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已经进入类社会。“读图时代”现在已将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翻阅历届的小学语文的课本,你会发现图画已经逐渐渗入到整个语文的教学中。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上图画无处不见,并且学生也更加喜欢这些彩色的插图。小学时期是孩子获取知识的起步阶段,孩子正处于一种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所以课本上的插图会更加引起学生的興趣。但这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读图时代”这种现象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应对这种现象的办法,将“读图时代”的优势最大程度的用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
关键词:读图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读图时代”,整个社会都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读图时代”的漩涡。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的非常阶段,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将孩子的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通过网络我们每天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图片信息,这样快速的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以前的“读文字”到现在的“只看图片”,虽然这样可以很快速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到仅仅通过图片的阅读很难真正了解到事件的内涵,这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一、“读图时代”的起源以及含义
“读图时代”最早是由海德格尔预言,并在1990年出现在我国的一篇名为《新闻的图片编辑研究》的论文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图时代”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易获取的特征快速的被大众所青睐,其中尤其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读图”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阅读的主体由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向以图片为主。
二、“读图时代”的特征
(一)“读图时代”方便并且快捷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竞争。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的节约时间,然后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知识以达到击败对手赢得胜利的目的。所以“读图时代”的到来正好为这些争分夺秒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快了解社会新闻发展的道路。“读图时代”方便并且快捷,是它的一个无可取代的优势。“读图时代”直接将大量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图片的阅读,这对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人们无疑是十分及时的。
(二)“读图时代”形象直观
传统的文字阅读比较枯燥,那些内容量较大、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读起来更是十分的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但是,“读图时代”将这些文字转化为图片的形式不仅节约时间更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从而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理解。并且通过图片可以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的含义,犹如亲身经历一般。
三、“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读书习惯。在这其中,尤其以小孩子为主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孩子的自控力有限,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会对孩子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从小不断训练出来的。但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小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通常首先被彩色的图片所吸引,通过图片直接接收信息。这样虽然了解信息的速度很快,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孩子的语言中枢得不到锻炼,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的破坏,会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也弱。文字的阅读具有逻辑性,孩子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脑袋的思考,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性质以及规律。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读图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了解到信息,但同时由于直接读图的简洁性会让孩子的想象力受到封闭,对孩子的想象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文字相比较于图像来说对孩子的想象力的发展有更好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在脑海里对文字中所描绘的人物形态、山川景色以及事件的发展进行自己合理的想象,从而在脑海里形成图画,这对小学生想象力的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样的一个充满想象的过程被一张图画所代替,那就会是整个青少年这一代的缺失。
四、如何应对“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将孩子的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书本上的静态插图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将这些图片变成活的东西,这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想象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描述进行绘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图片。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由于“读图时代”的到来,孩子的表达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老师要及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应用书本上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上的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也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误区,可以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指导。
五、结语
总之,在“读图时代”老师要积极的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纠正孩子错误的读书习惯。改善读图缺陷,将图片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金芳.“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8).
[2]林文娟.“读图”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2006(2).
作者简介:陆娟娟,女,壮族,大专,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关键词:读图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读图时代”,整个社会都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读图时代”的漩涡。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的非常阶段,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将孩子的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通过网络我们每天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图片信息,这样快速的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以前的“读文字”到现在的“只看图片”,虽然这样可以很快速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到仅仅通过图片的阅读很难真正了解到事件的内涵,这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一、“读图时代”的起源以及含义
“读图时代”最早是由海德格尔预言,并在1990年出现在我国的一篇名为《新闻的图片编辑研究》的论文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图时代”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易获取的特征快速的被大众所青睐,其中尤其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读图”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阅读的主体由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向以图片为主。
二、“读图时代”的特征
(一)“读图时代”方便并且快捷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竞争。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的节约时间,然后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知识以达到击败对手赢得胜利的目的。所以“读图时代”的到来正好为这些争分夺秒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快了解社会新闻发展的道路。“读图时代”方便并且快捷,是它的一个无可取代的优势。“读图时代”直接将大量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图片的阅读,这对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人们无疑是十分及时的。
(二)“读图时代”形象直观
传统的文字阅读比较枯燥,那些内容量较大、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读起来更是十分的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但是,“读图时代”将这些文字转化为图片的形式不仅节约时间更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从而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理解。并且通过图片可以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的含义,犹如亲身经历一般。
三、“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读书习惯。在这其中,尤其以小孩子为主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孩子的自控力有限,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会对孩子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从小不断训练出来的。但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小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通常首先被彩色的图片所吸引,通过图片直接接收信息。这样虽然了解信息的速度很快,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孩子的语言中枢得不到锻炼,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的破坏,会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也弱。文字的阅读具有逻辑性,孩子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脑袋的思考,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性质以及规律。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读图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了解到信息,但同时由于直接读图的简洁性会让孩子的想象力受到封闭,对孩子的想象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文字相比较于图像来说对孩子的想象力的发展有更好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在脑海里对文字中所描绘的人物形态、山川景色以及事件的发展进行自己合理的想象,从而在脑海里形成图画,这对小学生想象力的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样的一个充满想象的过程被一张图画所代替,那就会是整个青少年这一代的缺失。
四、如何应对“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将孩子的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书本上的静态插图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将这些图片变成活的东西,这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想象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描述进行绘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图片。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由于“读图时代”的到来,孩子的表达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老师要及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应用书本上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上的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也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误区,可以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指导。
五、结语
总之,在“读图时代”老师要积极的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纠正孩子错误的读书习惯。改善读图缺陷,将图片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金芳.“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8).
[2]林文娟.“读图”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2006(2).
作者简介:陆娟娟,女,壮族,大专,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