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述威远城是明大同长城遗址,位于今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明正统三年(1438年)砖建,万历三年(1575年)增修。“本城地势平漫,无险可恃,边外小松山一带,虏酋麦里艮台吉部落住牧。嘉靖九年,虏由黄榆山人,后由腊鸡屯人,直犯怀应地方,大肆抢掠。四十三年大举,参将崔世荣死之。最称冲要,与右卫平虏辅车相依,声势联络,蓄兵储饷,是该城之最急务云”。明代戍边将士的军职中,“参将”是仅位次于总兵、副总兵的高级将领,数量较少。在《三云筹俎考》中直接写出“参将崔世荣死之”,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称之“覆军损将,其祸最惨”,此事还记入了《明史》(闰月甲辰,犯大同。参将崔世荣力战死)和《明实录》,可见这次发生在威远城的战斗惨烈失败震动朝野。
让明廷在威远城损兵折将的,是草原上的蒙古部落首领俺答汗。威远城并不是俺答汗发动攻击的第一个长城边塞,也不是最后一个,据《明史》记载:“嘉靖二年(1523年)……三月乙巳,俺答寇大同。”这是嘉靖年间关于俺答汗发动侵扰明边境战争的最早记载。嘉靖二十年(1541年)俺答汗遣使求开市被拒,第二年继续被拒,每次求贡被拒,随之而来的都是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抢掠,宣府和大同是遭受侵扰最多,破坏也最严重的地方。“以俺答汗为首的蒙古诸部因为欲求贡不得,又加之内部许多原因,不得已而向明发动了连续几十年的边境战争。而明方面又因为内部种种问题而对蒙古军反击不力,在几十年的战争中处于消极防御的地位。这种状态在明中后期维持了几十年,最终造成了‘隆庆和议’,明蒙达成和解,又恢复了以前一直兴旺的贡市贸易。此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争冲突。从长远来说,这几十年的战争换来的是明蒙长期的和平友好交往,极大的有利于蒙汉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这在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上是罕见的现象,对以后明清时期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促成这一局面的蒙古部首领俺答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名垂青史。”(《嘉靖年间明蒙边境战争研究》,翟宇,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
崔世荣率兵分守的“威远路”,“沿边三十九里九分”,包括威远城、祁家河堡、云石堡、威胡堡、威平堡,该路“极临西鄙,人穷地瘠,虽设参将,较诸分守兵马单弱,设有缓急,不足为恃”。在今云石堡附近大山的长城边,有3块明代石碑,其中一块刻有“威远路分属东界”等,为戍边分守界碑,原址存留至今,在长城沿线极为罕见,近500年了依然字迹清晰可辨,但受到风吹日晒、山坡自然水流、人为刨挖乃至可能被盗掘等各种危害,一块根基塌陷、碑体倾倒,站立的一块也已经歪斜,还有一块断裂为多段。笔者曾多方疾呼保护并多次亲力投入,终究力不从心。
明威远城周长5里8分,高4丈,如今城墙轮廓尚存,里面是一个村庄,去往云石堡村要路过此处,往西再走25公里。云石堡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土筑,万历十年(1582年)改建砖包,“本堡旧据山为险,缓急可恃,后缘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里边太远,不便市场,改建于王石匠河。密迩市口,但地势平旷,险非所凭,且东南北三面近山,虏登之,我虚实悉见,虽藉本路援兵,而相拒颇遥,道路崎岖,转输未易。”今人能看到这文献中记载的新旧两个云石堡。旧堡如今已经废弃,遗世独立在山野中,内外皆是农田,堡内有一座高大的圆形墩台。新云石堡也保存完好,部分包砖尚存。堡内已无住户,堡外有同名村庄,住户多养羊,羊肉的品质很好。新云石堡附近长城上有马市口,土夯堡围遗迹尚存。
威平堡位于威远堡西南12公里处,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砖包,“本堡当威远、平虏之交,南北应援所关甚重。然稍近腹里,无边垣防守之责,以故万历十三年改守备为操守。本堡与祁家河地土肥饶,最宜播种,广招佃作,多储糗粮,以备缓急之需,该路所宜留意焉。”今内有同名村庄,堡墙多处坍塌,有的村民直接挖洞,加个门窗就住进了城墙里。堡内尚有多处较为考究的古民居,一些砖木雕刻的细节很精致,但整体多已破败。
