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介休志》刍谈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介休市史志研究室获悉《光绪介休志》已在台湾刊行,遂想方设法寻找该书,犹赖山西大学常利兵老师和北京语言大学杨沛林同学的大力支持,几经辗转,于11月将《傅斯年图书馆典藏未刊稿钞本方志》购回,其中第九册、第十册上赫然登载有《光绪介休志》全本。本人有幸参与其中,第一时间即得开卷浏览,不亦乐乎。
  高兴之余想到了张颔先生,介休县志编纂委员会于1983年3月9日召开了特约撰稿人及专志编写人座谈会,先生有一个精彩发言,主谈《光绪介休志》未刊稿的得失,兼谈有关地方志编纂的几个问题。先生谈到台湾收藏有《光绪介休志》,这个信息记载于《山西省地方志联合目录》一书,该书是由山西省图书馆于1980年编印的。当时台湾与大陆隔绝音信不通,只好望洋兴叹了。
  《光绪介休志》的纂修背景,得从光绪五年(1879年)说起。巡抚曾国荃两次上奏朝廷,请示重修山西通志,获准后即下达全省修志檄文,成立通志局,聘请山西名儒王轩为总纂,张于铸为副纂,杨笃为纂修,杨深秀为协修,展开工作。《山西通志》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付梓,内容之宏富、考证之精赅、体例之完备、资料之详实,堪为典范,梁启超将其列为清光绪朝优秀省通志之首,称其“出自学者之手,斐然可列著作之林者”。





  通志局除了编纂《山西通志》,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各府州县新编志书的审定工作。本书内有通志局总评两页和校语二百余条,时间为癸未年(光绪九年)二月望前三日,第二册封面盖有“协纂杨对”印。杨深秀时年36岁,而杨笃比他大14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深秀对其尊敬有加。据杨笃日记记载,深秀几乎见天来访。从笔迹来看作评者至少为两人,从书法特点来看总评和大部分评点是杨深秀的笔迹,小字行草非常漂亮;个别处是杨笃的手笔,楷书有如刀刻,不愧为金石大家。由此判断,本书主要由杨深秀负责审定。杨深秀参与了多部县志的审定,光绪八年审定过《平遥县志》,并为之序。序言中考订了平遥的地理沿革,鲜明地提出他的修志主张,批评了当时修志之人过多着力于人物和文词,而对“地之沿革反区雾荒忽十不能得五”。这个观点不光是批评平遥,介休亦然。本书中就有批语一条专说此事:“地理一门,似未屑意,故沿革、山水、古迹诸条皆未究心。”
  通志局对本书的总评开门见山。“此书有四长,亦有四短:喜于创新,而厌于存旧;工于引远,而略于征今;高于立论,而或失其归;务于修词,而反没其实。至于取舍详略,意别有在,大致然矣。论其精心结撰,戛戛独造,且命意全注。大祲修志,事事为亡羊补牢计,此迥非寻常官书所能企及。然其不合体要之处,亦坐不肯落官书窠臼。”有褒有贬,毫不含糊。
  接着讲述了州县志书的沿革,强调当政者和纂修者的身份,纂修者不能反客为主。“州县之有志,初本一家之纪载耳。明代多乡先生家居所作,故体尚未画一,国初犹然。至康熙、雍正间诏修《一统志》,始令各直省修《通志》、各府州县皆修《志》,以备采用,于是始全变为官书。虽分门别类,条目或各不同,而其为有土者之专任,绅耆即达官宿儒,皆退居编校赞襄之列,不敢越俎而尸之,则无少异,体例然也。以作者之才与学,夫岂见不及此?”这话是针对纂修者李敦愚说的。
  最后给出了解决之道。“倘可俯就時制,稍变其体,必能出其余力,别成雅制,为桑梓文献增重,虽官书又岂掩射斗之芒乎?则此卷或藏箧衍,或付手民,自作一家之言,与官书相附而行,所谓离之两美也。秉笔者通人,又吾辈也,为文字交久矣。故敢陈其直言,其能降以相从也,幸甚。”杨先生循循善诱,明确官方修志之体例,希望李敦愚调整思路,此卷可另为一书,县志就得按规矩来,稍作改动,可成大雅之作,如此可谓两全其美。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光绪介休志》,是侯清柏先生根据省文物局资料室所藏手抄本点校整理的(简称点校版),这一版本只有两卷,缺少人物志和志余两部分内容。本书有卷三(人物志)和志余,这两部分篇幅有299页之多。本书有“通志局覆校三通”字样,就两个版本共有的两卷内容来看,可以得出结论,本书为第三稿,点校版为第四稿。比较两个版本,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一、点校版在文字上有所取舍,结构上也有所改变,看来是按照通志局的意见做了部分修改。目录的区别,地理志部分单列出古碑和介休五谷表;建置秩官下列出知县、教谕、训导、典使等;学校下列出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弟祠、节孝祠。秩官截止时间的区别,本书记录到光绪六年,点校版记录到光绪九年。
