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轮到你发圈啦!”组长把本子递给了小万。小万欢天喜地地接过来,宝贝儿似的把本子收进书包里。
发圈?对!发朋友圈呀,我们三(3)班自创的发朋友圈活动,可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啦,且让我慢慢道来。
“朋友圈”诞生记
微信朋友圈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全民的追捧。上至白发老者,下至时尚青年都热衷于发朋友圈,一日三餐、旅游风景、万千思绪……都可晒出来。由此我想到:班上的学生三年级了,习作已经起步,也许我们可以在班上自创朋友圈,以此提高大家的写作热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说干就干。一天,我抱来了十本精美的本子,对全班学生隆重宣布:“同学们,我们班级也有‘朋友圈’啦!”我扬起本子,接着说:“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朋友圈,每个小组都有五个组员,从周一到周五,组员轮流在这个本子上发‘朋友圈’。老师、同学、家长都会一起点赞和评论哦!”班里的学生听了,满脸期待,跃跃欲试。
十个小组都领到了漂亮的本子,这本子就是班里朋友圈的发布平台,它不需要流量,只需要以端正的文字写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我要求他们给自己的“朋友圈”设计封面,封面上要有昵称——组名,头像——小组组徽,个性签名——小组口号。学生热情高涨,下课也不愿意出去玩了,都在认真设计。很快,多姿多彩的组徽设计好了,口号也一个比一个励志。你瞧,“彩虹组”的口号——彩虹在我心中,追求七彩之梦;“智慧组”的口号——插上智慧的翅膀,飞向理想的蓝天;“海鸥组”的口号——海鸥,海鸥,不惧风浪,逆风飞扬。看着“朋友圈”的诞生,学生喜不自胜,都抢着要写第一篇呢!
快樂传写“朋友圈”
“朋友圈”诞生后,每天负责“发圈”的学生都会很认真地对待,因为他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呀,所以会特别留意观察,抓住一天当中最值得关注的事情,生动地记录下来。你瞧——“开始斗战车了,只见别人的战车向我冲来,可我敏捷地躲开了。接着,我朝别人的战车发起进攻,轻轻松松地将一辆战车击退。随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的战车被别人‘嘣’的一声撞了下去,第一局输了。第二局,我把一辆小战车放进大战车里面,等我撞别人的时候,那辆小战车就从大战车里面‘溜’了出来,等别人把我的战车撞下去之后,我暗暗得意,带着小战车潜入了‘敌区’,杀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乖乖投降。我乐得一蹦三尺高:‘胜利了!我胜利了!’” 多么快乐的课间玩耍呀!小作者的描写也相当精彩,把斗战车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将少年敢于斗智斗勇、不服输的性格展现得一览无遗。
当然,欢乐的童年偶尔也有难过的时候。一场雨浇灭了学校的春游计划。面对“悲剧”,看看学生都写了啥——“流星组”的朋友圈:“当时,我的心被悲伤和生气填满了,我身体僵硬地躺在床上,眼泪不禁涌了出来,心里想:都怪老天爷,害得我不能去春游了。尽管爸爸说:‘春游又不是不去了,只不过要推迟几天啊。’但我还是觉得很难过。爸爸不停地催我赶快起床上学,但我却充耳不闻,就是不肯起。”“彩虹组”的朋友圈:“今天一早,妈妈收到老师发的信息:‘因为下雨,春游要延期’。我得知后,感觉天塌了下来,地裂了开来,我像被雷击中了一样。我来到学校,小周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好可惜,不能去春游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有的同学唉声叹气,有的无精打采地拿出了书,大家都陷入了悲伤的海洋……”
读着这些话,连我也禁不住替他们难过了!不过我相信,在迟到的春游后,美丽的风景、好吃的零食、亲密的友情也一定会被他们录入“朋友圈”,字里行间一定会流淌着快乐!
