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教学不仅要培养护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护生实践经验的培养和积累。在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下,加强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基护实训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结合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详细分析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护生;实训教学;标准化病人;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160-02
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护理过程中,人的感受、社会属性和完整性是需要得到维护的。应用标准化病人,能够让护生最大限度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训,使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在实践积累中提升,形成优良的专业品质,提高我国的综合医护水平。
一、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研究
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的病人或正常人,其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作用[1]。标准化病人最早出现在美国地区,我国则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标准化病人并展开了相关研究。目前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培训临床、护理专业学生,以及考查相关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时,标准化病人是必不可少的一大要素。
标准化病人通常并不是专门从事医疗工作的群体,而是由其他正常人或是患有某种病症、症状轻微的患者扮演成标准化病人。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通过标准化病人,患者患病期间产生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情况,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护生能观察到标准化病人相应的表情、语言和躯体动作,并与病人交流互动,使护生有一种在临床实际工作的感觉,有助于提高護生教育的有效性。将其运用到对学生的培训和考核活动中,可以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评价被考核者的综合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查。
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使我国的一些资源缺乏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使原本薄弱的实践环节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拓展了更广泛的基护实训教学空间,降低了对仿真人、人体模型产生的依赖性,节约了维护等成本投入[2]。
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与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的信息的传递、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同时对患者的身心痛苦给予理解和帮助的过程[3]。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医学研究针对的主体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疾病,只有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做到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打开心扉,了解到患者真正的需求,从而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护生是护理队伍的强力后备军,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将沟通能力确定为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培养护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活动中是必要的环节。
在医患双方的关系体系中,始终是围绕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为重点展开各项交流和沟通活动,其中涉及繁多复杂的信息内容,例如,患者的康复愿望、目前的康复情况以及当前的治疗成效、患者精神状态等。护患沟通能力直接决定了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影响着对话双方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形成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护士必须要加强对自身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在和患者沟通期间,保证良好的沟通效率,为最佳治疗效果奠定基础[4]。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加护士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从患者身上收集准确的信息,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更全面的掌握。在良好的沟通中,患者的疑虑、担忧情绪减弱,大大降低了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问题的发生概率,构建起护患之间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使护理氛围更加和谐、轻松,为后续的护理工作展开和实施做好基础准备。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治疗。因此,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策略
(一)打造多元化沟通场景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将护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内容纳入其中,编写具有真实临床情景的案例剧本,让护生在基护实训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心理素质、不同疾病、年龄的标准化病人。剧本围绕不同疾病患者的相关需求,如疾病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服用方法、今后康复中注意的问题、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疾病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方面设置问题,案例中患者呈现出焦虑、担心、困惑、消极、健谈等,用各种表情和肢体语言凸显不同疾病患者的性格状态。护生在实践过程中见识到不同的护理情景模式,进行不同的案例分析,学习到多方面的沟通模式,有效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的积极性。
(二)强化护生访谈能力
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应加强护生访谈能力的有效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课堂上应增加标准化病人和护生之间的接触,通过实际的接触与交流,使护生融入护患沟通的情景中,护生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积极对患者展开访谈。
护生要充分考虑到如何营造轻松友好的与患者沟通的氛围,引导出患者所关切和期待的问题,沟通时如何处理患者的情绪,如何使用非专业术语向患者有效传达信息,如何把握沟通节奏、合理安排时间。沟通时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询问和介绍,询问患者的姓名,并且将自己的相关情况介绍给患者,沟通过程中始终以尊重对方为原则,避免侵犯患者的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要向患者传递关心和爱护的情感。在实际的护理岗位展开相关工作时,受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护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因此,在高职的基护实训教学活动中,护生应通过与标准化病人的沟通实践、反复演练,熟练掌握护理人员与患者第一次接触合适的开场问题和交流内容,面对患者及家属可能提出的质疑和刁难可以有理有据地为其解释。实训过程中,护生应考虑到在实际的护理岗位上的需求,加强对患者心理愿望、真实想法的了解,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与患者之间的访谈效率,促进护患沟通良好氛围的营造,提高沟通效率,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活动做好准备[5]。 (三)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视人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人的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护理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不同患者的身心状况各有不同,面对这一差异性,护生应对患者展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全面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运用理论知识,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要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使信息、情感等在护士和患者间有效交流,沟通的技巧必不可少。首先,学会倾听,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被理解。其次,学会观察,敏锐地从患者的面部表情、体态、眼神、手势等,理解其情感活动与需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再次,运用恰当的语言,将病情、操作目的、流程、配合方法等信息通俗易懂地传达给患者,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与护理。最后,合理使用非语言形式,如通过同情的面部表情、适时的抚摸达到共情的效果,使病人感到被尊重、被關爱。
