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嗡嘛呢叭咪吽”……每当人们走过纳木错湖畔时,总能听到这发自信徒心底的虔诚咏唱——六字真言。它浓缩着藏族人民的生存、生活和生命,透过它也仿佛听到了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时也感受到了宗教文化中的世俗和世俗人文中的宗教。
  我國当代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曹光平教授,于2003年两赴西藏采风,被美丽的风土人情所感动,创作了无伴奏三声部女声合唱《天湖·纳木错》。作品在2009年“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此次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等主办,王次炤任组委会主席。决赛评委会由来自全国各音乐院校及音乐家协会的17位专家组成,他们都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作曲家、理论家、指挥家和歌唱家。杜鸣心、杨鸿年教授分别担任评委会主席、副主席,由此可以看出本次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实际上,《天湖·纳木错》作为广东实验中学参赛曲目之一,先后在2004年德国不莱梅第三届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中获得现代音乐组金奖冠军;2008年在奥地利格拉茨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中再获金奖冠军,深受国内外专家的好评。本届评委中央音乐学院杨鸿年教授和中国音乐学院吴灵芬教授分别说出2009“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赛合唱作品中,他们最喜欢的作品:《天湖·纳木错》、《燕》和《舞动的土地》。在德国不莱梅合唱比赛中,加拿大同行认为该曲非常精彩,既有强烈的现代感,又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富有诗意。
  
  一、拱形结构与作品表现
  
  美国音乐理论家库斯特卡曾阐述20世纪部分作曲家“对各种对称结构的兴趣反映在他们使用拱形曲式上”①,并列举了德彪西、巴托克、巴伯、兴德米特等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实例,如ABCBA、ABCDCBA等作品结构形式。本曲ABCB1A1五段组成的乐曲结构,就是一个展示着对称的美学观念,透露着前后呼应逻辑关系的拱形结构。
  A(第一段:那曲高原山歌的回响)散板节奏的开场:呼喊从台后两个方位传出,这是模仿西藏那曲高原的远方的呼叫声,古朴,苍劲、略带野性,展现出那曲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特别是接下来,在三个声部合唱小二度结构背景上,三个有点反串音色的女声领唱,先后演唱藏经、山歌风格的旋律,每个乐句尽管没有特定的歌词,但在句末都是六字真言。
  在合唱为领唱的三声部对位旋律作烘托后,更是留下别样的感触。本段采用了现代三声部的处理方式,使三声部存在极强的音色反差。这种处理方式似乎有悖于传统,但却又区别了音色统一的传统而令旋律富有现代感。第一领唱(高)的音质晶莹清脆,宛如一枚银针直刺苍穹;第二领唱(中)音色圆润,犹如环绕山间的飘带;第三领唱(低)富有个性,带着不守规矩的叛逆。三个各具强烈个性色彩的声部及合唱的融合,给人除纯粹音响听觉上共振感受之外,更多的意味是文化的多元和对万物的包容,展现从远方山寨中走来人群的吟唱:质朴悠扬、抒情宽广、个性鲜活,充满魅力。此时,渐渐把乐曲推向高潮。
  B(第二段:安谧纯净的神湖仙境)乐段在柔板5/4拍中开始,整段12小节,后6小节是前6小节严格的逆行。整段所标注的力度记号只是pp,直到本段结尾,这表明合唱要在非常安静的氛围中演绎。开始第一领唱(用虚词a)在高音区演唱空泛的五声音阶,三声部合唱(用虚词a)对位旋律与领唱融合在一起,且运用了直声和轻声,塑造出念青唐古拉雪山脚下那湛蓝的天湖·纳木错的纯净、安祥、圣洁和神秘。这与A段形成力度上对比的同时,也为C段作了铺垫。
  C(第三段:遥远山寨走来的人们) 本段,自由节奏的散板式部分,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拱形结构。力度标记均分为三:前一部分是p,间部分是mp,一部分再回到p,也仿佛一个“力度拱形”结构,形成首尾呼应。自始自终在节奏卡农引领下,各声部都使用藏语“ya la so ya la ya la”这一几乎与任何词语都可以拆散组合的虚词演唱,在运用气声逐渐转至真声的力度变化中,此起彼伏,犹如村民相互间的问候和应答。三声部各分为四个小声部,变成12个声部演唱不同的音,以固定的节奏型进行变化和自由重复,来表现从远处山寨走来的人们,渐渐汇聚成朝拜的人流。继而力度在渐强中又逐步减弱,形成对比。哼鸣的进入,如欣喜的觐见者,小心翼翼地遥看面前的天湖·纳木错,勾勒出圣湖的崇拜者的心声:小声点,再小声点,世俗的吵闹不要惊扰天湖的神圣。
  B1(第四段:渐渐远去的神湖仙境) 回到宁静的再现部,仅保留原先12小节的前4小节,仅用三个声部合唱来表现,并省略了B段领唱声部。音乐的力度与前段p形成递减为pp,表现安谧的意境。这里让听者再一次感悟到语言停止的地方才是音乐的开始,只有灵动、飘逸的歌声沟通着心灵与神湖、人类与自然。神湖也随着歌声渐渐隐入地平线,但它的仙境却永远在人们脑海中定格。此段虽短,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前段力度递减的衔接、诗意的营造、音色的对比,同时作为后一段(A1)的铺垫并形成全曲结构对称的一环。
  A1(第五段:萦绕天际的那曲山歌)仍是一个不完全再现段落,回到散板的自由节奏,与作品开始形成呼应。这里三个领唱的次序由原来的1、2、3变为3、2、1,力度走向逐渐由pp到f再到ppp,虚词与力度变化相对应,由a到m再到“六字真言”,形成强烈对比。极弱的ppp力度下,吟诵六字真言,直到全曲渐渐在余音袅袅中结束。仿佛云彩下、大山旁、圣湖边,风声、涛声、脚步声、五彩经幡哗啦声、转经筒的悠扬声,还有“嗡嘛呢叭咪吽”吟诵声……渐渐隐匿,都汇聚在《湖·纳木错》波涛中,奏出最虔诚的世代交响。渐渐远去的那曲高原山歌萦绕天际,也昭示着藏民族永恒的世俗与宗教。
  与本曲ABCB1A1结构相对应的各段标题:山歌、神湖、山寨、神湖、山歌,也形成了文字标题的拱形结构,体现着音乐形式结构与表现内容的统一。
  
