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教育体制的变革。这要求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也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将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创造力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把握“学生的知识及经验背景”,强调创造思维教学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推陈出新”。教师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好学及学好,教学才会成功。
曾记得听过这么一段评论:我们中国人的子女成绩好、记忆力强、逻辑思维能力棒、知识水平高,这欧美人的子女远远不及,但他们会思维,爱想象,能创造、乐在探讨......,我们的优势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机器计算机所取代,.......教师的教育思想太过片面和陈旧,师生和家长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个人生中的重大考试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教学有余,是做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值得我们省思检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要突破传统教育的单一化及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病,要使教学多元化、活泼化,开放性与创意性,让学生快乐又聪明,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又要教会学生运用创造思维的策略去解决他们面临考试和升学的问题。
二、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在课内外教师应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非常到位;你的发音很准确,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时候,才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究机会
学生的创新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对于讲授型的新课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于讨论型的课程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思考题,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去获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单词、短语、句型和语篇故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成了学习的伙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其以问、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精神的科学态度,就是促使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能力。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授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而讨论式的教学允许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散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质疑解惑,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讨论。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有效的学习取决于思而有所得。教师要欢迎学生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质疑问题,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哪怕提出的问题暂时没有意义。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大胆地进行发散性的创造。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集体化和深入化的体现;教学工作是一种探究和创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不断研究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创造力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把握“学生的知识及经验背景”,强调创造思维教学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推陈出新”。教师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好学及学好,教学才会成功。
曾记得听过这么一段评论:我们中国人的子女成绩好、记忆力强、逻辑思维能力棒、知识水平高,这欧美人的子女远远不及,但他们会思维,爱想象,能创造、乐在探讨......,我们的优势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机器计算机所取代,.......教师的教育思想太过片面和陈旧,师生和家长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个人生中的重大考试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教学有余,是做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值得我们省思检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要突破传统教育的单一化及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病,要使教学多元化、活泼化,开放性与创意性,让学生快乐又聪明,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又要教会学生运用创造思维的策略去解决他们面临考试和升学的问题。
二、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在课内外教师应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非常到位;你的发音很准确,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时候,才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究机会
学生的创新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对于讲授型的新课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于讨论型的课程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思考题,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去获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单词、短语、句型和语篇故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成了学习的伙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其以问、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精神的科学态度,就是促使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能力。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授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而讨论式的教学允许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散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质疑解惑,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讨论。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有效的学习取决于思而有所得。教师要欢迎学生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质疑问题,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哪怕提出的问题暂时没有意义。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大胆地进行发散性的创造。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集体化和深入化的体现;教学工作是一种探究和创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不断研究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