基护实训教学过程中以标准化病人为教学载体,在完成护理程序练习中,要求护生不仅要关注标准化病人的身体变化,还要关心其心理、社会背景等情况,通过对不同护理情景中标准化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回应与反馈,有意识地训练护生的沟通交流技巧,锻炼其随机应变能力。由于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情绪反应的轻重各有不同,护生应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心理疏导活动,开导患者、关心患者,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尤其要避免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产生急躁情绪[6]。
与此同时,护生应具备与患者家属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加强对患者家属作用的充分利用。将整个流程的计划告知家属,详细地讲解具体的规程内容,帮助患者家属树立起科学的疾病治疗观念和护理观念,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活动。护生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大大减轻,树立起治愈疾病的决心和信心。标准化病人应用下的基护实训教学活动,引导护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训练中,提高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基础护理的实训效果,为护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7]。
(四)重视标准化病人的反馈
反馈是再次学习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标准化病人在护生操作后作为“病人”对护生进行反馈评价,告知护生各项操作所带来的感受,评价护生是否关注到“病人”患病心理的变化、沟通方式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等,提出今后在此方面需要改进的建议。标准化病人的反馈有利于护生反思自己在与病人沟通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生运用换位思考去体会患者的痛苦,通过每次反馈增加护生对护理职业的敬畏感和认同感,有针对性地强化护生的专业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
四、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实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标准化病人可承担患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角色,在表演患者角色后直接对护生进行反馈指导,使护生立刻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但标准化病人教学所需人力较多,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开展。同时,由于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和性格等的差异,标准化病人作为主观的个体,其反馈、评价时也可能存在偏倚。因此,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仍旧需要加强对标准化病人应用有效性的持续探索和研究,致力于提高高职基护实训教学的综合效率,充分发挥出标准化病人的优势作用,使我国的高职基护实训教学成效能够进一步得到增强,提高对护生人才的有效培养[8]。
综上所述,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护理人员迎来了严峻的新挑战,护患沟通能力成为护生培养中的重点内容。高职的基护实训教学有必要加强对标准化病人的合理运用,创新护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对护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强化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护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切实保障,推动我国护理事业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岭.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3534-3535.
[2]胡明明,洪震,严鑫,等.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在高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72-74.
[3]张冉,卢言言,商丰路,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19,14(23):237-239.
[4]郝伶,丁珏,陈璐,等.适时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0,6(11):1227-1231.
[5]陶凤燕,季诚.虚实结合的高职护理仿真模拟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8):71-74.
[6]罗霰宇.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融入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意义[J].经济师,2020(9):183-184.
[7]何娟娟,许家萍,罗玉清,等.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121-122.
[8]蒋丽芳.循证教学融合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价值体会[J].经济师,2020(11):217-218.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高职;护生;实训教学;标准化病人;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160-02
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在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护理过程中,人的感受、社会属性和完整性是需要得到维护的。应用标准化病人,能够让护生最大限度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训,使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在实践积累中提升,形成优良的专业品质,提高我国的综合医护水平。
一、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研究
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的病人或正常人,其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作用[1]。标准化病人最早出现在美国地区,我国则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标准化病人并展开了相关研究。目前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培训临床、护理专业学生,以及考查相关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时,标准化病人是必不可少的一大要素。
标准化病人通常并不是专门从事医疗工作的群体,而是由其他正常人或是患有某种病症、症状轻微的患者扮演成标准化病人。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通过标准化病人,患者患病期间产生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情况,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护生能观察到标准化病人相应的表情、语言和躯体动作,并与病人交流互动,使护生有一种在临床实际工作的感觉,有助于提高護生教育的有效性。将其运用到对学生的培训和考核活动中,可以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评价被考核者的综合能力,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考查。
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使我国的一些资源缺乏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使原本薄弱的实践环节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拓展了更广泛的基护实训教学空间,降低了对仿真人、人体模型产生的依赖性,节约了维护等成本投入[2]。
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与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的信息的传递、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同时对患者的身心痛苦给予理解和帮助的过程[3]。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医学研究针对的主体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疾病,只有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做到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打开心扉,了解到患者真正的需求,从而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护生是护理队伍的强力后备军,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将沟通能力确定为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培养护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基础护理实训教学活动中是必要的环节。
在医患双方的关系体系中,始终是围绕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为重点展开各项交流和沟通活动,其中涉及繁多复杂的信息内容,例如,患者的康复愿望、目前的康复情况以及当前的治疗成效、患者精神状态等。护患沟通能力直接决定了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影响着对话双方之间的关系,甚至会形成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护士必须要加强对自身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在和患者沟通期间,保证良好的沟通效率,为最佳治疗效果奠定基础[4]。
