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已经进入类社会。“读图时代”现在已将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翻阅历届的小学语文的课本,你会发现图画已经逐渐渗入到整个语文的教学中。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上图画无处不见,并且学生也更加喜欢这些彩色的插图。小学时期是孩子获取知识的起步阶段,孩子正处于一种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所以课本上的插图会更加引起学生的興趣。但这同时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读图时代”这种现象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应对这种现象的办法,将“读图时代”的优势最大程度的用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
  关键词:读图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读图时代”,整个社会都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读图时代”的漩涡。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的非常阶段,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将孩子的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通过网络我们每天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图片信息,这样快速的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以前的“读文字”到现在的“只看图片”,虽然这样可以很快速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到仅仅通过图片的阅读很难真正了解到事件的内涵,这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不利的影响。
  一、“读图时代”的起源以及含义
  “读图时代”最早是由海德格尔预言,并在1990年出现在我国的一篇名为《新闻的图片编辑研究》的论文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图时代”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易获取的特征快速的被大众所青睐,其中尤其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读图”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阅读的主体由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向以图片为主。
  二、“读图时代”的特征
  (一)“读图时代”方便并且快捷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竞争。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的节约时间,然后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知识以达到击败对手赢得胜利的目的。所以“读图时代”的到来正好为这些争分夺秒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快了解社会新闻发展的道路。“读图时代”方便并且快捷,是它的一个无可取代的优势。“读图时代”直接将大量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图片的阅读,这对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人们无疑是十分及时的。
  (二)“读图时代”形象直观
  传统的文字阅读比较枯燥,那些内容量较大、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读起来更是十分的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但是,“读图时代”将这些文字转化为图片的形式不仅节约时间更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从而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理解。并且通过图片可以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的含义,犹如亲身经历一般。
  三、“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读书习惯。在这其中,尤其以小孩子为主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孩子的自控力有限,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会对孩子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从小不断训练出来的。但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小孩子在阅读的时候通常首先被彩色的图片所吸引,通过图片直接接收信息。这样虽然了解信息的速度很快,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孩子的语言中枢得不到锻炼,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的破坏,会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也弱。文字的阅读具有逻辑性,孩子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脑袋的思考,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性质以及规律。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读图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了解到信息,但同时由于直接读图的简洁性会让孩子的想象力受到封闭,对孩子的想象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文字相比较于图像来说对孩子的想象力的发展有更好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在脑海里对文字中所描绘的人物形态、山川景色以及事件的发展进行自己合理的想象,从而在脑海里形成图画,这对小学生想象力的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样的一个充满想象的过程被一张图画所代替,那就会是整个青少年这一代的缺失。
  四、如何应对“读图时代”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无意识闯入的“读图时代”将孩子的阅读方式有以前的以文字为主转变为以图像和图画为主。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书本上的静态插图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将这些图片变成活的东西,这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想象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描述进行绘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图片。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由于“读图时代”的到来,孩子的表达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老师要及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应用书本上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上的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也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误区,可以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指导。
  五、结语
  总之,在“读图时代”老师要积极的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纠正孩子错误的读书习惯。改善读图缺陷,将图片优势发挥到最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金芳.“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4(8).
  [2]林文娟.“读图”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科教文汇,2006(2).
  作者简介:陆娟娟,女,壮族,大专,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史料实证是学习以及认识历史的重要思维品质,是解释以及理解历史的重要方法和能力。历史过程本身不可逆,利用当前的史料去感知历史。因此,史料实证素养是难以缺少的素养,中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重要。为此,本文在系统阐述史料实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史料实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十年多的時间,在新课改将学生作为主体,提升学生
摘 要:基于对英国《生命线》、美国《美国公民学》教材的研究,围绕教材内容的选取、教材结构的编排等比较视角,将其与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学德育教材建设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材;对比分析;启示  我国以“政治课教材”为主题和以“德育教材”为主题展开的研究,成果硕多。但无论是从纵向或是横向视角,对我国国内政治课教材的变化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的
摘 要:新媒体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多种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诸多挑战。因此应完善创新高校新媒体教育平台、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着力提高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联合多方力量加强新媒体监管,创新发展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路径,以适应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50
摘 要: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向着新的经济时代迈进,而在此之中,各行业人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现行企业中,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储备与竞争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故而,文章将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做出分析,并提出几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新思路,望对推动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途径;企业  一、新经济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