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更加完美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过程的调节者,还是教学的最终归宿。要使教学过程科学化,教学任务合理化,必须科学地确定与编写教学目标。
  一、精准性——切合四个目标
  任何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皆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从大到小依次是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在课标中,总目标共有10条。1~5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上提出要求,6~10条则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提出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则以三个学段、五大领域、三个维度的陈述方式详细明确地一一呈现。我们不妨一起来借鉴一下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执教的《燕子》一文教案的教学目标:
  1.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燕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总目标关于阅读最终达成的表述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阶段目标来看,三年级处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詞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最后,一起来看课时目标。这篇课文课后已经明确要求会认9个字,要会写14个字。课后任务有:多读并会背诵,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体会“掠”的精妙。另外,课文中以黄色云朵的方式提示学生关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对照,就不难发现,李吉林老师的教学目标紧扣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恰到好处,科学
  精准。
  二、全面性——观照三维与内容
  教学目标的编写力求全面。无论是巴班斯基的“教养目标、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还是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包含识记、理解、应用、评价的知识点,这关系智能方面,还包含感受、共鸣、领悟、倾向的情感渗透点,以及学习、模仿、迁移、创造的技能训练点。
  李吉林老师《燕子》一课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第二条是关于生字生词、修辞手法的;第三条的看图和描述,培养的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第四条能有表情朗读并背诵课文都是从知识能力这一维度阐述教学目标的;而“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中的“通过”,“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中的“体会”,“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中的“有顺序”则从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进行表达。
  从内容上看,“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是落实字、词、句等语文知识的。“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指导学生按顺序看图和描述”,重视听、说、读能力的互相渗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则是智力因素的关照。“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关注学习过程的知晓、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的同时,还重视思想情感、心理素养、学习习惯的非认知因素的的发展、培养等。综上,字、词、句、段的知识落实,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观察与想象的智力因素与思想情感、心理素养、学习习惯的非认知因素的关照,让语文学习的目标得以全面达成。
  三、具体性——方便操作与测量
  为了顺利实现目标,描述教学目标的词语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在其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说明具体的行为,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李吉林老师《燕子》一课教学目标第一条中“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通过”既是学习的方式方法,更是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条件。第二条中生字的教学层面是“巩固”,生词的掌握层面是“理解”,修辞手法的掌握层面是“体会”。表述标准、明晰、具体。
  一般来说,认知与技能的目标,常用“了解、体会、学习、尝试”等外显性行为动词;情感态度领域的目标,常用“感受、体验、关心、养成”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的体
  现则常用“通过、按照”等词语。方便目标掌控,也利于
  测评。
  详细解剖完一课后,我们可以再看看其他名家的经典案例,以印证这一规律,同时也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下面是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葡萄沟》一文的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相关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从“精准”上来看,“感受家乡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及字、词、句的教学都紧扣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全面”则体现在囊括字、词、句、段、篇知识的获取,感悟词语及口语训练的能力提升;涉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情感触动;“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则是过程与方法的渗透。“具体”则表现在:“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的具体行为;“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葡萄沟游览一番”是产生“感受葡萄沟美”的行为条件;“识记”词,“感悟”词语则是评定行为的标准。
  总之,“精准”让教学有了坚定的方向,“全面”让课堂教学功能强大,“具体”让目标的达成有了抓手与保障。三个维度与五个领域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让教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课堂教学有了这样完美的“灵魂”的统领,教学活动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科学而规范。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安排了《查字典》(音序查字法),这  是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字典。学会查字典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还是辅助自主阅读都有积极的意义。统编本教材在一下《语文园地一》和《语文园地二》的“字词句运用”中分别安排了有关大写字母“找一找,连一连”和“读一读,记一记”的练习,为《语文园地三》音序查字法的正式学习做了铺垫,体现了统编本教材编写的系统性。设计本课
我好久没去看我的小学老师谭笔生了。趁着放假,我回云阳去看望了她。  那是一个灿烂的早晨,我来到了谭老师家。只见谭老师躺坐在靠椅上,没有了几年前的硬朗,于是,我亲切地叫了声:  “谭老师。”  “你哪一个?”  “我——吴维山。”  “呵,维山啊,你坐,你坐!你再不来,就可能看不到我了。我现在眼睛也不行了。前不久,还到重庆去做了个肾上的手术,把肾上的一个肉瘤割了下来。”听到这儿,我赶紧坐在老师身旁,
编前语 朗读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细化了各年级的朗读要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如:  朗读课文。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  读一读,写一写。  读一读,记一记。  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  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一样的“朗读”,不一样的“要求”,老师们又
一、“和大人一起读”的实施现状  “和大人一起读”作为“园地”内容的一个小板块,容易被忽视,同时又需要家长配合,教师不知道如何实施,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一起读”,在真正实施过程中面临进退两难的问题。  二、“和大人一起读”的全新定位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编进教材,一定不是只作为“教材体”而存在的,背后一定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  1.追求“阅读兴趣的自然  养成”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
文本解读  《春夏秋冬》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围绕“四季”这个主题,图文结合,呈现四季天气现象和自然景物特点。  全文共有八个词语,八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共八个词语,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及四季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共八个短语,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八个词语,在构词上又有其内在规律。第一组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第一个字是四季的简称,第二个字是四季典型的天气
一年多来,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体验脱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语文学习重写轻读,教师过于注重文本人文性、弱化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性与实践性,命题方向不正确,复制粘贴现象严重等。特别是小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成了影响教学的最大问题。  基于此,我校语文教学团队在统一认识、寻访借鉴、试验验证的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单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想象它拥有相反的  特征。  2.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大胆的想象,创编故事。  3.创编的故事里有奇异、有趣的情节。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欣赏儿歌,点燃逆向思维  师:来,我们欣赏一首有趣的儿歌。(播放视频)  师:这首儿歌的题目是——  生:《颠倒歌》。  师:在这首儿歌里,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颠倒  现象?  生:老鼠成了森林之王。  生:公鸡
统编本一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增加了一个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这一板块纳入教材体系,用意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将阅读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提倡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如此,语文教学便形成了精读课、略读课、课外阅读延伸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一、贴切的阅读内容,伴儿童轻松悦读  选择贴切的阅读材料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它指明了学生阅读的方向,身心发展的方向。梳理
中国是文章大国,也是文章古国。如从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有文字,就有意义符号的表达。这样的表达,即使很简单,也是文章的雏形了。之后,进入封建社会科举时代,“八股文 ”的写作竟成了选才取士的重要手段,文章写作自然更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就成了千口一辞的信条。   既然写文章如此重要,但是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却一直没有独立的作文教材。一本语文课
老舍说:“历史中没有比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更有价值。”这价值,就是现实的价值。歌德说:“依靠体验,对我来说就是一切;臆想捏造不是我的事情,我始终认为,现实比我的天才更富于天才。”说的也是现实的价值。   想象的价值在哪里呢?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想象能突破时空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界。   想象有如此深远的境界,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超出想象的现实。我始终认为,这超出想象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