  二、修志衔名部分的区别。本书有参校刘经源、采访王家鹤,点校版无此二人,却增加了两个参校人,是教谕洪洞董炜和训导太谷武洋,这两人是按照汾州府知府林拱枢的要求添加的。更为重要的是,本书有鉴定人知汾州府事林拱枢,点校版无;监修人,本书有知介休县事吴匡,点校版无。   三、忠孝节烈部分,本书卷二登载588人,志余分三部分登载约900人;点校版登载1472人。这部分内容也是最为林知府诟病的部分,看来点校版在这方面做了妥协,把志余中的部分内容放人了正文。孑L庙祭祀乐舞的区别,点校版根据通志局的意见做了修改。本书登载的附图多于点校版。
  李敦愚是固执的,虽然还没有固执到不可理喻的程度,稿本也是一改再改,有所妥协,但也有所坚持,如两个版本的书名都冠以光绪二字。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批语:“年号冠志故自有初,然秉笔者之用意,良以光绪三四年大祲之后修志,而作以痛定思痛之哀,令后之阅者睹名而考实,此意自深远。惟大祲非介休一邑,修志亦非介休一邑,独冠以年号,终属未合,更商之。”李敦愚之执拗由此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点校版总论中加了一段感慨之语:“呜呼!作志之难,等于作史。详慎再四,而伪舛犹多。安得有吴缜、杨循吉其人者,为之曲摘其乖牾耶。”杨循吉,成化二十年进士。三十一岁就辞去官职,结庐山下,课读经史,旁通内典、稗官,性狷隘,好持人短长,又好以学问穷人,至颊赤不顾。吴缜,北宋史学家,著有《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史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看来杨笃和杨深秀二人还不是李敦愚眼中的吴缜、杨循吉,这二人还不能让他心悦诚服。书中李敦愚所推崇的《武功县志》,有人称此志“简而有体,质而弥文,辞直而事核”。而清代方志学大家章学诚却认为不妥,指出“夫康氏以两万许言,成书三卷,作一县志,自以为高简矣。今观其书,芜秽特甚”,“盖缘不知史家法度、文章体裁也”。



  本书存在体例上的瑕疵,尽管点校版做了不少补救,依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就是本书命运多舛的主要原因。为了使志书早日问世,李敦愚在志书脱稿后四处奔走,所托之人多是内阁学士一级的大佬,然而林知府就是不允刊行。本书有不少大胆创新之举,书中不乏李敦愚的披肝沥胆之语,心心念念的是贤有司,一心要留一部警醒之作,反复叮嘱,从今往后官斯土者要如何如何,吾介应如何治理,吾民应如何善待,桑梓情节,令人感佩。尤其从志书的实用功能讲,如实记录了光绪初年的大旱灾情,查实考证了可信的人口数字,自有其不可磨灭之处。然而,书中借故发挥,好发议论,徒侈博雅,详略失体也正如总评所言。
  本书缺点和优点都非常突出,然瑕不掩瑜,抚卷读来尤能感受到纂修者的温度和情怀,无疑是乡邦文献的珍贵版本。书中通志局的批语,有如脂砚斋之于《红楼梦》,锦上添花,研究价值非常之高。本书蕴含的史学理念和时代背景,可以作為考察光绪年间山西地方志纂修的生动而宝贵的资料。本书对于开展介休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提供了当时不少人物的生平传记信息,为下一步做细做实地方人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
  张颔先生有言:“李敦愚《光绪介休志》有很多难得的独到之处,它满可以作为介休嘉庆志之后民国志之前的一部重要方志,因之,我建议将来可以刊行。”先生说这个话是在三十七年前,遥想当年先生风范,如在眼前,先生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下一步如能整理梓行,先生之愿得偿,广大读者得睹《光绪介休志》之全貌,亦介邑之幸也!
