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化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530125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石头相遇,是缘分更是天意,有过一见钟情的初见,更有擦身而过的遗憾。
  我见到最大的树化石是在一家建筑公司的工地,那时正建铁路家属楼,挖掘机挖到了这块石头时非常费劲,我们几个力工最初以为是一根电线杆子,可是搬一下没有搬动,可见这块石头重量不轻。有人说是树化石,当时的唐永前工长怕耽误工期,看了一眼说:“别搬出来了,在筏片基础的南侧,再深挖一个深沟,把这块树化石滚进去。”我和工友们真就这样做了,喜欢石头的我真是既惊喜也庆幸,这样我们为当地保存了一株较为完整的树化石,有朝一日,这座楼房需要推倒重建,人们一定会发现这棵树化石。如果是棵树化玉,那价值一定会不菲。
  树化玉,顾名思义是玉化的硅化木,因其具有晶莹剔透的品质而区别于普通的硅化木。
  树化玉与树化石不同,它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纪(始于距今3.55亿年)到中期白垩纪(结束于距今1.035亿年)之间,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环境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硅化过程中纳入了周围岩层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色彩缤纷的颜色和纹理。
  前不久,我在从事根雕的朋友处了看到一块玉髓。那是树化木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被古代人誉为降龙木的树化玉,因其“聚天地之灵气,化日月之光华”,列为上好的风水宝石,具有镇宅、驱邪、长寿、发家、佑人、聚财、兴企等作用,一直被历代达官贵人视为镇宅、镇官、镇店之宝,有“官无树玉不亨通,店有祥玉乃兴旺”的说法。
  人们在漫长的生活、生产活动中,逐步了解了树化玉还有神奇的医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这在中国古代医药名著《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的功效,光是记载用玉屑来内服、外敷的治病方法就有106种之多。我生活的东北小兴安岭地域内是树化玉的高产地,蕴藏量极为丰富。北端山岭沿黑河、五大连池、北安一带均有树化玉分布。早年人们在河滩、沙场和田地里都能捡到一些树化玉,业内公认极品的“红光树化玉”,产于小兴安岭腹地的孙吴县红光村。
  我经常光顾朋友的玉石店,在店里也能与很多朋友谈石论玉,彼此欣赏各自的收藏。从原石上能看到岁月的沧桑,从雕件上能看到天生的丽质,超越金钱的话题,大多是历尽磨难始成器。
  是啊,玉不雕不成器。树化玉在收藏市场上地位很高,奇石收藏爱好者都非常喜欢。很多人偶遇树化玉,就会一下子喜欢上。这些树化玉的色彩也非常丰富,有的映出黑褐色,有的呈现红色,也有一些呈白色,色泽都相当透亮。
  赏石的過程是一次诗意的历程,也是一次灵魂的升华。透过一块块朴实的石头,你能看到生命永恒的光芒,在指引一条通往安详平和的彼岸,相会心中寻觅的归宿和原点。仔细观看,这些石头还有清晰的年轮,真像一棵老树。朋友们告诉我,10年前,树化玉在市场上价格就已经达到1000元/公斤,而目前,市场中最精致的玉料价格至少达到2000元/公斤。
  我曾经见到过一块红光树化玉,区区不足寸方的一小块,价格就超过了千元,这不是炒作,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民间交易。
  近年来,黑龙江以树化玉为主的玉石收藏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了大批收藏、加工树化玉、草花玉的玉石加工厂,从而促使当地玉石文化产业化快速崛起,推进了黑龙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品的健康发展。
  朋友想开一家树化玉博物馆,想让更多的人认识黑龙江的树化玉,知道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还有一块块美丽的石头会唱歌、会跳舞、会讲故事,它们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深邃与渊博的窗口,呈现给这个世界前世与今生的缘和梦。
  是啊,情深深,雨蒙蒙,石头融入自己的一次次寻觅的路程。每当自己得到一块心仪的石头,心头都会产生一点点小小的兴奋,也有了与朋友交流欣赏的谈资。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吴 彦
其他文献
沿着老浏河往东走,经过茶馆、杂货铺、商店,在一棵最大的柳树下,有三间飘着酒香的老房子,白墙黑瓦,古朴雅致,一处极其寻常的水边人家,静静地等着远客前来。这是小镇上生意最好的小酒馆。  老浏河流向长江,外来的船只循水而行,七弯八弯拐过来,锚在了岸边。鸟在枝头鸣叫几声,柳枝在水面摆动,一道道涟漪和船相碰,船和小镇一起在水上摇摆,一切都和谐自然。船上的人,仿佛是从远处的尘土里过来的,在船头掸一掸衣服,走过
