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府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不同时期,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不同。本文通过梳理15世纪以来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流理论,为我国建立有效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方;政府与市场;演变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21-0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市场逐步成为重要力量与政府共同配置资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对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展开梳理:
一、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和市场的需求扩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加强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自身的发展。此时,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得不依靠封建王权达到资本原始积累的目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乐意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重商主义把货币等同于财富,认为获得货币财富的手段就是进行贸易,获取贸易差额。因此,重商主义主张政府管制,要求国家实行利于出口的政策实现对外贸易顺差以获取货币满足货币原始积累。在重商主义思想下,国家对经济事务进行全面的干预,参与制定国家经济计划,授予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垄断特许权(如:东印度公司),控制国内商业活动的自由进入以限制竞争,通过关税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经济。
从15世纪到17世纪,重商主义在欧洲占据重要地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及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1776年—20世纪初的古典自由主义
18世纪重农主义学派出现对重商主义提出了挑战,其创始人魁奈主张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主张政府“不要干预”市场。他认为经济有其自然规律,政府的干预会妨碍经济的自然发展。
亚当·斯密受重农学派关于经济有其自然规律观点的影响,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创立了“古典”学派,成为自由主义经济之父。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限度内承认政府的经济职能,把国家限定为资产阶级的“守夜人”。斯密批判了以重商主义为依据制定的各种干预经济的政策法令,从原则上否定了国家对政府的干预,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他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主张实行自由竞争,反对重商主义的限制和垄断政策;主张对外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斯密之后的萨伊、李嘉图等都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萨伊提出了“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经济自由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政府的作用在于保障人身财产安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占统治地位的边际学派也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的机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三、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代替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价狂跌,股票市场崩溃,一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开始了。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和日本,危机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生产的过剩,其根本原因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和社会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存在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前,与自由放任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说就已产生。经济危机爆发后,要求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财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一种与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新”理论的形成。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的“萨伊定律”,否定了自由放任政策,指出市场经济存在缺陷,提出三大心理法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低见、流动偏好规律,由此,有效需求会不足,认为在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同时要注重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缺陷。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创造社会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货币总需求。20实际5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形成了两大分支:新古典综合论或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和新剑桥经济学或凯恩斯左派。凯恩斯主义两大分支虽然存在着分歧,但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都支持标准凯恩斯经济学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自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起,到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一直在西方世界处于统治地位。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很快走出经济危机的噩梦,国家经济恢复正常并迅速发展。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对需要巨额资金的原子能、航空等新兴工业进行直接投资,政府也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
四、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5年以后,经济危机结束,但是美国经济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发展状况,进入了“滞涨”阶段,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现存的“滞涨”现象,也无法提出解决办法。菲利普斯曲线表现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也受到质疑。
新自由主义主张由此应运而生并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基本理论回归了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的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性及凯恩斯主义有关政府干预的谬误。自由主义经济学分为众多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货币学派强烈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揭示了经济运动中存在的不以政府意志为转移的市场规律。理性预期学派全盘否定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会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未来经济变动作出基本准确的预测,不会轻易为政府政策的短期影响而改变。供给学派主张政府大规模减税(拉弗曲线表明:短期税率越高政府收税收越多,长期来看政府的税收会随着税率的升高而降低),反对政府干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治领域的人同经济领域中的人一样,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具有自利性,无法避免公共选择过程失灵,因此,只有在其他一切手段都证明无效后,才可以考虑政府干预。 美国是供给学派理论成功运用的典型。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时曾说“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而后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里根改革措施为美国经济长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减税计划导致里根执政期间赤字从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为大企业受普遍减税的益处更多,里根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新自由主义的放松金融管制、放任市场自由竞争、弱化财政政策等措施加剧了资本投机、贫富两极分化等后果。经济危机的爆发后,新自由主义者对其主张的政策思想进行反思,但是,仍然没有否定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管制,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经济学者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还没有达成一致。只能从西方国家政策中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综上所述,自15世纪以来,西方理论中政府与市场、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理论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并服务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重商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需要依附国家政权达到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背景下产生和延续的。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是在工业革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来源于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在传统自由主义无法解释经济大危机、无法提供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办法的背景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是面对“滞涨”危机而提出来的。
新的理论的产生并不代表前面的经济理论错误,只能说明传统的理论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新的理论由此应运而生。总体来说,在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中,政府干预与自由主义交替占据主流地位,其影响此消彼长。
虽然某一时期某种思想是主流思想,但是也会存在一些与主流思想观点不一致的思想。如:斯密开创的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就主张贸易保护,反对贸易自由;凯恩斯国家干预时代的哈耶克是个坚定的自由主义拥护者,强烈反对政府干预,他在1931年出版了《价格与生产》,他认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会使利率降低,投资增大,扩大就业,但是长期来看则会导致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各种思想的存在有利于启发人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焦国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厉以宁等:《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颜鹏飞:《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简介:李雁(1993—),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
