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完善和改进。而将信息技术和应用性强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一定的结合,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能提高综合素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此,笔者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具体如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设备;整合;课程
前言
在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行业。所以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信息技术的教育,而且将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设备进行了整合,改进了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形式。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不但能对信息技术进行实际的操作,更能获得有用的知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的意义
和其他学科比起来,信息技术学科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作为基础,两者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学科不单单只有理论知识,其还包括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所谓整合,也指的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对信息技术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手脑结合的目标。通过整合,能促使复杂的知识更加立体化,也能对概念进行还原。而且在整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来进行实践和探究,获得更加具有应用价值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良好品质,这才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的意义[1]。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要建立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合理设计导课的形式、语言、内容,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机器人家族”时,先为学生展示一些机器人应用情境的图片和短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询问学生:“机器人的用途、应用环境不同,其形状结构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功能也有一定的差别。思考一下,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有什么功能?”。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之后,回答:“救援、农业生产、医疗、服务……”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设计一个会弹奏音乐的机器人。通过建立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促使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一定的整合。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通过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音频和视频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自动识别技术”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特点,对自动识别技术进行分类。学生总结出了“图像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等。并展示教材第81页图14——3、图14——4,促使学生对P80——81的内容进行阅读。同时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在班上进行讨论:“第一,A条形码是由什么构成的?第二,B条形码有什么作用?”。最后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条形码识别技术进行网络搜索,再整理出一些文字,在班上交流和分析[2]。
(三)对课堂进行一定的拓展
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活泼好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比较灵活,思想很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教师需对教学课堂进行一定的拓展,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发挥。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电脑病毒与危害”时,这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此,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几幅电脑病毒的卡通漫画,让学生思考:“这些病毒有什么危害?”学生们回答:“电脑会死机,系统不能再运行。” 教师再问:“那么大家来说一说,有什么方法能防范这些电脑病毒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杀毒软件以及电脑的安全运用,对信息技術课堂进行拓展。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学生无法单独完成。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制作电子板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页面设置”、“艺术字应用”、“插入图片”、“单元格的底纹和边框”。然后再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制作出一份电子板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组提供一些电子板报设计的样式参照。完成任务后,小组将电子板报发送给教师,派一名组员上台阐述设计的意图,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打分,选出最优秀的电子板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们掌握了计算机画图软件和程序的应用,学到了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也使得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3]。
三、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促使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已经越来越重要。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将计算机与网络作为基础,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伟,毛伟民.推进线上教学的策略与实施——浙江杭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74-77.
[2] 陈雅娜.电子书包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20,36(05):105-107.
[3] 乔峰.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策略[J].黑河教育,2020(05):85-86.
关键词:信息技术;设备;整合;课程
前言
在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行业。所以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信息技术的教育,而且将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设备进行了整合,改进了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形式。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不但能对信息技术进行实际的操作,更能获得有用的知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的意义
和其他学科比起来,信息技术学科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作为基础,两者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学科不单单只有理论知识,其还包括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所谓整合,也指的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对信息技术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手脑结合的目标。通过整合,能促使复杂的知识更加立体化,也能对概念进行还原。而且在整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来进行实践和探究,获得更加具有应用价值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良好品质,这才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的意义[1]。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要建立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合理设计导课的形式、语言、内容,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机器人家族”时,先为学生展示一些机器人应用情境的图片和短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询问学生:“机器人的用途、应用环境不同,其形状结构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功能也有一定的差别。思考一下,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有什么功能?”。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之后,回答:“救援、农业生产、医疗、服务……”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设计一个会弹奏音乐的机器人。通过建立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促使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一定的整合。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通过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音频和视频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自动识别技术”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特点,对自动识别技术进行分类。学生总结出了“图像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等。并展示教材第81页图14——3、图14——4,促使学生对P80——81的内容进行阅读。同时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在班上进行讨论:“第一,A条形码是由什么构成的?第二,B条形码有什么作用?”。最后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条形码识别技术进行网络搜索,再整理出一些文字,在班上交流和分析[2]。
(三)对课堂进行一定的拓展
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活泼好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比较灵活,思想很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教师需对教学课堂进行一定的拓展,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发挥。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电脑病毒与危害”时,这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脑病毒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此,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几幅电脑病毒的卡通漫画,让学生思考:“这些病毒有什么危害?”学生们回答:“电脑会死机,系统不能再运行。” 教师再问:“那么大家来说一说,有什么方法能防范这些电脑病毒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杀毒软件以及电脑的安全运用,对信息技術课堂进行拓展。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学生无法单独完成。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制作电子板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页面设置”、“艺术字应用”、“插入图片”、“单元格的底纹和边框”。然后再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制作出一份电子板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组提供一些电子板报设计的样式参照。完成任务后,小组将电子板报发送给教师,派一名组员上台阐述设计的意图,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打分,选出最优秀的电子板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们掌握了计算机画图软件和程序的应用,学到了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也使得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3]。
三、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促使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已经越来越重要。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将计算机与网络作为基础,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伟,毛伟民.推进线上教学的策略与实施——浙江杭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74-77.
[2] 陈雅娜.电子书包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20,36(05):105-107.
[3] 乔峰.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新策略[J].黑河教育,2020(0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