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内在强大的动能。当学生对某种事情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从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主,共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提高。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1 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如上课不专心、回答问题时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有意注意时间持续不长等问题.小学生本来就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出现老师讲学生玩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往往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对老师讲解的问题理解的不够透彻,回答问题出错,因此老师很难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整节课上,这样就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是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课堂中,先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为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有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参加各种活动,学生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如下情景:“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投球比赛,同学们围成一个长方形队形,向放在长方形中心的球筐中投球,看谁投中的次数多,你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这一教学情景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学生准确地描述了“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设疑: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这时学生经过模拟情景的操作,从“公平”出发,对“圆,一中同长”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2 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里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欣赏这些有趣、美丽的画面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去创作画,从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一年级下学期讲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画画的任务,要求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画出一幅画,要体现出有规律的美,并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二天,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阳光下有规律地昂首而立,《丰收的果园》中一棵棵苹果树、梨树像哨兵似的排列着,河里的小鱼俏皮地吐着水泡也是那么的有规律……这些都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利用教具,激发兴趣
直观教学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能帮助学生丰富想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我组织学生一起撕面粘叠,证明长方体对应面的面积相等,拆框架比较验证长方体对应棱长度相等,再将拆散的长方体框架还其原貌。通过“撕——拆——装”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个个学得既有兴趣,又能够很自然地认识和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由动手操作,引发思考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特别是在学习几何形体知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操作开拓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
4 联系生活,诱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来进行教学。不要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时时想到学生,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多考虑一点“他们会怎样”,少主观一点“他们应该怎样”;所以教师则要采取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课前带领学生玩了一个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门打靶大炮,学生按动电脑键任意调整炮杆角度,瞄准目标,炮击目标,完成一次炮击后目标会自动变换位置。学生再次调整炮杆角度,继续开炮。在多次反复操作中,时而命中,时而不中,惊叹声,惋惜声相互交织,炮杆高一点、低一点的指挥声此起彼伏,真是其乐无穷。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情趣,原本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就变得快乐起来。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完成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多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来吸引学生,游戏能改变死记硬背、单调沉闷的学习方法,能营造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多设计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小游戏,让小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天真活泼的学生”,这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信念,也是我们教师所要追寻的目标。
1 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如上课不专心、回答问题时不正确、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有意注意时间持续不长等问题.小学生本来就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出现老师讲学生玩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往往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对老师讲解的问题理解的不够透彻,回答问题出错,因此老师很难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整节课上,这样就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是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课堂中,先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为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有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参加各种活动,学生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如下情景:“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投球比赛,同学们围成一个长方形队形,向放在长方形中心的球筐中投球,看谁投中的次数多,你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这一教学情景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学生准确地描述了“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设疑: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这时学生经过模拟情景的操作,从“公平”出发,对“圆,一中同长”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2 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里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欣赏这些有趣、美丽的画面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去创作画,从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一年级下学期讲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画画的任务,要求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画出一幅画,要体现出有规律的美,并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二天,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阳光下有规律地昂首而立,《丰收的果园》中一棵棵苹果树、梨树像哨兵似的排列着,河里的小鱼俏皮地吐着水泡也是那么的有规律……这些都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利用教具,激发兴趣
直观教学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能帮助学生丰富想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我组织学生一起撕面粘叠,证明长方体对应面的面积相等,拆框架比较验证长方体对应棱长度相等,再将拆散的长方体框架还其原貌。通过“撕——拆——装”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个个学得既有兴趣,又能够很自然地认识和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由动手操作,引发思考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特别是在学习几何形体知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操作开拓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灵活性。
4 联系生活,诱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来进行教学。不要忽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时时想到学生,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多考虑一点“他们会怎样”,少主观一点“他们应该怎样”;所以教师则要采取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课前带领学生玩了一个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门打靶大炮,学生按动电脑键任意调整炮杆角度,瞄准目标,炮击目标,完成一次炮击后目标会自动变换位置。学生再次调整炮杆角度,继续开炮。在多次反复操作中,时而命中,时而不中,惊叹声,惋惜声相互交织,炮杆高一点、低一点的指挥声此起彼伏,真是其乐无穷。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情趣,原本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就变得快乐起来。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完成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多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来吸引学生,游戏能改变死记硬背、单调沉闷的学习方法,能营造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多设计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小游戏,让小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天真活泼的学生”,这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信念,也是我们教师所要追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