评论区的力量
自从有了班级“朋友圈”,学生不再“谈写色变”,而是盼着快点轮到自己“发圈”。为啥他们变得如此积极了?这当然离不开评论区的“推波助澜”。
每天晚上,“发圈”的学生都要把本子带回家,写上这一天在学校的见闻。写完后,家长和学生要在近期的文章下面点赞、写评论。点赞就是写上自己的名字,再画上一颗爱心。别小看了这一颗颗爱心,学生会从中得到很大的鼓励。为了得到更多的点赞,学生写起文章来可谓是不遗余力啊!
热闹的评论区是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有一阵子,班上兴起了养蚕热,“朋友圈”每天都有养蚕的最新动态。谁家的蚕宝宝蜕皮啦,谁家的蚕宝宝吐丝啦,谁家的蚕宝宝生病啦……都牵动着大家的心。评论区里,学生们相互交流养蚕经验,遇到困难了也会相互支招。他们的共同愿望是:让蚕宝宝们结出好多茧,最后织出一床大被子。真是一群可爱的娃娃!
有时候,评论区又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有一段时间,班上非常流行玩“三国杀”纸牌游戏,一下课,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五六个人凑成一桌便“厮杀”起来。有学生在“朋友圈”里提出了质疑:这个游戏适合课间玩吗?在评论区,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表示支持,写道:“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在课间十分钟放松心情,而且,玩纸牌游戏比追追打打安全多了。”有的学生表示反对,写道:“有同学过于沉迷这个游戏了,上课也偷偷地摸起牌来。”还有的学生写道:“下课的时候,最好能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眺望远处。长时间坐着,不利于身体健康。”热火朝天的讨论过后,学生认识到了这个游戏的优点和缺点,也就不再一窝蜂地追捧这个游戏了。
家长们写评论也可谓一丝不苟。瞧,小天的妈妈读完《消防演习》后写道:“你把‘消防演习’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你的动词用得很恰当。”她是从写作的角度去点评的。小铭的妈妈在看完《趣味运动会》后写道:“可以想象,当时的你们有那么一点的紧张和慌乱,但正是同伴间的相互鼓励,给了你们力量和信心,最终你们取得了成功。愿你们珍惜这份信任和鼓励,在一次次的合作中收获友谊、收获快乐!”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话呀!
有了家长们的鼓励和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校就更加团结了,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风气。在每周的小组纪律和学习竞赛中,各个小组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有一回,实力较弱的“天空组”通过努力,终于获得了班里的周冠军,组员欣喜地在“朋友圈”里记录了下来,家长们看到后,纷纷在留言区发出“贺电”。小郑的妈妈激动地写道:“恭喜‘天空组’的所有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获得了第一名!你们就像一株株刚破土的嫩芽,尽管柔弱却不惧风雨,一点点伸展自己的枝蔓,探索天空,了解大地!在这一路上,你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童年的友谊纯净又珍贵,若干年后,当你们再回忆起这样的‘革命情谊’时,相信会倍感珍贵。‘天空组’万岁!”
