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步入一个变革的新时期,这种变革围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过程操作等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时代的呼唤。小学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作用,而主体的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发挥最佳教学效益。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定标——指向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导向、调节和标准功能。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积极、持久的活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学习目标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把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应达到的程度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这样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本身,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定向能力的主要手段。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先让学生围绕以下思考题预习课文:
1、“鸟的天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学习这篇课文应达到哪些目标,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确立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即:(1)认识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教育。这样,既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指明了方向,又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二、读文——领悟
课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而“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课文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语文有许多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体会意思,通过读领悟感情。例如《林海》一文用优美的语句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岭”、“林”、“花”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设计了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大兴安岭哪几方面的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和问题;(3)有选择朗读课文片断,挑一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读一读,并说出为什么。我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对文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对比读、欣赏读等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领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用的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乐曲的意境、节奏及音乐的美妙,我对学生提出要求:这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景象是皮鞋匠亲眼所见吗?他由什么产生了联想?你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以及音乐所发生的变化吗?这样以读引思,把学生置于课文情景之中,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朗读,又保证了学习的主体不是依赖于老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的读,主动的思,再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拔,很自然地显示同语言文字的“形”,最后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三、质疑——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教《鱼游到了纸上》时,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会纷纷提出:鱼应该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是谁使鱼游到纸上来的?他是怎样使鱼游到纸上来的?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读边思,主动地把握了全文内容,体会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疑难问题相机诱导,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穷人》第一自然段着重讲渔夫的家境贫穷,生活困难。第一句“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交代了渔夫家的生活状况,第二句作者把笔锋引向室外,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接着作者交错地把笔锋回到室内,说室内“温暖而舒适”。教学时,我紧扣“温暖而舒适”,启发学生质疑,学生认为“温暖而舒适”与渔夫的贫穷家境相矛盾。我紧紧抓住“温暖而舒适”这一矛盾处设问:“温暖”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舒适”又指什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经过阅读、思索、讨论,学生知道了“温暖”仅仅指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舒适”仅仅指地扫得干净,衣具擦得亮,孩子睡得香,而这一切都是女主人勤劳能干得来的。通过教师点拔,学生分析,学生理解了这一段的内涵,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想象——创新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的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活动中,想象 是基础,是源泉,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太阳》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太阳的巨大作用,我引导学生想象没有太阳会怎么樣。一学生谈到: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温暖,人们终年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黑暗中生活。虽然这个想象并不完全准确,但我不加以反驳或纠正。好多同学要求补充: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根本不会有人。在理解风的形成时,我引导学生选取两个不同地区吸收热量的多少来用实例说明。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叙述过程中,创造思维的灵光不断闪现。
总之,教师必须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得的过程。
一、定标——指向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导向、调节和标准功能。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积极、持久的活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学习目标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把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应达到的程度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这样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本身,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定向能力的主要手段。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先让学生围绕以下思考题预习课文:
1、“鸟的天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学习这篇课文应达到哪些目标,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确立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即:(1)认识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教育。这样,既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指明了方向,又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二、读文——领悟
课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而“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课文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语文有许多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体会意思,通过读领悟感情。例如《林海》一文用优美的语句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岭”、“林”、“花”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设计了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大兴安岭哪几方面的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和问题;(3)有选择朗读课文片断,挑一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读一读,并说出为什么。我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对文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对比读、欣赏读等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领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用的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乐曲的意境、节奏及音乐的美妙,我对学生提出要求:这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景象是皮鞋匠亲眼所见吗?他由什么产生了联想?你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以及音乐所发生的变化吗?这样以读引思,把学生置于课文情景之中,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朗读,又保证了学习的主体不是依赖于老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的读,主动的思,再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拔,很自然地显示同语言文字的“形”,最后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三、质疑——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教《鱼游到了纸上》时,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会纷纷提出:鱼应该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是谁使鱼游到纸上来的?他是怎样使鱼游到纸上来的?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读边思,主动地把握了全文内容,体会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疑难问题相机诱导,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穷人》第一自然段着重讲渔夫的家境贫穷,生活困难。第一句“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交代了渔夫家的生活状况,第二句作者把笔锋引向室外,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接着作者交错地把笔锋回到室内,说室内“温暖而舒适”。教学时,我紧扣“温暖而舒适”,启发学生质疑,学生认为“温暖而舒适”与渔夫的贫穷家境相矛盾。我紧紧抓住“温暖而舒适”这一矛盾处设问:“温暖”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舒适”又指什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经过阅读、思索、讨论,学生知道了“温暖”仅仅指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舒适”仅仅指地扫得干净,衣具擦得亮,孩子睡得香,而这一切都是女主人勤劳能干得来的。通过教师点拔,学生分析,学生理解了这一段的内涵,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想象——创新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的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活动中,想象 是基础,是源泉,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太阳》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太阳的巨大作用,我引导学生想象没有太阳会怎么樣。一学生谈到: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温暖,人们终年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黑暗中生活。虽然这个想象并不完全准确,但我不加以反驳或纠正。好多同学要求补充: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根本不会有人。在理解风的形成时,我引导学生选取两个不同地区吸收热量的多少来用实例说明。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叙述过程中,创造思维的灵光不断闪现。
总之,教师必须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