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通过点滴积累而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在此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行的非常重要了。本地小学生学习习惯怎么样?从直观的感觉是养成教育还不够理想,没有科学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和证明。为了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找到应对策略,现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沙雅县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一)好的习惯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以本校(三校)小学学生为对象,通过以教师、学生问卷调查为主,家长、学生座谈交流和课堂观察等方式,主要从按时上学、课前准备情况,课堂听讲答问情况,预习、复习、考试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讲究学习卫生等显性方面展开调查。如本校307名学生中,按时上学、及交作业的约占95%,考试不作弊的占97%,课前做准备的达91%,讲究学习卫生、课堂能写笔记的占86%,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占总数的83%。由以上数据可说明农村小学生大部分具有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该校成为沙雅县做好的小学,家长想方设法将孩子转入三校,学生考试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赞同。
学校有多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举措,像沙雅县第三小学就利用每周一在国旗下讲话宣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学习卫生知识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好成效。也从调查中反映出农村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坚持按时上学,并完成学习任务。
(二)不好的习惯是学生素质下降的根源。沙雅县县城部分学校学生和农村学校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上课听讲、思考、答问、记笔记的习惯还存在着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做小动作学生比例为52%,有39%的学生偶尔不专心听讲,这两个百分点可不能小看,若不及时矫正,反之则多。上课有疑问,偶尔回答问题的占42%,从不回答问题的占 21%,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二是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朗读技巧,不会审题。因此,教师要多加强阅读指导,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三是作业、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虽然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作业人占72%,但偶尔不做的还有22%,经常不作的约6%。在调查中,发现有13%的学生不讲究学习卫生。爱劳动,爱整洁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望同仁们重视对学生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进一步培养。
(三)原因初探。一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表率作用,忽视了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例如农村读书看报的人少,父母缺位导致行为习惯不良。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伞。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方法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教学方法陈旧,语言不严谨,长期下去,何时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一些学生身体或者生理方面的问题导致无法坚持或者无法安心学习的现象明显存在。
二、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使学生健康成长,又使学生学习优良
习惯有着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如集会集队时,一听到集合号响起就要立刻排队,而且还要做到“有序、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学习上,也向学生要求,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考虑玩耍;朗读时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我会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如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等五姿时,我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昂首挺胸眼朝前,身要坐直头要正,一尺一拳一寸高、左手平放举右手、手捧书本眼看字”。其次,我还协同其他科任教师一起,按照同一要求,每节课都进行严格训练。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只提出训练要求而没有及时检查与督促,这就跟没有要求一样。我依据小学生德育手册内容的要求,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仪表、学习等方面做到每天检查督促,每周进行四评。即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并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评出红旗、红花、红星等次,及时进行表彰。这样的检查评比,成了学生进步的力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违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学生一味地进行指责批评,往往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我班的梁花,生活作风拖拉、散漫,上课常常迟到。我就多次找他談心,几次谈话之后,梁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良习惯将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渐渐改变了的不良习惯,逐步转变为遵纪好学的好学生。
(二)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是转变学生的关键。我真心爱学生,用爱心去发现毎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去纠正学生的缺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优秀生不断地为他们加油,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呵护。我有一位学生,他家在肃南的南城子村,平时在学校里行为懒散,学习成绩总垫底,上学期期终考试前我对他说:“你考了优秀,假期我一定去你家。”结果他真的考了优秀。为了兑现承诺,在预约的那天,我冒着酷暑和大雨来到了他的家,使他感到了教师的真心关爱,从此振作了起来。
(三)还要给孩子及时的评价激励。老师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平时,我利用班队会、晨会和午间活动,及时讲评道德行为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好的事例进行表扬和奖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要防范出现的情况。有时还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营造比学赶帮的风气。对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则主要通过老师个别谈话、优秀生帮助等方法,进行长期的行为矫正。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巩固良好行为习惯,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一、沙雅县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一)好的习惯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以本校(三校)小学学生为对象,通过以教师、学生问卷调查为主,家长、学生座谈交流和课堂观察等方式,主要从按时上学、课前准备情况,课堂听讲答问情况,预习、复习、考试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讲究学习卫生等显性方面展开调查。如本校307名学生中,按时上学、及交作业的约占95%,考试不作弊的占97%,课前做准备的达91%,讲究学习卫生、课堂能写笔记的占86%,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占总数的83%。由以上数据可说明农村小学生大部分具有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该校成为沙雅县做好的小学,家长想方设法将孩子转入三校,学生考试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普遍赞同。
学校有多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举措,像沙雅县第三小学就利用每周一在国旗下讲话宣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学习卫生知识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好成效。也从调查中反映出农村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坚持按时上学,并完成学习任务。
(二)不好的习惯是学生素质下降的根源。沙雅县县城部分学校学生和农村学校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上课听讲、思考、答问、记笔记的习惯还存在着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做小动作学生比例为52%,有39%的学生偶尔不专心听讲,这两个百分点可不能小看,若不及时矫正,反之则多。上课有疑问,偶尔回答问题的占42%,从不回答问题的占 21%,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二是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朗读技巧,不会审题。因此,教师要多加强阅读指导,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三是作业、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培养。虽然学生能够及时完成作业人占72%,但偶尔不做的还有22%,经常不作的约6%。在调查中,发现有13%的学生不讲究学习卫生。爱劳动,爱整洁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望同仁们重视对学生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进一步培养。
(三)原因初探。一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表率作用,忽视了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例如农村读书看报的人少,父母缺位导致行为习惯不良。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伞。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方法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教学方法陈旧,语言不严谨,长期下去,何时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一些学生身体或者生理方面的问题导致无法坚持或者无法安心学习的现象明显存在。
二、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使学生健康成长,又使学生学习优良
习惯有着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如集会集队时,一听到集合号响起就要立刻排队,而且还要做到“有序、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学习上,也向学生要求,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考虑玩耍;朗读时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我会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如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等五姿时,我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昂首挺胸眼朝前,身要坐直头要正,一尺一拳一寸高、左手平放举右手、手捧书本眼看字”。其次,我还协同其他科任教师一起,按照同一要求,每节课都进行严格训练。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只提出训练要求而没有及时检查与督促,这就跟没有要求一样。我依据小学生德育手册内容的要求,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仪表、学习等方面做到每天检查督促,每周进行四评。即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并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评出红旗、红花、红星等次,及时进行表彰。这样的检查评比,成了学生进步的力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违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学生一味地进行指责批评,往往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我常常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我班的梁花,生活作风拖拉、散漫,上课常常迟到。我就多次找他談心,几次谈话之后,梁花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良习惯将会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渐渐改变了的不良习惯,逐步转变为遵纪好学的好学生。
(二)要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是转变学生的关键。我真心爱学生,用爱心去发现毎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去纠正学生的缺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优秀生不断地为他们加油,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呵护。我有一位学生,他家在肃南的南城子村,平时在学校里行为懒散,学习成绩总垫底,上学期期终考试前我对他说:“你考了优秀,假期我一定去你家。”结果他真的考了优秀。为了兑现承诺,在预约的那天,我冒着酷暑和大雨来到了他的家,使他感到了教师的真心关爱,从此振作了起来。
(三)还要给孩子及时的评价激励。老师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平时,我利用班队会、晨会和午间活动,及时讲评道德行为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好的事例进行表扬和奖励,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要防范出现的情况。有时还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营造比学赶帮的风气。对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则主要通过老师个别谈话、优秀生帮助等方法,进行长期的行为矫正。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巩固良好行为习惯,改正不良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