在今天的右玉行政地图上,已經找不到“祁家河堡”这个名字,然而它的遗址尚存,只是改了名字,叫“上堡”,在威远城东10公里处,今右玉县城边上。祁家河堡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土筑,《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载威平堡图说万历元年(1573年)石包,“本堡西藩威远,东蔽左卫,往来赖其接济,止管火路墩台,无事督令备守,有事收敛人畜,地土饶沃,耕敛以时,使野无旷土,人有盖藏,足资保障焉。”祁家河堡保存得较差,堡墙大多坍塌消失。 牛心堡在威远城东北20公里处,位于牛心山下,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土筑,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本堡当左、右二卫之中,北有黑龙王等山重冈叠嶂,先年零骑抢掠,不时右卫声援几绝,自设此堡,烽火易通,原置守备以稍近腹里,改操守驻之。”今堡墙完整,里面有同名村庄,四周植被丰富。牛心堡旁边的牛心山是一座平地里的孤峰,突兀耸出,原本就是从地底下喷出来的火山,海拔1600米有余,呈圆锥体,状若一枚硕大的牛心。山顶修有道观,里面有文昌阁和玉皇殿等,山脚有通达步道蜿蜒而上,登顶后四面眼界极为宽展。“牛心孕璞”为右玉十景之一。
牛心堡以东直线距离约7公里是云阳堡。“云阳”二字出自云阳谷。北魏末期,世居云阳谷的山胡首领刘蠡升在此拥兵,自称天子,年号神嘉,统治地盘包括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明代的云阳堡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土筑,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砖包,“本堡偏在西北,去边稍远,然虏若逾破胡而南,未有不蹂此者。军士旧多逋逃,迩来拨地佃作,饔飧不乏,始有固志。此与云西堡为左卫两翼,卒然有警急,自收敛可保无虞,较之他堡称易守焉。”云阳堡遗迹大体完好,瓮城大致完整,堡内已经无人居住。附近有云阳堡村,人们用拆下来的城砖和条石修房子,笔者曾在村民家看到,一户人家门前的踏步是一块长方型的厚石板,上书“云阳堡”三字,边有落款,周围有精美的花纹。一户人家猪圈旁有块凉干菜的有字大石板,笔者曾一点点清理出了湮没不清的内容,最右边的一行字是“重修云阳堡记”。
右玉虽然地处苦寒地带长城边上,但由于明清以至民国,连续几百年中一直保持经贸繁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颇多讲究,体现在饮食方面,右玉的美食繁多而精细,羊肉味美无膻,莜面和土豆这两种原材料,能够做出山药八股、莜面绳绳等几十种美味。“道情”是颇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班子演出极为讲究,从不主动联系,得恭恭敬敬几番邀请,才能获得登门演出。
右玉长城沿线有不少古遗迹,威远城附近不光有汉墓群,还有汉雁门郡中陵县城遗址,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筑。此外一些山顶有疑似北魏时期的皇家陵墓。北魏早期的帝陵在《魏书》中被称为“金陵”“盛乐金陵”或“云中金陵”,史书中虽然明确记录了历代帝、后等的葬地和埋葬时间,但时至今日仍未发现一座金陵墓葬,一般认为,它们可能在今左云县、右玉县一带的某些山顶。“北魏金陵之谜”迄今待解。
威远城西有一个名叫“三十二”的村,长城依着山势折折弯弯,而且在桦林山边有两道长城,风光极为壮美。右玉长城沿线有很多以数字为名的小村庄:二分关、二十三、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二……围绕着它们的,除了农田,还有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丛林,这是右玉百姓连续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人工植树造林的结果。60多年前的右玉生态很恶劣,森林覆盖率不到0.3%,经过几代人连续不断的努力,今天右玉的森林覆盖率已经高达近60%,生态恢复极为有效,笔者曾在三十二村附近亲见丛林里有狍子,至于野兔、野鸡、斑鸠等更是随处可见。如今的右玉山清水秀,到处郁郁葱葱,人们将这种不屈不挠持续绿化河山的奋斗精神概括为“右玉精神”,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参观学习,右玉由此继续被广为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