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品德、情感、道德等方面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就是很好的说明,英语课程作为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学英语通过广泛的交流可以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本文以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时代下的课程内涵建设策略主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内涵建设;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表现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在发展学生通用语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地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应用英语进行交流。
一、在通识教育时代下,大学英语的课程的现状
(一)大学英语课程安排不合理
大学英语课程每周上课上课的课时数较少,基本上每周只有两节。对于大学英语课程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不太合理。最好在大学四年都开设英语课程,增加英语课程的数量,以此来通过学生的英语水平,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至于学生在毕业以后就只有四六级的证书,而不敢开口说英语。
(二)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缺乏新意
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需要改进。学生对于大学英语上课使用的教材仅仅表现得喜爱程度为一般,很多同学认为目前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不够生动,课本缺乏趣味性、新颖性,使得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渴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学习能力、进行人文熏陶。
二、通识教育时代下大学英语的课程内涵建设策略
(一)大学英语课程推出“教师讲授+适当的课堂实践”的课堂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群体接受型”,教师传授知识是以单项交流活动为主线,基本上无过多的交流,所谓的交流仅存在于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学生的参与性较低,推广新型模式后可以避免学生在上课中觉得缺乏趣味性,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仅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指导,加以修正,还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面对更多人的勇气,锻炼口才[1]。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动机,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踏实、自信、刻苦的精神,老师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情感激励不止在于传授知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终促进学习成效。
(二)重视学生需求,设立多元化、层次化的课程目标
大学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幫助学生解脱个性、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性和需求存在着差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政治、经济、环境、科技等方面区分开来,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吸收,同样的课堂进行听、说、读、写、译,心无旁骛,只不过学生不在统一听课,但效率而言,这样做比全部人在教室里“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高。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把握“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对学生在思维方面进行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构造能力[2]。监督学生养成设立目标的习惯,认真思考,学会摘录笔记;培养学生养成英语的听说习惯,坚持多样化的口语、听力练习;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和工具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如电视、手机、电脑、平板不断的改变环境,养成经常听、随时说英语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学习,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感,指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后也可以继续学习。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予关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中等水平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句型,并能够表演对话;对于成绩好的同学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学习知识,可以做到即兴表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专业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使他们利用更主懂的投入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中。
(三)改变教学教材,调整整体课程安排,构建专业化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立是为了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英语的学习,进行英语的基础训练,更广阔的掌握英语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使其更专业化,改变以往教学安排,大学四年都应设立英语课程,改变以往饭枯燥乏味的课本,教材应该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应该设立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着重对于专业知识进行英语教学、英语培养,使得学生在日后更好的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展,可以更好的对外沟通,在本专业领域,和世界对话,将更好的水平展现于世界上。
结束语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及课程内涵建设所提出的策略,建议应该做一个根本性上改革,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又要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培养他们实际听说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英语方面稳步提升,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顾露雯.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3.
[2]冯新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内涵建设;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表现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在发展学生通用语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地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应用英语进行交流。
一、在通识教育时代下,大学英语的课程的现状
(一)大学英语课程安排不合理
大学英语课程每周上课上课的课时数较少,基本上每周只有两节。对于大学英语课程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不太合理。最好在大学四年都开设英语课程,增加英语课程的数量,以此来通过学生的英语水平,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至于学生在毕业以后就只有四六级的证书,而不敢开口说英语。
(二)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缺乏新意
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需要改进。学生对于大学英语上课使用的教材仅仅表现得喜爱程度为一般,很多同学认为目前大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不够生动,课本缺乏趣味性、新颖性,使得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渴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学习能力、进行人文熏陶。
二、通识教育时代下大学英语的课程内涵建设策略
(一)大学英语课程推出“教师讲授+适当的课堂实践”的课堂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群体接受型”,教师传授知识是以单项交流活动为主线,基本上无过多的交流,所谓的交流仅存在于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学生的参与性较低,推广新型模式后可以避免学生在上课中觉得缺乏趣味性,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仅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指导,加以修正,还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面对更多人的勇气,锻炼口才[1]。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动机,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踏实、自信、刻苦的精神,老师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热爱,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情感激励不止在于传授知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终促进学习成效。
(二)重视学生需求,设立多元化、层次化的课程目标
大学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幫助学生解脱个性、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性和需求存在着差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政治、经济、环境、科技等方面区分开来,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吸收,同样的课堂进行听、说、读、写、译,心无旁骛,只不过学生不在统一听课,但效率而言,这样做比全部人在教室里“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高。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把握“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对学生在思维方面进行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构造能力[2]。监督学生养成设立目标的习惯,认真思考,学会摘录笔记;培养学生养成英语的听说习惯,坚持多样化的口语、听力练习;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和工具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如电视、手机、电脑、平板不断的改变环境,养成经常听、随时说英语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学习,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感,指定一定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后也可以继续学习。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予关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中等水平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句型,并能够表演对话;对于成绩好的同学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学习知识,可以做到即兴表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专业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使他们利用更主懂的投入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中。
(三)改变教学教材,调整整体课程安排,构建专业化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立是为了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英语的学习,进行英语的基础训练,更广阔的掌握英语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使其更专业化,改变以往教学安排,大学四年都应设立英语课程,改变以往饭枯燥乏味的课本,教材应该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应该设立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着重对于专业知识进行英语教学、英语培养,使得学生在日后更好的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展,可以更好的对外沟通,在本专业领域,和世界对话,将更好的水平展现于世界上。
结束语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以上现状及课程内涵建设所提出的策略,建议应该做一个根本性上改革,既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又要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培养他们实际听说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在英语方面稳步提升,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顾露雯.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3.
[2]冯新华.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