期刊
高中毕业时,我从母校的苗圃带回了两株银杏树苗,种在村边的菜地里。母校校园中有一排参天的银杏树,据说是母校创办人宋焕枢当年手植。银杏树高大伟岸,树形优美,叶子和果实都可入药,是我最喜爱的树木。离开母校之际在家乡种下这两株银杏,我自感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两株树苗种下后,我时常浇水,拔草,驱虫。没多久,小树上长出新芽,两株银杏都成活了。这时,我也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上学离家前夕,我特地带领母亲
期刊
昨晚,我又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忙忙碌碌中,感觉那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日,我起了个大早,独自翻过两座山冈,在老家一个背风向阳的沟壑里,砍了一担沉甸甸的柴。  中午时分,当我汗流浃背地在家门口放下柴担,解开捆得严严实实的柴捆,分两铺均匀地晒在院子里温暖的阳光下,就坐在道地北侧茅房前的小竹椅上,翻开蔡老师前几天偷偷塞给我的小说《水浒传》,专心致志地看起来。当我被武松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
期刊
老家的房前屋后,父亲的父亲种了好多好多的树。后来,这些树不是在运动中被人砍掉了,就是被牲口踩踏死掉了。打我记事起,我家门前的池塘边,只有两棵树存活了下来,一棵是香樟树,另一棵是老柳树。  那棵香樟树枝叶繁茂,花开时节,浓郁的花香隔开几里路都能闻得到。暮春时节,香樟树挺立秀拔,望去绿冠如云,亭亭若盖,仪态伟岸,姿容绰约。谷雨前后,走在香樟树下,鼻腔里总是萦绕着一股浓香。伸手攀着树枝,便看到香樟花,素
期刊
老豆虫就是一口豆青色的布袋,布袋里,装满了水嫩嫩的豆腐脑儿、滑溜溜的豆浆儿,一骨弄,一骨弄,从七八月爬到下巴秋。这骨头,白云一样软,大拇指儿粗,四五指儿长,爬起来,只能拿青肚皮上的两排小脚抓住豆秧子,前头一个吃奶的劲儿鼓起,中间一个高高拱起,后头一个收腹,肉肉的,肥肥的,小瘪三突然当了皇帝似的,一步三摇晃,懒,后宫三千佳丽簇拥着,像个土皇帝。  阳光初上,叶子的阴面,枝枝干干里,逮一条,嗨,高猛肥
期刊
走得这么突然、这么仓促,无论如何,这是全家人都没有想到的,一时也是难以接受的结局。  八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一个冬天,女儿叶子准备参加艺考,在济南一家画室培训班练习画画。一天傍晚,叶子把济南室友给她的这只熊猫兔抱回家。叶子喜爱养宠物,尤其是兔子、小狗之类的动物。恰恰相反,我和妻子都不喜欢在家里养什么宠物。妻子不喜欢的原因是,害怕四处乱拉乱尿,弄得屋内臭烘烘的。我反对的意见是,养兔子不如养只小狗
期刊
大弟瘦黑,七十岁了,裤腿高高吊在半腿,脸上糊满黄拉拉的胡子,像麦茬儿扎拉着(没见过他刮胡子),跪在麦地的他拿着树枝正在画圈,边画边皱眉苦笑。二弟似根竹竿。他也很久没刮胡子,他是从不远处苹果园急急赶来的,这时,正忙着点火——衣袖沾满一层在田野劳作的尘埃和淡淡农药味……弟兄俩头挨头跪在父亲坟前。  二弟跪着也低头苦笑。大弟则右手不停地用黑枯苹果树枝拨拉那冒着蓝烟并不断翻滚升腾卷成灰蝴蝶的纸钱……  这
期刊
这年,我的爷爷93岁,人们都唤他“老寿星”。虽然年过九旬,人依然硬朗,背有点小驼,走路却从不用拐棍,脸庞红扑扑的,时常眯着一双笑微微的眼睛。  爷爷曾是个有福的男人,因为他有过一个贤惠的女人。奶奶活着的时候,他是奶奶生活的轴心,家中好吃好喝的都紧着他,哪怕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爷爷的体态也总比别人丰腴一些。爷爷看上去忠厚老实,平时不多言多语,但在宠他的妻子跟前,却显得格外任性。年轻时,板脸、骂人、摔打
期刊
其实,鸡是不屑于做一只鸡的。它的梦想如果不是成为枝上的凤凰,至少也该是空中自由翱翔的鸟。  凤凰一直是鸡的偶像。它模仿凤凰的穿衣风格,学习其高贵的举止。红冠戴顶,细目顾盼,华衣加身,凤尾摇曳,穿戴精致得像一个明星。但凡它踮起脚尖,伸了长颈,走起路来,又像T台上的模特儿。  就拿鸡的野生祖先红原鸡来说,也许是得了天然神气的颐养,色彩斑斓,体态婀娜,美得让人眼花缭乱。除了身高上的缺陷,这样的鸡,几乎把
期刊
我的家乡在北方,却是一个多水的村庄,村外有一大一小两条河流,村里有大大小小七八个池塘,最大的池塘少说也有三四亩大。  池塘里面种了一片藕,到了夏天,那片水面荷叶就多起来,大起来,绿盘似的托着一颗颗晶亮的水珠;粉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荷包也冒出来,挺立水面,在夜里或黎明的某一刹轻轻地绽放。最炎热的季节,是蝉儿叫得最响亮、荷花绽放得最热烈的一段时光,洑在水里要比站在水边更实惠。凉丝丝的水簇拥着我,淘气的小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