与生俱来的梦想。有限的耕地,狭促的疆域和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先天缺陷,使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积淀了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也使强烈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在生存危机的反弹中产生出来。在封建时代,掠夺和强取便成为日本民族所崇尚的“力”与“美”,海洋民族的这种冒险性格深植于日本人的基因中,他们希望用强力把大地从大海上拉过来,他们崇尚能够把别人的土地链接到自己的土地上的“英雄”,物质的先天不足与性情的极端,经常充当掠夺者的日本民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缺乏自省精神、极其自大与冒险的性格,这成为了日本影响极大的传统心理习惯。《激荡的百年史》作者吉田茂以他政治家所独有的理性、坚忍、实干和勇气,以短小精干的笔法,从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历史角度,深刻地记录了日本自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起的100年间所经历的波折起伏。詹姆斯.麦克莱恩所著的《日本史》的魅力在于,他以一种理性激活历史的叙事方式复活了历史,从而使其具有值得称道的哲学意味和人性深度。本书在进行宏大历史叙事的同时,始终不忘从人性的立场来表现特定历史时空下人们生存状态,从而使本书具有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从普通日本国民的角度的,发出对战争的控诉,如日本女权主主义者与谢野晶子对亲人生命的珍视:
“不要献出你的生命。
天皇自己并不参加战斗。
帝国之心深不可测。
他怎能如此要求。
让人们流血牺牲。
让人们鸟兽般阵亡,
难道人们只有战死才有荣光?”
樊建川的《兵火》中公开了400多张照片,几乎都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选取,再现了抗战14年间,日本侵略者涂炭中国的残酷过程,以及面对入侵者,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的天赋的生存权和自卫权。这本书,以图说史,借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回击日本右翼分子矢口否认、任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老照片像复读机,可以帮助我们的记忆复归到事件发生之时,定格在历史的某一瞬间;老照片也是历史文献,是人的脑力活动和实践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凿凿铁证面前,日本人的谎言,是否可以不攻自破?读了这些书,让我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对抗日战争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所读不见得立即能体现在课堂上,但这样的备课,却可以使我们为师者更从容的走向课堂, 读书、备课、课堂三者贯通,应该是我们追求的高度。
在我自己读书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与教材同步的阅读材料,例如读《三监叛乱——西周分封治天下》了解分封制的来由;读《刻薄寡恩:汉景帝杀晁错饿死周亚夫》揭开“推恩令”背后的故事;读《梦回甲午》回望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展望光明的、振奋的、尊严的、崛起的甲午;读《义和团真的是反帝英雄吗》客观看待这场农民战争……对教材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提升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微阅读”不失是种轻松有趣而有效的方式。文章多出自与历史相关的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全球通史”“史鉴”“人文观察”等都有不少佳作。在《抗日战争》一课,给学生们推荐了微信文章《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以缅怀抗战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蒋中正:真正的民族英雄》为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平反;《黄埔精神与抗战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彰显;《右手写下家书,左手屠刀向香港》战争面前,人性与兽性的角逐;《陈难妹妹的一封信》飞行员陈怀民的家国情怀;《重庆八路办事处》国共合作中的对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解放战争一课中,《蒋介石和毛泽东性格分析》《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关系与力量对比的变化》,狐狸与狮子的对决,究竟鹿死谁手,从性格与实力对比情况,学生们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文革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教材交代并不清楚,对于当代学生,反思更为重要。令人心痛的《文革中惨死的155位大师》《没有反思就没有人性的复苏》没有反思,就不可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快节奏的生活,微阅读应该会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
总之,阅读如探路,多走一步,也许就会有别样的风景,基于心灵敬仰的阅读,一定会让自己更丰富,让课堂更饱满,让听课者更享受。
