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成了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天晚上,有一个女孩在网上和我谈起七年前校园暴力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事。她问我,这种情况算不算应激性创伤后遗症,如果是要多久才能治好?我告诉她,我没办法给她答案。她说她去了好多城市见了好多医生,也因此休学转学耽误了高考,但七年了,内心的创伤依然不能平复。
  她只是简短地找我聊了一下,并没有最终咨询,所以我对她曾经的治疗过程不太了解。但通过她简单的倾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她到现在最关注的点,其实并不在如何改变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上。事实上,她七年来一直没有走出创痛的原因是,她始终在纠结那些施暴的同学为什么把她当成了攻击目标。
  她反复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她?她说她并未做过伤害同学的事,她一向胆子很小,从来不招惹谁。可是为什么同学偏偏要选择伤害她?难道是她上辈子做了什么错事吗?我告诉她,她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至于同学为什么选择伤害她,那只是一种偶然,而不是必然。
  如果一定要扯上因果,那么你就会一直受到困扰。特别是对于受到伤害的一方,如果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别人才会针对自己,那么你的内心将永无宁日。事实上,别人施暴与你有没有做错事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好多在暴力事件中无法得到修复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受害者有罪論的影响。这种荒谬逻辑在很长时间里让受害者的心灵雪上加霜,痛上加痛。让好多人对伤害事件的直接反应就是,受害人是一定做了什么,惹到了施暴者。
  比如遭遇车祸的人是不是认为自己违反交规了。事实上,这种毫无根据的荒唐推论严重伤害了受害的一方。令受害的一方不但不能在受伤的第一时间及时得到心理援助,还受到质疑。我们真正要谴责的是施暴者,而不该是受害者本人。真正要受到惩罚的也应当是施暴者,而不是受害人。如果我们自己受到伤害后,还反复探究自己的过错,那么我们就成了施暴者的帮凶。而如果他人受到了伤害,我们也用受害者有罪论去质疑受害人,那么我们就成了和施暴者同等的精神和语言暴徒。
  既然如此,如果你也遇到了校园暴力事件,内心的创伤一直没有抚平,该怎么处理呢?
  请明确牢记以下几点。



  1.受到伤害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和未来你都是非常安全的,请相信从现在开始,没有人会再次伤害你了。
  2.已经发生的事情没办法改写。承认这个伤害,而不去逃避。因为逃避并不会让你得到治愈,它只会留下一个隐形的伤口在你心里反复折磨你。只有勇敢面对,你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修复和治愈。
  3.受到伤害并不是你的错,不要再追问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你没有做错任何事。你只是遇到一群不理智的行凶者,他们伤害了你。这是他们的过错和责任,与你无关。至于为什么你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请相信这一切都只是偶发的随机事件。
  4.不要永远把自己定位在受害者的角色上,无论你在过去的事件当中受到了怎样的伤害。事情已经过去了,请把受害者的标签撕掉吧。只要你不把思想停留在过去,过去就可以不再继续影响你。过去不能改写,但你还拥有现在和未来,你可以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你开始学会把焦点集中在现在和未来。
  5.过去你受到的只是一次伤害,但如果你每天不断重复回忆,那么现在你就会受到一万点伤害。而这样的伤害并不来自他人,而是来自你自己。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得到治愈,请学会放过自己。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心理学家指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激发、引导作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桥梁。清人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宋代教育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地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积极的思考,
母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歌咏对象.从《诗经》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到《小儿语》中的“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再到“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在诗歌中,
期刊
每次搬家rn都留下了“较量”中结成的友谊rn1950年的4月份,因为父亲被派到中央美术学院任职,我们家再次搬家,这回住进了美院宿舍——大雅宝胡同甲2号.rn之后,我们又因各种原
期刊
大雅宝既是一个艺界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人才培养地,在这里成长的孩子们有不少在以后的人生中都选择了艺术这条路.rn李可染之子李小可、李苦禅之子李燕、黄永玉之子黄黑蛮就是
期刊
摘 要:试图从人本主义视角,探析语文体验式学习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观 语文体验式学习 基本策略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们认为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和需求,发扬自主学习和主动创新的精神;反对学校课程脱离价值观,主张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单纯灌输知识,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
雪夜围炉读书,是一种诗意生活。不过,读书不一定雪夜,也未必在雪夜。雪天也可。  下雪天,书城闲逛最是惬意。天冷,服务员躲到了一边,看不到他们刀子般的目光,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翻阅,喜欢的,感兴趣的,看一看,有启发的,偷偷用手机拍下。没有喜欢的放到一边。  翻得兴起。“啪!”门帘掀开,冷风直灌,一年轻人,直冲服务员问,有没有,王羲之诗词的书?服务员一愣。弱弱地说,王羲之诗词的书似乎没有。接着又补充,王羲
期刊
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之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会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
我住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时,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我担任美院副院长的后期,大概是1985年到1990年以后,我住的那间房以前是周令钊夫妇住的,再以前是陈沛、张仃、王朝闻等住过
期刊
语文课是一门艺术课,它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甚至神秘莫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外,还要求教师用艺术的方式把一篇文章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