殷筱晔(1993—),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张霄霄(1993—),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教育管理。
关键词:西方;政府与市场;演变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21-0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市场逐步成为重要力量与政府共同配置资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对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展开梳理:
一、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和市场的需求扩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加强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自身的发展。此时,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得不依靠封建王权达到资本原始积累的目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乐意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重商主义把货币等同于财富,认为获得货币财富的手段就是进行贸易,获取贸易差额。因此,重商主义主张政府管制,要求国家实行利于出口的政策实现对外贸易顺差以获取货币满足货币原始积累。在重商主义思想下,国家对经济事务进行全面的干预,参与制定国家经济计划,授予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垄断特许权(如:东印度公司),控制国内商业活动的自由进入以限制竞争,通过关税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经济。
从15世纪到17世纪,重商主义在欧洲占据重要地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及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1776年—20世纪初的古典自由主义
18世纪重农主义学派出现对重商主义提出了挑战,其创始人魁奈主张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主张政府“不要干预”市场。他认为经济有其自然规律,政府的干预会妨碍经济的自然发展。
亚当·斯密受重农学派关于经济有其自然规律观点的影响,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创立了“古典”学派,成为自由主义经济之父。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限度内承认政府的经济职能,把国家限定为资产阶级的“守夜人”。斯密批判了以重商主义为依据制定的各种干预经济的政策法令,从原则上否定了国家对政府的干预,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他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主张实行自由竞争,反对重商主义的限制和垄断政策;主张对外自由贸易,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斯密之后的萨伊、李嘉图等都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萨伊提出了“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经济自由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政府的作用在于保障人身财产安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占统治地位的边际学派也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动调节的机能,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三、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代替欧洲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价狂跌,股票市场崩溃,一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开始了。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和日本,危机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生产的过剩,其根本原因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和社会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存在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前,与自由放任主义相对立的经济学说就已产生。经济危机爆发后,要求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财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一种与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新”理论的形成。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的“萨伊定律”,否定了自由放任政策,指出市场经济存在缺陷,提出三大心理法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低见、流动偏好规律,由此,有效需求会不足,认为在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同时要注重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缺陷。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创造社会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货币总需求。20实际5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形成了两大分支:新古典综合论或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和新剑桥经济学或凯恩斯左派。凯恩斯主义两大分支虽然存在着分歧,但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都支持标准凯恩斯经济学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自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起,到20世纪60年代末,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一直在西方世界处于统治地位。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很快走出经济危机的噩梦,国家经济恢复正常并迅速发展。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对需要巨额资金的原子能、航空等新兴工业进行直接投资,政府也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
四、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5年以后,经济危机结束,但是美国经济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发展状况,进入了“滞涨”阶段,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现存的“滞涨”现象,也无法提出解决办法。菲利普斯曲线表现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也受到质疑。
新自由主义主张由此应运而生并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基本理论回归了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的思想,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性及凯恩斯主义有关政府干预的谬误。自由主义经济学分为众多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货币学派强烈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揭示了经济运动中存在的不以政府意志为转移的市场规律。理性预期学派全盘否定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会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未来经济变动作出基本准确的预测,不会轻易为政府政策的短期影响而改变。供给学派主张政府大规模减税(拉弗曲线表明:短期税率越高政府收税收越多,长期来看政府的税收会随着税率的升高而降低),反对政府干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治领域的人同经济领域中的人一样,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具有自利性,无法避免公共选择过程失灵,因此,只有在其他一切手段都证明无效后,才可以考虑政府干预。 美国是供给学派理论成功运用的典型。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时曾说“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而后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里根改革措施为美国经济长期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减税计划导致里根执政期间赤字从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为大企业受普遍减税的益处更多,里根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新自由主义的放松金融管制、放任市场自由竞争、弱化财政政策等措施加剧了资本投机、贫富两极分化等后果。经济危机的爆发后,新自由主义者对其主张的政策思想进行反思,但是,仍然没有否定自由竞争的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管制,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经济学者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还没有达成一致。只能从西方国家政策中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综上所述,自15世纪以来,西方理论中政府与市场、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理论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并服务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重商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需要依附国家政权达到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背景下产生和延续的。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是在工业革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来源于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在传统自由主义无法解释经济大危机、无法提供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办法的背景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是面对“滞涨”危机而提出来的。
新的理论的产生并不代表前面的经济理论错误,只能说明传统的理论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新的理论由此应运而生。总体来说,在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中,政府干预与自由主义交替占据主流地位,其影响此消彼长。
虽然某一时期某种思想是主流思想,但是也会存在一些与主流思想观点不一致的思想。如:斯密开创的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就主张贸易保护,反对贸易自由;凯恩斯国家干预时代的哈耶克是个坚定的自由主义拥护者,强烈反对政府干预,他在1931年出版了《价格与生产》,他认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会使利率降低,投资增大,扩大就业,但是长期来看则会导致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各种思想的存在有利于启发人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焦国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厉以宁等:《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颜鹏飞:《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简介:李雁(1993—),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
殷筱晔(1993—),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张霄霄(1993—),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