其他文献
姚老不老  姚奠中老先生对我不薄。释疑解惑,有问必答,使我受益匪浅,自不必说;三番五次为我书签、题词,有求必应,亦使我大受鼓舞。知恩、感恩、报恩,便成了必然。姚老不老(張灯治印)  1992年姚老九十大寿,我特治印以示祝贺。这是方寿山石,取其寿字,石乳白色,钮上有一红点俏色,稍加几刀,遂成一桃,合为寿桃。关键是印文。姚老姓名印、书画印、藏书印、鉴赏印及各种闲章定然不少。班门弄斧,就刻方“姚老不老”
期刊
1952年开春,新中国政权巩固,生机勃勃。我的老家山西省平遥县侯郭村真正是新社会、新气象。就说我家吧,我父亲在太原当工人,1949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被提拔为干部。我的母亲也不甘落后,是村里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和参加互助合作的积极分子。她正是在1952年人的党,劳动人民扬眉吐气。政治地位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改善,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子女求学读书的重视。我那年8岁,就是在这一年年假之后,“
期刊
隧洞发券留影  山西省灵丘县西南边陲有个花塔村,20世纪70年代,在挡着村庄出入的红沙岭大山下,人工开凿出一條千米隧洞。洞内水路并行,穿山而过,绝妙神奇。“沙河扬波生灵气,福地凝晶悟万机”。这条隧洞,把花塔人从大山里彻底解放了出来,改变了花塔亘古不变的历史,使花塔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条隧洞的开通,到如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了,1975年开工,1985年全部完成。如今的花塔
期刊
介休市洪山村狐岐山下源神池畔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源神庙。说它历史悠久是因它创建年代在千年以上,说它奇特是因庙中奉祀的对象不同寻常。源神庙正殿中奉祀的对象既不是佛家的祖师爷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大佛;又非道家的鼻祖,诸位原始天尊天师等,而是中华大地上的始祖,是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人物,是治水英雄,是管水用水的模范圣贤。俱往矣,这些始祖圣贤的历史功绩均已载入中华文明史的
期刊
实验室里的汤飞凡  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中国预防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终身致力于医学病毒学研究,他试制出中国首支青霉素,系“中国疫苗之父”和“衣原体之父”,是曾经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并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
期刊
二00四年父亲书房题墨  眨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近三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在我梦里萦绕。打小儿我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大,与父亲聚少离多,但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影子,促使我把这些碎片儿记忆,一针一线缝补起来,权当对父亲英灵的告慰吧!  我的父亲王运昌(1931-2017),别号野草,泉石斋主。山西太原徐沟王氏后人。父亲成长于兵荒马乱时期,命运多舛。到老该安享清福了,却被慢性病缠身,最终因并发症离
期刊
王瑶旧居,今平遥县道备村头道街69号院外观故乡道备  1914年5月7日(农历四月十三),山西省平遥县道备村村西一户农家小院里,随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一个乳名叫黑蛋的,被父亲称为“秋瓜”的孩子来到了这个时局艰难的世界。他,就是王瑶。  这一年,平遥日升昌票号北京分庄被查封,平遥票号业整体走向了衰落,昔日的风光一扫殆尽。无奈之下,供职于日升昌河南分号的王瑶的父亲王惠然(字肯堂)只能黯然返乡,在家歇
期刊
应州古城墙遗址  题目中“峻极神工”一词,出自明成祖朱棣所题的一个匾额。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大明皇帝朱棣御驾亲征蒙元大军,途中驻跸应州城,为城里的辽代木构佛塔挥笔题词。  应州城属大同镇,为明洪武八年(1375年)土筑,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在今山西省朔州市的应县城内。应州城“魏称神武,唐置金城,龙首雁门,南北相应,亦胜地也。但地势平衍,虏易长驱,嘉靖十九年由平虏井坪人掠朔应,自后大
期刊
绛县,俗称“故绛”。据《左传》载,系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县”的地方,故有“天下第一县”之称。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之地。  绛县地处晋南的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高温,日照充足;秋季凉爽,雨量充沛;冬季寒冷,雨量稀小。同时土质疏松,适宜耕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先辈们坚忍不拔的劳作,使这里成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并由此衍生出了厚重的农耕历史文化,形成了先民勤
期刊
2020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由武汉蔓及全国各地,短期内确诊感染者达数万人,让原本的庚子春节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促使我们从疾疫史的视野回视历史上人类与灾疫的关系。刘滴川的《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天地出版社,2019年3月)全方位展示了秦汉瘟疫文化故事和历史真相的另类文明史,揭示了瘟疫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与深刻意义。  瘟疫离我们并不遥远。“瘟疫”不是代称或统称某类或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