201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个热点问题,人教版教材对这节课着墨不多,多是重视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果,为了从多个角度去再现这段历史,让学生们和我一起知晓过去,把握未来,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地看了坂本太郎的《日本史》、麦克莱恩的《日本史》、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李刚的《犁与刀中日问题百年忧思录》、樊建川《兵火——由日军影像资料看中国抗日战争》、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李刚在《犁与刀中日问题百年忧思录》中谈到,日本民族在广阔的人类历史舞台上长期扮演着一个孤独者的角色,他们的国家地处浩瀚大洋的一隅,经常不被关注、狭小、孤单而贫瘠,拥有广袤而富饶的土地,是日本这个小小岛国与生俱来的梦想。有限的耕地,狭促的疆域和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先天缺陷,使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积淀了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也使强烈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在生存危机的反弹中产生出来。在封建时代,掠夺和强取便成为日本民族所崇尚的“力”与“美”,海洋民族的这种冒险性格深植于日本人的基因中,他们希望用强力把大地从大海上拉过来,他们崇尚能够把别人的土地链接到自己的土地上的“英雄”,物质的先天不足与性情的极端,经常充当掠夺者的日本民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缺乏自省精神、极其自大与冒险的性格,这成为了日本影响极大的传统心理习惯。《激荡的百年史》作者吉田茂以他政治家所独有的理性、坚忍、实干和勇气,以短小精干的笔法,从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历史角度,深刻地记录了日本自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起的100年间所经历的波折起伏。詹姆斯.麦克莱恩所著的《日本史》的魅力在于,他以一种理性激活历史的叙事方式复活了历史,从而使其具有值得称道的哲学意味和人性深度。本书在进行宏大历史叙事的同时,始终不忘从人性的立场来表现特定历史时空下人们生存状态,从而使本书具有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从普通日本国民的角度的,发出对战争的控诉,如日本女权主主义者与谢野晶子对亲人生命的珍视:
“不要献出你的生命。
天皇自己并不参加战斗。
帝国之心深不可测。
他怎能如此要求。
让人们流血牺牲。
让人们鸟兽般阵亡,
难道人们只有战死才有荣光?”
樊建川的《兵火》中公开了400多张照片,几乎都从侵华日军内部发行的画报上选取,再现了抗战14年间,日本侵略者涂炭中国的残酷过程,以及面对入侵者,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的天赋的生存权和自卫权。这本书,以图说史,借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回击日本右翼分子矢口否认、任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老照片像复读机,可以帮助我们的记忆复归到事件发生之时,定格在历史的某一瞬间;老照片也是历史文献,是人的脑力活动和实践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凿凿铁证面前,日本人的谎言,是否可以不攻自破?读了这些书,让我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对抗日战争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所读不见得立即能体现在课堂上,但这样的备课,却可以使我们为师者更从容的走向课堂, 读书、备课、课堂三者贯通,应该是我们追求的高度。
在我自己读书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与教材同步的阅读材料,例如读《三监叛乱——西周分封治天下》了解分封制的来由;读《刻薄寡恩:汉景帝杀晁错饿死周亚夫》揭开“推恩令”背后的故事;读《梦回甲午》回望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展望光明的、振奋的、尊严的、崛起的甲午;读《义和团真的是反帝英雄吗》客观看待这场农民战争……对教材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提升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微阅读”不失是种轻松有趣而有效的方式。文章多出自与历史相关的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全球通史”“史鉴”“人文观察”等都有不少佳作。在《抗日战争》一课,给学生们推荐了微信文章《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以缅怀抗战中牺牲的国军将领;《蒋中正:真正的民族英雄》为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平反;《黄埔精神与抗战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的彰显;《右手写下家书,左手屠刀向香港》战争面前,人性与兽性的角逐;《陈难妹妹的一封信》飞行员陈怀民的家国情怀;《重庆八路办事处》国共合作中的对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解放战争一课中,《蒋介石和毛泽东性格分析》《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关系与力量对比的变化》,狐狸与狮子的对决,究竟鹿死谁手,从性格与实力对比情况,学生们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文革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教材交代并不清楚,对于当代学生,反思更为重要。令人心痛的《文革中惨死的155位大师》《没有反思就没有人性的复苏》没有反思,就不可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快节奏的生活,微阅读应该会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
总之,阅读如探路,多走一步,也许就会有别样的风景,基于心灵敬仰的阅读,一定会让自己更丰富,让课堂更饱满,让听课者更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