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来源 :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che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來,东莞围绕“产业大市如何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渐走出一条绿色可续持发展的新路子。10月14日,生态环境部在云南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生态文明论坛上,东莞市被授予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至此,东莞市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自2008年开始,东莞市持续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2012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在环境容量饱和基础上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2013年又印发实施《东莞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2020年)》,并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2017年印发实施《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6—2025)》,全面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筚路蓝缕,初心不改,探索形成“四动四新”东莞治污模式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飞速发展,东莞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全市资源瓶颈凸显,呈现“四多一高”(人多、企业多、污染河涌多、车辆多、开发强度高)的特点,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针对现状,东莞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因地制宜、干在实处,注重先行先试、总结反思、适时调整,投入资金超800亿,形成“四动四新”东莞治污模式。
  高位推动,系统构建责任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东莞市治污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生态环保政策文件近90份。加强指挥调度,成立各级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全面建立市级-流域现场-镇级三级治水指挥体系。加强考核督导,设立市镇村三级1040名河长,由市与镇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定出“时间表”;成立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执行力督导工作组,追责问责环境污染防治相关单位19个、责任人员414人次。
  目标带动,精准实施治污新举措。在碧水攻坚战方面,实施大兵团作战,成立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东江下游片区4大重点流域现场指挥部,采取EPC等模式引进有实力大型国企,实现全流域、全天候、全河段综合治理。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深入推动能源、产业、交通三大结构调整以及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和工地扬尘四大专项整治,全面启动21家企业自备电厂煤改气,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约5.6万家,整治VOCs企业超1.4万家,淘汰改造燃煤及生物质锅炉768台共3635.44蒸吨,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车1.6万余辆,率先实现全市公交100%纯电动化。在固废污染防治方面,2020年全市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企业数量均排在全省前列,基本实现全市医疗废物统一收运处置,对1.7万家危废产生单位实施规范化管理,固体废物许可进口量逐年减少(均为废纸)。
  技术驱动,科学赋能监管新手段。强化“智库”支撑,聘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科学研究所、暨南大学等专家团队提供驻点服务,采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设计院重大技术难题咨询服务。强化技术指导帮扶,建立治污思路点评机制,每年邀请国内治污专家逐一对各镇街治污思路进行点评指导;组建6个VOCs污染治理专家帮扶小组,对2268家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检查帮扶。强化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全面打造“人防+技防”体系;建成生态环境指挥调度中心,打造链接“市镇村企”的四级调度机制;建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精准、科学治污;推出企业污染源监控组合拳,通过移动执法、无人机巡航、走航车、卫星遥感监测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污染源管控,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成覆盖全市各镇街的大气自动监测网络(“46+2”站点)和128个大气微站,覆盖监控饮用水源、国省考断面及跨市(镇街)河流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14+1”站点)和86个水质微型站。
  各方联动,依法开创治理新局面。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颁布实施了2部地方性法规,出台9个方面共40项任务推动监管执法体系改革。2020年罚款金额6.59亿元,是2015年的5倍,环境执法力度和强度排名全国前列。强化区域污染共治,建立深莞惠、穗莞环保合作机制,推动茅洲河、石马河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加强环境调控管理,编制“三线一单”,执行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管理。建立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名单,对2055家企业缓缴罚款约3.1亿元。深化行业整治,统筹推进环保专业基地、造纸行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零散工业废水行业及全市污染企业五大行业企业综合整治,2020年企业环境问题率由2019年的79.17%降至48.99%。实施有奖举报,创新出台有奖举报政策,2019年底在石马河重点流域试行最高奖励50万元的举报政策,工作经验获生态环境部肯定和推广。2020年全面实施新的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全年有奖举报线索同比增长近14倍。同时,全市环境信访量实现连续两年下降。凝聚治污共识,深入推进环境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河湖保洁日”、环境文化节等环境宣教活动,推动39个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常态化开放,持续加强生态环保正面宣传及环境问题曝光力度,招募聘请社会监督员,东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1315名环保专业志愿者积极带动超过100万名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全民参与治污的氛围日益浓厚。
  春华秋实,愚公移山,治污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经过全力攻坚,东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东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生态环境领域的7项约束性指标和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东莞的12项攻坚目标(溶解氧除外)全面完成,全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市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东莞环境治理工作获得2020国务院督查激励。
