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道出了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文”,文章的表达形式;“道”,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和谐统一,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无疑,新课改实施以来,这已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还会出现偏颇,使得“文”偏离“道”,“道”远离“文”──要么相互扼制,要么相互脱离。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真正实现文与道和谐地统一?
一、知识的传授与多元解读文本并重
在教学时,我们既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传授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重视文本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全国模范教师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争辩的故事》一课就很好地跟我们诠释了如何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例如,许老师对文中删节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根据课文内容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从引导“谁在争论、为什么争论、争论什么、怎么争论”探究问题的整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把写作方法教给学生等,向学生传授了必要的语文知识。许老师还巧妙地引导学生谈出了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如对于文中“争论”一词的理解,她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在师生互相“争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懂什么是争论;再如,对于如何理解文中“兄弟俩的争论,谁的看法好”,她也没有给予标准的参考答案,而是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角色体验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理解,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从感悟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受到思想的启迪,丰富了语文素养,收获是很大的。可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达到“鱼和熊掌”兼得,才能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技巧训练与语感积累并重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正视知识技巧的训练,也要注重语感的积淀,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语文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语感的方法多样,如一是在朗读训练中丰富语感。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我们既要重视教师的示范朗读,注重从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等进行技巧上的指导,也要引领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文本,还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精彩的语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积累语言,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感的浸润。二是在品析语言文字中丰富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能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句,推敲、品尝、斟酌,精思、悟神、明义,体味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独到的语言运用艺术,领悟文章的意境和情感,使他们的语感逐渐得以养成。三是在写作训练中丰富语感。我们可以文本为范例,迁移写作方法,可引导学生以抄写、仿写、改写、续写、写读书笔记、日记等形式练习写作,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而不断地写作是为了转化学生的语感,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养成语感。四是在课外活动和生活中丰富语感。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常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品味生活,积累语言,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才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了解得更贴切,形成更敏锐的语感;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成语擂台赛、辩论赛、演讲赛、讲新闻故事等等,通过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语感。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平衡了知识技巧的训练和积淀语感的关系,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增强,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更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理解文本与人文熏陶并重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语言与人文的并重关系,不能只重人文感悟而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即“得意而忘言”;也不能只重习文而忽略人文的熏陶,即“习文而忘意”。我们要把握好“语言到内容,思想到语言”这个阅读双向的心理过程,使它们相互运行,交叉展开。在教学时披文入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如在《生命 生命》一课中,教师扣住“竟然”“冒出”这两个关键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竟然”与“居然”“依然”“显然”的句式练习、“冒出”与“生出”“长出”的换词比较,在品中读,在读中悟,既体会到瓜苗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长的品质,又让学生在品词训练中学会运用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文本的语境,品出了文本的语言之味,悟出了语言的生动准确,读得动情入境,自然地也就受到了人文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深入文本品味理解,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从而真正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文中寓道,道中显文,寓教于文。我们在教学中不偏重于某一方或者分割它们,应紧紧依托教材特点,理性地审视,准确地把握“文”与“道”的度,使文道和谐共生,让学生既得到语言训练、习得语文知识,又受到人文熏陶,确实培养高素质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方显语文教学的本真。
一、知识的传授与多元解读文本并重
在教学时,我们既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传授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重视文本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全国模范教师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争辩的故事》一课就很好地跟我们诠释了如何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例如,许老师对文中删节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根据课文内容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从引导“谁在争论、为什么争论、争论什么、怎么争论”探究问题的整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把写作方法教给学生等,向学生传授了必要的语文知识。许老师还巧妙地引导学生谈出了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如对于文中“争论”一词的理解,她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在师生互相“争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懂什么是争论;再如,对于如何理解文中“兄弟俩的争论,谁的看法好”,她也没有给予标准的参考答案,而是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角色体验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理解,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从感悟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受到思想的启迪,丰富了语文素养,收获是很大的。可见,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达到“鱼和熊掌”兼得,才能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技巧训练与语感积累并重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正视知识技巧的训练,也要注重语感的积淀,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语文能力。当然,培养学生的语感的方法多样,如一是在朗读训练中丰富语感。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我们既要重视教师的示范朗读,注重从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等进行技巧上的指导,也要引领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文本,还要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精彩的语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积累语言,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感的浸润。二是在品析语言文字中丰富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能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句,推敲、品尝、斟酌,精思、悟神、明义,体味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独到的语言运用艺术,领悟文章的意境和情感,使他们的语感逐渐得以养成。三是在写作训练中丰富语感。我们可以文本为范例,迁移写作方法,可引导学生以抄写、仿写、改写、续写、写读书笔记、日记等形式练习写作,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而不断地写作是为了转化学生的语感,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养成语感。四是在课外活动和生活中丰富语感。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常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品味生活,积累语言,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才能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了解得更贴切,形成更敏锐的语感;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成语擂台赛、辩论赛、演讲赛、讲新闻故事等等,通过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语感。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平衡了知识技巧的训练和积淀语感的关系,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增强,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更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理解文本与人文熏陶并重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语言与人文的并重关系,不能只重人文感悟而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即“得意而忘言”;也不能只重习文而忽略人文的熏陶,即“习文而忘意”。我们要把握好“语言到内容,思想到语言”这个阅读双向的心理过程,使它们相互运行,交叉展开。在教学时披文入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如在《生命 生命》一课中,教师扣住“竟然”“冒出”这两个关键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竟然”与“居然”“依然”“显然”的句式练习、“冒出”与“生出”“长出”的换词比较,在品中读,在读中悟,既体会到瓜苗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长的品质,又让学生在品词训练中学会运用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文本的语境,品出了文本的语言之味,悟出了语言的生动准确,读得动情入境,自然地也就受到了人文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深入文本品味理解,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从而真正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文中寓道,道中显文,寓教于文。我们在教学中不偏重于某一方或者分割它们,应紧紧依托教材特点,理性地审视,准确地把握“文”与“道”的度,使文道和谐共生,让学生既得到语言训练、习得语文知识,又受到人文熏陶,确实培养高素质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方显语文教学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