朗读“朋友圈”
“朋友圈”的内容日益丰富和精彩,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鼓舞,我和他们约定,每天的午间上课前,是我们班朗读“朋友圈”的时间。每到这时,小组长总是抢着把自己小组的本子放在最上面,希望我能读到他们小组的文章。我声情并茂地念着,时而活泼轻快,时而庄重严肃,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总之,尽可能淋漓尽致地用声音演绎他们笔下的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学生们听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频频点头,时而陷入沉思……我也在朗读中无痕地进行了习作的讲评和指导:“这篇标题新颖,那篇描写细致,这篇条理清晰,那篇情感真挚……”
这就是我们班里的“朋友圈”。学生在这个平台里,增强了凝聚力,在写作上从“乐于表达”迈向了“善于表达”;家长们在这里了解到了孩子在学校里的所见、所思、所感,和教师形成了教育合力;而我,也从这里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倾听了家长们的心声,引领着学生们向着光亮的地方走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学校)
责任编辑
发圈?对!发朋友圈呀,我们三(3)班自创的发朋友圈活动,可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啦,且让我慢慢道来。
“朋友圈”诞生记
微信朋友圈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全民的追捧。上至白发老者,下至时尚青年都热衷于发朋友圈,一日三餐、旅游风景、万千思绪……都可晒出来。由此我想到:班上的学生三年级了,习作已经起步,也许我们可以在班上自创朋友圈,以此提高大家的写作热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说干就干。一天,我抱来了十本精美的本子,对全班学生隆重宣布:“同学们,我们班级也有‘朋友圈’啦!”我扬起本子,接着说:“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朋友圈,每个小组都有五个组员,从周一到周五,组员轮流在这个本子上发‘朋友圈’。老师、同学、家长都会一起点赞和评论哦!”班里的学生听了,满脸期待,跃跃欲试。
十个小组都领到了漂亮的本子,这本子就是班里朋友圈的发布平台,它不需要流量,只需要以端正的文字写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我要求他们给自己的“朋友圈”设计封面,封面上要有昵称——组名,头像——小组组徽,个性签名——小组口号。学生热情高涨,下课也不愿意出去玩了,都在认真设计。很快,多姿多彩的组徽设计好了,口号也一个比一个励志。你瞧,“彩虹组”的口号——彩虹在我心中,追求七彩之梦;“智慧组”的口号——插上智慧的翅膀,飞向理想的蓝天;“海鸥组”的口号——海鸥,海鸥,不惧风浪,逆风飞扬。看着“朋友圈”的诞生,学生喜不自胜,都抢着要写第一篇呢!
快樂传写“朋友圈”
“朋友圈”诞生后,每天负责“发圈”的学生都会很认真地对待,因为他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呀,所以会特别留意观察,抓住一天当中最值得关注的事情,生动地记录下来。你瞧——“开始斗战车了,只见别人的战车向我冲来,可我敏捷地躲开了。接着,我朝别人的战车发起进攻,轻轻松松地将一辆战车击退。随之,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的战车被别人‘嘣’的一声撞了下去,第一局输了。第二局,我把一辆小战车放进大战车里面,等我撞别人的时候,那辆小战车就从大战车里面‘溜’了出来,等别人把我的战车撞下去之后,我暗暗得意,带着小战车潜入了‘敌区’,杀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乖乖投降。我乐得一蹦三尺高:‘胜利了!我胜利了!’” 多么快乐的课间玩耍呀!小作者的描写也相当精彩,把斗战车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将少年敢于斗智斗勇、不服输的性格展现得一览无遗。
当然,欢乐的童年偶尔也有难过的时候。一场雨浇灭了学校的春游计划。面对“悲剧”,看看学生都写了啥——“流星组”的朋友圈:“当时,我的心被悲伤和生气填满了,我身体僵硬地躺在床上,眼泪不禁涌了出来,心里想:都怪老天爷,害得我不能去春游了。尽管爸爸说:‘春游又不是不去了,只不过要推迟几天啊。’但我还是觉得很难过。爸爸不停地催我赶快起床上学,但我却充耳不闻,就是不肯起。”“彩虹组”的朋友圈:“今天一早,妈妈收到老师发的信息:‘因为下雨,春游要延期’。我得知后,感觉天塌了下来,地裂了开来,我像被雷击中了一样。我来到学校,小周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好可惜,不能去春游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有的同学唉声叹气,有的无精打采地拿出了书,大家都陷入了悲伤的海洋……”
读着这些话,连我也禁不住替他们难过了!不过我相信,在迟到的春游后,美丽的风景、好吃的零食、亲密的友情也一定会被他们录入“朋友圈”,字里行间一定会流淌着快乐!
