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更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各种各样曲种和曲风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样化应用 创新能力
一、引言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重复古人所做的事的人,而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当代教育革新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音乐教育是任何历史阶段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多样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下音乐教学中必然不可忽视的。
二、音乐教学环境的创设
兴趣的产生与发展跟人们的生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又是其中的重点,这是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音乐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其中具有的音乐美感。在欣赏作品《茉莉花》时,可以在教室四周布置适量的茉莉花,或者在周围喷洒一些茉莉花型的空气清新剂,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茉莉花香尽在眼前,体验茉莉花之形、之香;在如在欣赏《我和你》这首歌曲时,可以播放无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同学们感受开幕式中的气势恢宏,体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从而感受音乐的征服魅力。以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给学生提供多听、多唱的机会。想象力是所有创造活动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通常是极其丰富多彩的。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经过教师的引导,把音乐中的情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来,让音乐插上翅膀,并从中找到对音乐应用和创新的方式。比如在听《二泉映月》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点拨和问答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在听音乐时脑海中展现的悲伤情景,并将这种情景用具体的熟悉或想象的情景阐释出来,比如我在听《二泉映月》的时候,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听的同时,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学唱,在熟练掌握的同时举办小型的班级歌唱比赛,通过比赛使同学们感受自己演唱过程中的旋律的美妙。调动他们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进而使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多样化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2.采取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学的形式,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各类乐器的美妙音乐,比如笛子、风琴、钢琴、吉他、二胡等等,且要中西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乐器的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表演成分进去,比如在听《金蛇狂舞》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蛇类的动作或者请学生即兴配乐来一段舞蹈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以及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形式、游戏形式、小组讨论形式等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活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作为教学者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
1.填词。让学生把握音乐的情绪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意境,其后进行填词活动,要求所填的词必须与音乐情境相呼应。比如为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填词,填好之后请学生进行演唱,之后再与歌手韦唯所演唱的《思乡曲》进行比较,找出歌词和演奏中的不同,并加以评析。
2.配曲。一首歌词,要配以什么样的曲子才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我们都知道周杰伦和方文山的曲词配合很好,如果把一首方文山的词摆在同学面前让他们作曲又会怎样呢?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情绪,根据情绪去填上自己所理解的音符,最后找出公认最好的曲子加以赏析。
3.自制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的方式很多,很多东西例如可乐瓶、易拉罐、锅碗瓢盆等等都可以制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想象来制作打击乐器,之后在课堂上与现代乐器等一起配合进行展示,让学生评比出最为出色的几组自制打击乐器。
五、革新评价制度
音乐中的良好评价机制是实现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中进行音乐课程评价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从而建立自信,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不能只着眼于知识技能的获取多少,而更应关注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对后进生重在鼓励,对优等生重在发展,通过健全音乐课堂评价机制来提升学生的多样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音乐不仅仅是说、唱、听的简单组合,是需要用心去聆听的。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邓亚丽.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2]陈小梅.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北方音乐,2011.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样化应用 创新能力
一、引言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简单重复古人所做的事的人,而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当代教育革新的发展方向是培育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音乐教育是任何历史阶段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其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多样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下音乐教学中必然不可忽视的。
二、音乐教学环境的创设
兴趣的产生与发展跟人们的生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又是其中的重点,这是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音乐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其中具有的音乐美感。在欣赏作品《茉莉花》时,可以在教室四周布置适量的茉莉花,或者在周围喷洒一些茉莉花型的空气清新剂,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茉莉花香尽在眼前,体验茉莉花之形、之香;在如在欣赏《我和你》这首歌曲时,可以播放无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让同学们感受开幕式中的气势恢宏,体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从而感受音乐的征服魅力。以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给学生提供多听、多唱的机会。想象力是所有创造活动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通常是极其丰富多彩的。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经过教师的引导,把音乐中的情景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来,让音乐插上翅膀,并从中找到对音乐应用和创新的方式。比如在听《二泉映月》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点拨和问答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在听音乐时脑海中展现的悲伤情景,并将这种情景用具体的熟悉或想象的情景阐释出来,比如我在听《二泉映月》的时候,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听的同时,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学唱,在熟练掌握的同时举办小型的班级歌唱比赛,通过比赛使同学们感受自己演唱过程中的旋律的美妙。调动他们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进而使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多样化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2.采取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学的形式,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各类乐器的美妙音乐,比如笛子、风琴、钢琴、吉他、二胡等等,且要中西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乐器的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表演成分进去,比如在听《金蛇狂舞》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模仿蛇类的动作或者请学生即兴配乐来一段舞蹈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以及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故事形式、游戏形式、小组讨论形式等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活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作为教学者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
1.填词。让学生把握音乐的情绪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意境,其后进行填词活动,要求所填的词必须与音乐情境相呼应。比如为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填词,填好之后请学生进行演唱,之后再与歌手韦唯所演唱的《思乡曲》进行比较,找出歌词和演奏中的不同,并加以评析。
2.配曲。一首歌词,要配以什么样的曲子才能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我们都知道周杰伦和方文山的曲词配合很好,如果把一首方文山的词摆在同学面前让他们作曲又会怎样呢?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情绪,根据情绪去填上自己所理解的音符,最后找出公认最好的曲子加以赏析。
3.自制打击乐器。自制打击乐器的方式很多,很多东西例如可乐瓶、易拉罐、锅碗瓢盆等等都可以制作,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想象来制作打击乐器,之后在课堂上与现代乐器等一起配合进行展示,让学生评比出最为出色的几组自制打击乐器。
五、革新评价制度
音乐中的良好评价机制是实现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中进行音乐课程评价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从而建立自信,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不能只着眼于知识技能的获取多少,而更应关注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以偏概全,对后进生重在鼓励,对优等生重在发展,通过健全音乐课堂评价机制来提升学生的多样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音乐不仅仅是说、唱、听的简单组合,是需要用心去聆听的。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培养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邓亚丽.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2]陈小梅.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北方音乐,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