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矿山现场的作业中,机电设备在其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提高矿山作业效率、保证矿山作业现场的安全、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矿山行业在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方面与相应的机电设备维修方面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给矿山作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与维修作简单论述。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 维修 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008-01
一、机电维修技术概述
矿山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对于矿山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發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机电设备使用磨损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理,自然磨损是有形磨损的一种形式,是指机电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的物质磨损,因此,要做好机电设备的防雨、防潮、防尘、防火、防压等保养工作,尽可能减少和减轻机电设备的自然磨损程度。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制订出检修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检和定期检查。检查的方法可分为感觉、经验性检查和用仪器等科学手段进行检测。机电设备的大修、中修、小修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分步骤进行。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括以下四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可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
二、现状与对策
我国矿山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我国对矿山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较晚,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矿山供电系统及矿山生产系统中开始引入可靠性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模型。之后,陆续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某些部件开展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只是基于经验对一些故障现象作定性分析,目前尚未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缺乏对矿山机电设备及其元部件可靠性、维修性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策略的确定都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改进:一是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对机电设备的结构的局部改变,从而创新设备的性能,达到减少维修时间和频度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是用新的机电设备代替旧的机电设备。主要是用性能更高、更先进的新型设备取代旧设备,从而使生产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因此,技术更新不一定等到机电设备磨损到完全丧失其使用价值时才要更新,而是当出现新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设备时,继续使用旧机电设备在经济上考虑已经不合算了,就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实现技术创新;三是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维护技术标准、经济管理标准以及各种技术的管理标准等,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四是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基础性研究,要系统地对矿山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机理、故障模式以及故障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矿山机电设备的设计、生产、使用、维护单位之间,要建立广泛合理的技术联系。要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并对维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整理。同时,要对矿山机电设备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使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得到合理改善和提高。提高机电设备的开机率,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
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矿山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在使用方面必须实行“二定三包制”,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正确操作机电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维修保养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矿山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借助监测仪器等硬件技术,大力开展视情维修。建立和完善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管理系统,努力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
三、前景动向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影响。因此,设备的发展前景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实现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目前在我国统配矿山中,产量中的2/3以上是依靠综采机械化,所以我们在发展机械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矿山大型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以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实现高产高效;大大降低百万吨死亡率,努力实现矿山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
矿山机电设备是构成矿山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严格的管理、及时的维修、合理的维护与保养既可以恢复设备的技术性能,又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从而达到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壮大企业的目的。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 维修 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008-01
一、机电维修技术概述
矿山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对于矿山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發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机电设备使用磨损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理,自然磨损是有形磨损的一种形式,是指机电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的物质磨损,因此,要做好机电设备的防雨、防潮、防尘、防火、防压等保养工作,尽可能减少和减轻机电设备的自然磨损程度。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制订出检修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检和定期检查。检查的方法可分为感觉、经验性检查和用仪器等科学手段进行检测。机电设备的大修、中修、小修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分步骤进行。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括以下四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可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
二、现状与对策
我国矿山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我国对矿山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较晚,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矿山供电系统及矿山生产系统中开始引入可靠性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模型。之后,陆续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某些部件开展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只是基于经验对一些故障现象作定性分析,目前尚未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缺乏对矿山机电设备及其元部件可靠性、维修性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策略的确定都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改进:一是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对机电设备的结构的局部改变,从而创新设备的性能,达到减少维修时间和频度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是用新的机电设备代替旧的机电设备。主要是用性能更高、更先进的新型设备取代旧设备,从而使生产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因此,技术更新不一定等到机电设备磨损到完全丧失其使用价值时才要更新,而是当出现新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设备时,继续使用旧机电设备在经济上考虑已经不合算了,就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实现技术创新;三是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维护技术标准、经济管理标准以及各种技术的管理标准等,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四是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基础性研究,要系统地对矿山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机理、故障模式以及故障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矿山机电设备的设计、生产、使用、维护单位之间,要建立广泛合理的技术联系。要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并对维修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整理。同时,要对矿山机电设备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使矿山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得到合理改善和提高。提高机电设备的开机率,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
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矿山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在使用方面必须实行“二定三包制”,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正确操作机电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维修保养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矿山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借助监测仪器等硬件技术,大力开展视情维修。建立和完善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管理系统,努力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
三、前景动向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影响。因此,设备的发展前景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实现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目前在我国统配矿山中,产量中的2/3以上是依靠综采机械化,所以我们在发展机械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矿山大型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以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实现高产高效;大大降低百万吨死亡率,努力实现矿山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
矿山机电设备是构成矿山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严格的管理、及时的维修、合理的维护与保养既可以恢复设备的技术性能,又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从而达到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壮大企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