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加护士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从患者身上收集准确的信息,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更全面的掌握。在良好的沟通中,患者的疑虑、担忧情绪减弱,大大降低了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问题的发生概率,构建起护患之间相互理解的良好关系,使护理氛围更加和谐、轻松,为后续的护理工作展开和实施做好基础准备。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治疗。因此,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策略
(一)打造多元化沟通场景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将护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内容纳入其中,编写具有真实临床情景的案例剧本,让护生在基护实训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心理素质、不同疾病、年龄的标准化病人。剧本围绕不同疾病患者的相关需求,如疾病的治疗效果、药物的服用方法、今后康复中注意的问题、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疾病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方面设置问题,案例中患者呈现出焦虑、担心、困惑、消极、健谈等,用各种表情和肢体语言凸显不同疾病患者的性格状态。护生在实践过程中见识到不同的护理情景模式,进行不同的案例分析,学习到多方面的沟通模式,有效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的积极性。
(二)强化护生访谈能力
在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应加强护生访谈能力的有效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课堂上应增加标准化病人和护生之间的接触,通过实际的接触与交流,使护生融入护患沟通的情景中,护生应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积极对患者展开访谈。
护生要充分考虑到如何营造轻松友好的与患者沟通的氛围,引导出患者所关切和期待的问题,沟通时如何处理患者的情绪,如何使用非专业术语向患者有效传达信息,如何把握沟通节奏、合理安排时间。沟通时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询问和介绍,询问患者的姓名,并且将自己的相关情况介绍给患者,沟通过程中始终以尊重对方为原则,避免侵犯患者的隐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要向患者传递关心和爱护的情感。在实际的护理岗位展开相关工作时,受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护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因此,在高职的基护实训教学活动中,护生应通过与标准化病人的沟通实践、反复演练,熟练掌握护理人员与患者第一次接触合适的开场问题和交流内容,面对患者及家属可能提出的质疑和刁难可以有理有据地为其解释。实训过程中,护生应考虑到在实际的护理岗位上的需求,加强对患者心理愿望、真实想法的了解,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与患者之间的访谈效率,促进护患沟通良好氛围的营造,提高沟通效率,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活动做好准备[5]。 (三)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视人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人的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护理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不同患者的身心状况各有不同,面对这一差异性,护生应对患者展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全面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运用理论知识,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要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使信息、情感等在护士和患者间有效交流,沟通的技巧必不可少。首先,学会倾听,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被理解。其次,学会观察,敏锐地从患者的面部表情、体态、眼神、手势等,理解其情感活动与需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再次,运用恰当的语言,将病情、操作目的、流程、配合方法等信息通俗易懂地传达给患者,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与护理。最后,合理使用非语言形式,如通过同情的面部表情、适时的抚摸达到共情的效果,使病人感到被尊重、被關爱。
基护实训教学过程中以标准化病人为教学载体,在完成护理程序练习中,要求护生不仅要关注标准化病人的身体变化,还要关心其心理、社会背景等情况,通过对不同护理情景中标准化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回应与反馈,有意识地训练护生的沟通交流技巧,锻炼其随机应变能力。由于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情绪反应的轻重各有不同,护生应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心理疏导活动,开导患者、关心患者,不厌其烦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尤其要避免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产生急躁情绪[6]。
与此同时,护生应具备与患者家属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加强对患者家属作用的充分利用。将整个流程的计划告知家属,详细地讲解具体的规程内容,帮助患者家属树立起科学的疾病治疗观念和护理观念,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活动。护生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大大减轻,树立起治愈疾病的决心和信心。标准化病人应用下的基护实训教学活动,引导护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训练中,提高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护患沟通能力,提高基础护理的实训效果,为护生未来的成才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7]。
(四)重视标准化病人的反馈
反馈是再次学习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标准化病人在护生操作后作为“病人”对护生进行反馈评价,告知护生各项操作所带来的感受,评价护生是否关注到“病人”患病心理的变化、沟通方式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等,提出今后在此方面需要改进的建议。标准化病人的反馈有利于护生反思自己在与病人沟通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生运用换位思考去体会患者的痛苦,通过每次反馈增加护生对护理职业的敬畏感和认同感,有针对性地强化护生的专业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
四、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实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标准化病人可承担患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角色,在表演患者角色后直接对护生进行反馈指导,使护生立刻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但标准化病人教学所需人力较多,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开展。同时,由于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和性格等的差异,标准化病人作为主观的个体,其反馈、评价时也可能存在偏倚。因此,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仍旧需要加强对标准化病人应用有效性的持续探索和研究,致力于提高高职基护实训教学的综合效率,充分发挥出标准化病人的优势作用,使我国的高职基护实训教学成效能够进一步得到增强,提高对护生人才的有效培养[8]。
综上所述,近些年我国的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护理人员迎来了严峻的新挑战,护患沟通能力成为护生培养中的重点内容。高职的基护实训教学有必要加强对标准化病人的合理运用,创新护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对护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强化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护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切实保障,推动我国护理事业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岭.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3534-3535.
[2]胡明明,洪震,严鑫,等.情景模拟结合翻转课堂在高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72-74.
[3]张冉,卢言言,商丰路,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19,14(23):237-239.
[4]郝伶,丁珏,陈璐,等.适时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0,6(11):1227-1231.
[5]陶凤燕,季诚.虚实结合的高职护理仿真模拟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8):71-74.
[6]罗霰宇.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融入护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意义[J].经济师,2020(9):183-184.
[7]何娟娟,许家萍,罗玉清,等.高职基护实训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121-122.
[8]蒋丽芳.循证教学融合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价值体会[J].经济师,2020(11):217-21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