  2020年,东莞实现差水变好、好水更好,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57.1%(溶解氧除外),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国考断面水质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一,达“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全市空气质量创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1.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3,同比改善22.4%,改善幅度全国排名第二;六项大气污染因子全部达标,其中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8%,首次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在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的同时,东莞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十三五”期间,东莞新建污水管网1.2万千米,累计建成1.3万千米,基本实现市政道路雨污分流、全市范围有污水排放的地块就有污水管网;源头污水收集有效改善,完成1.3万个排水单元地块污水接驳、3.5万个市政地下排水系统雨污错混接整改、2.99万个重点排水户和20多万栋私人住宅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营项目由42项新增到60项,新增农村分散式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52座,污水处理总能力达422.5万吨/日,比2015年提高63.4%。危废收集处置能力达57.58万吨/年,生活污泥处理能力达2710吨/日(含910吨/日应急能力),分别比2015年提高127%、171%;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2万吨/日,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生态建设成果也尤为突出。围绕美丽东莞建设,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0个、省级生态镇18个、省森林小镇11个,市级生态村(社区)503个、覆盖率84.8%。创建全省唯一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魅力小城示范街道和美丽幸福乡村串珠成链。建成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5个、4A级旅游景区15个,东莞麻涌华阳湖从“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的治水案例成为国家正面典型。滨海长廊、茅洲河、石马河等流域河道水质景观改善,滨水景观生态廊道、公共服务设施和优质生态产品为群众带来实惠。
  作为著名的国际制造业城市,东莞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其中一个缩影,东莞人以实干拼博的精神,认真夯实发展质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其他文献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10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指出优化建设植物园是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的重要措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新发展理念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共识和呼声。意
10月27日,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暨厕所革命、集中供水现场推进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贯彻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和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  提高站位 压实责任加快推进  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
在社区和医院的急危重症监护中,以往外周静脉置管(PICC)很少应用,现在应用及为普遍。与中央静脉置管(CVADS)一样,PICC可输送液体、药物、化疗制剂与血液制品等。其管道是由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管道的尖端就置于右心房上方的上腔静脉内。与CVADS相比,PICC的管腔更小、管道更长,比中央静脉管道更具有柔韧性,由于这些特性使得PICC具有良好的静脉耐受性,可以放置更长的时间。
期刊
在过去的50年,护理专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病人罹患的疾病也日趋复杂。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最近出现的由二、三级保健向初级保健转移的趋势,将由于对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的关注而对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护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肇庆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建立制度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肇庆全市共13759条自然村,有8459条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为61.48%。全市自然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2021年,肇庆市纳入农
一段段看不见的管网,连接着千家万户;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润泽着茂名大地;一处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构成了乡村靓丽的风景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茂名作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个试点市之一,近期结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乡村振兴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用心用力抓好这项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5864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工作。  “一村一策”打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局面 
痴呆是指记忆力减退、推理和交流能力减退以及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症状,主要是由疾病所致脑的结构和化学变化而引起。以老年人最常见,80岁以上痴呆者占20%,65岁以上痴呆者占5%。
期刊
近年來,佛山市构建“大生态”格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生态环境质量逐年向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三年达到 60以上,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逐步建成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典范城市。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市于2021年10月获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城市群贡献佛山力量
近几年来,护理质量研究的方法越发流行,本文把质量研究放在历史背景中,探讨研究方法论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历史观点 护理质量研究起源于哲学和人类科学。Polit等人(2001)阐述了由社会学者创立的从事实基础理论中得来的有力的研究惯用方法,其目的是从基于事实的观察中得到综合全面的解释。
期刊
姑息护理是一种安慰及支持身患绝症的个人和家庭所采取的积极的、安慰性的治疗,应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的需要,同时保持个人、文化及宗教价值观、信仰及习惯敏感性的问题。它包括医疗及护理、社会及情感支持、咨询及精神护理。它强调起居、给予信心希望及帮助病人过好每一天。姑息护理在治疗HIV/AIDS患者的同时必须要尊重、接受、承认他们的隐私权及秘密,并对他们个人的需求作出人道的回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