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教育体制的变革。这要求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也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将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创造力为教学的核心目标,把握“学生的知识及经验背景”,强调创造思维教学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推陈出新”。教师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好学及学好,教学才会成功。
  曾记得听过这么一段评论:我们中国人的子女成绩好、记忆力强、逻辑思维能力棒、知识水平高,这欧美人的子女远远不及,但他们会思维,爱想象,能创造、乐在探讨......,我们的优势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机器计算机所取代,.......教师的教育思想太过片面和陈旧,师生和家长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个人生中的重大考试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教学有余,是做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值得我们省思检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要突破传统教育的单一化及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病,要使教学多元化、活泼化,开放性与创意性,让学生快乐又聪明,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教育的环境,又要教会学生运用创造思维的策略去解决他们面临考试和升学的问题。
  二、营造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在课内外教师应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非常到位;你的发音很准确,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时候,才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究机会
  学生的创新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对于讲授型的新课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于讨论型的课程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思考题,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去获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单词、短语、句型和语篇故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成了学习的伙伴,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其以问、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精神的科学态度,就是促使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能力。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授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而讨论式的教学允许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散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质疑解惑,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讨论。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有效的学习取决于思而有所得。教师要欢迎学生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质疑问题,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哪怕提出的问题暂时没有意义。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大胆地进行发散性的创造。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集体化和深入化的体现;教学工作是一种探究和创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不断研究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科学,音乐教学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要使孩子们对音乐学科产生兴趣,并使音乐学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认为音乐教学中主要的突破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的教学步骤紧扣“兴趣”分为三步走。  一、课前“引”趣  大家都知道,音乐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上课前,我常选择比较欢快热情的乐曲作为课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踏着音乐的节拍步入教室。如我在教《快乐的节日》时,先把小学生集中
期刊
美的教育就是通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同时美的教育是一个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过程,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舞蹈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舞蹈课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只要教师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适时点拨,学生就会有所发
期刊
曾听说美国的一位教师在泥塑制作,课前,他在教室中间放了很多粘性的泥,一上课,他便让全班学生任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这些泥。于是,有的双手一齐插进去,有的用铅笔、尺子去戳,去刻泥,有的干脆赤着双脚踩了上去……顿时,教室里热闹的象炸开了油的锅。试想,如果在国内,这岂不是天方夜潭?再想一想,国外的学生在这样的亲身体验中学习,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是不是会比中国学生一板一眼地从教师的教具讲解中获得的知识更丰富
期刊
一、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分  近年来,不断地有地方中小学校出现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体育课上经常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伤害事故,小的有挫伤、扭伤,大的就可能骨裂或骨折。分析其原因,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体育课上发生的伤害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分不开的。教学内容的完成主要在室外进
期刊
一、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趋势  1. 体育场馆开放的相关依据  随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强,文化体育休闲、体育竞技场所的资源匮乏问题就日趋凸显。早在1984年4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劳动总局和体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充分发挥体育场地使用率的通知》,强调体育场馆要发挥使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同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和1986年3月国家
期刊
一、研究目的  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指导和推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学体育成绩的评价是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教学改革的依据,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很强的导向作用,进而会影响到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和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期刊
一、创设有趣的体验活动引入新课  成功地导入课题对一节课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在讲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开始,我给学生创设了一项有趣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用手摸着喉头的位置,说话与不说话,感觉一下。学生很积极并且很认真地做完这项活动,我观察到他们的脸上正洋溢着微笑。紧接着,我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有学生马上回答“说话的时候感觉到喉头在振动!”又有学生反驳“说话的时候感觉到声带在振动。”最后,大家
期刊
创造性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幼儿也不例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他们的所有活动之中。美术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充分的感知、表现、想象、创造,才会使幼儿充分的发展,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临摹和完全的模仿,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充满自信、会思考、有创意、勇于表达自己看法与感受的自然儿童,而不是一个又一个没有自我,只会迎合老师、家长的“超级乖乖”。为此就目前美术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技术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体育教学也进行了改进,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多方面了解体育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运动中主动参与练习。因此,我们要将传统体育教学和现代电教化信
期刊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将更多地集中在思考、学习以及系统建构等方面,而基于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信息较为闭塞, 信息技术的课程教育将是我们获得上述技能的有效手段,对于教师来说,若想学生拥有这些技能必须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本文就边远山区教师如何利用21世纪课堂评价,让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