评论区的力量
自从有了班级“朋友圈”,学生不再“谈写色变”,而是盼着快点轮到自己“发圈”。为啥他们变得如此积极了?这当然离不开评论区的“推波助澜”。
每天晚上,“发圈”的学生都要把本子带回家,写上这一天在学校的见闻。写完后,家长和学生要在近期的文章下面点赞、写评论。点赞就是写上自己的名字,再画上一颗爱心。别小看了这一颗颗爱心,学生会从中得到很大的鼓励。为了得到更多的点赞,学生写起文章来可谓是不遗余力啊!
热闹的评论区是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有一阵子,班上兴起了养蚕热,“朋友圈”每天都有养蚕的最新动态。谁家的蚕宝宝蜕皮啦,谁家的蚕宝宝吐丝啦,谁家的蚕宝宝生病啦……都牵动着大家的心。评论区里,学生们相互交流养蚕经验,遇到困难了也会相互支招。他们的共同愿望是:让蚕宝宝们结出好多茧,最后织出一床大被子。真是一群可爱的娃娃!
有时候,评论区又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有一段时间,班上非常流行玩“三国杀”纸牌游戏,一下课,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五六个人凑成一桌便“厮杀”起来。有学生在“朋友圈”里提出了质疑:这个游戏适合课间玩吗?在评论区,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表示支持,写道:“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在课间十分钟放松心情,而且,玩纸牌游戏比追追打打安全多了。”有的学生表示反对,写道:“有同学过于沉迷这个游戏了,上课也偷偷地摸起牌来。”还有的学生写道:“下课的时候,最好能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眺望远处。长时间坐着,不利于身体健康。”热火朝天的讨论过后,学生认识到了这个游戏的优点和缺点,也就不再一窝蜂地追捧这个游戏了。
家长们写评论也可谓一丝不苟。瞧,小天的妈妈读完《消防演习》后写道:“你把‘消防演习’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你的动词用得很恰当。”她是从写作的角度去点评的。小铭的妈妈在看完《趣味运动会》后写道:“可以想象,当时的你们有那么一点的紧张和慌乱,但正是同伴间的相互鼓励,给了你们力量和信心,最终你们取得了成功。愿你们珍惜这份信任和鼓励,在一次次的合作中收获友谊、收获快乐!”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话呀!
有了家长们的鼓励和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校就更加团结了,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风气。在每周的小组纪律和学习竞赛中,各个小组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有一回,实力较弱的“天空组”通过努力,终于获得了班里的周冠军,组员欣喜地在“朋友圈”里记录了下来,家长们看到后,纷纷在留言区发出“贺电”。小郑的妈妈激动地写道:“恭喜‘天空组’的所有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共同努力获得了第一名!你们就像一株株刚破土的嫩芽,尽管柔弱却不惧风雨,一点点伸展自己的枝蔓,探索天空,了解大地!在这一路上,你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童年的友谊纯净又珍贵,若干年后,当你们再回忆起这样的‘革命情谊’时,相信会倍感珍贵。‘天空组’万岁!”
朗读“朋友圈”
“朋友圈”的内容日益丰富和精彩,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鼓舞,我和他们约定,每天的午间上课前,是我们班朗读“朋友圈”的时间。每到这时,小组长总是抢着把自己小组的本子放在最上面,希望我能读到他们小组的文章。我声情并茂地念着,时而活泼轻快,时而庄重严肃,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总之,尽可能淋漓尽致地用声音演绎他们笔下的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学生们听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频频点头,时而陷入沉思……我也在朗读中无痕地进行了习作的讲评和指导:“这篇标题新颖,那篇描写细致,这篇条理清晰,那篇情感真挚……”
这就是我们班里的“朋友圈”。学生在这个平台里,增强了凝聚力,在写作上从“乐于表达”迈向了“善于表达”;家长们在这里了解到了孩子在学校里的所见、所思、所感,和教师形成了教育合力;而我,也从这里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倾听了家长们的心声,引领着学生们向着光亮的地方走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彩田学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