  二、鲜明的西藏民族风格
  
  首先,在西藏传统音乐中,羽调式、宫调式最为常见。C羽调旋律的调式调性是本曲的主要基调,在A段、B段的旋律中已清晰可见。其次,藏族民歌和藏戏音乐中最常见的羽宫、角徵的小三度音程进行②,在整个作品中充分运用。第三,西藏民歌中,常运用大二度、小三度助音颤音式进行和多种装饰音的风格表现,在A段旋律中运用最多。
  
  谱例一
  
  第四,特别强调了羽宫、角徵的小三度音程进行,大二度、小三度助音颤音等装饰音在本曲各个段落中的充分运用,凸显了作品的地域性特征,他们并与自由的散板节奏功能相结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音调悠长、音域宽广、高亢嘹亮等西藏音乐特点得到充分展现。再加以演唱技术的处理——“演唱时常用真假声交替及爆破音以增添乡土气息与草原的意境”③(见引子和结束部)等,把那曲草原地域的辽阔以及浓郁的乡土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本曲不用特定歌词,仅使用藏民族日常用语中的“亚拉索”和“嗡嘛呢叭咪吽”,展示了歌词自身的节奏韵律和旋律性特色以及西藏人文风格。代表着世俗的口语(亚拉索)和代表宗教佛经的六字真言这两个不同领域和不同含义的语言结合在一起吟唱,其音调、音响、音型、节奏、韵味等,形成独特的混响效果,令听众体味到世俗中的宗教和宗教中的世俗在现实世界中的相互交融。本曲除使用以上提到的歌词外,还有哼鸣音hum和虚词a,并结合大量半音的使用,如同年轻的、年长的藏族同胞和虔诚的转湖者,诠释着现代的西藏乡村、都市和经年历久的庙宇,使听众的思绪得到无限伸展。亚拉索、六字真言、哼鸣音hum,虚词a,就这寥寥几个简单的、世俗和宗教语言中最常用、最概括、代表的内涵也最为丰富的字母,与旋律结合后,产生了胜似千言万语的功能。它似乎包含着历史与文化、世俗与宗教、山寨与都市……体现着世俗人文与宗教文化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
  
  三、创作手法及其现代意识
  
  本曲中,在保持旋律民族风格的前提下,以和声、复调、织体、节拍、节奏、音区、音色、力度、演唱技法的多种变化,来深化其内涵特质,使藏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音乐生命力。如在本曲中,五声性音阶、全音音阶与半音进行相结合的处理、12音和声的不协和音响、对位的线条呼应、节奏卡农的交错组合、多小节逆行创作、反串音色、歌词旋律性等的运用,为西藏民族音乐增添了现代元素。
  首先,本曲C段(三部分组成)12个声部中运用12个不同的音,构成12音和声的不协和音响。如第一部分三个声部由高到低排列次序: be2c2b1#f1;g1f1e1#c1;d1 bba#g,结合力度变化的处理和不同节奏型的更替以及演唱的高、中、低三个声部的不同音色,形成特有的织体结构,获得特殊的音响效果。一般来讲,这样的处理手法不多见,因为不好表现,容易弄巧成拙。但作曲家在此处大胆运用,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其次,节奏卡农从头至尾都在C段中运用,由一个声部逐渐变成12个声部。歌词分别由“ya la suo ya la ya la”
其他文献
《听戏:京剧的声音天地》一书由我译自美国夏威夷大学亚洲戏曲部主任、戏剧舞蹈系教授伊丽莎白·魏莉莎(Elizabeth Wichmann-Walczak,1951—)的著作《Listening to Theatre: The Aural Dimension of Beijing Opera 》(1991年出版,342页)。此书系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主持出版的西方研究中国音乐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是
新一轮教学改革,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开始将教学的视角由“老师教”转向“学生学”。但当我们深入课堂时不难发现,由于有些课堂变革是学校行政命令的强制推进,老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意识,虽然课堂上学生看似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但这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老师的操纵下进行的,课堂还是存在形式主义或伪学生主体的现象。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让学生把握教学重难点的主动权。“请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我国男低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温可铮教授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为之奋斗  不息的舞台,离开了他酸甜苦辣的人生舞台,离开了他呕心沥血的教学岗位,离开了他热爱的朋友和学生。  似乎是一个梦,因为就在他倒下的前一天,我们几位老同学还在说“看样子老爷子能唱到85岁”。就在他倒下的第二天,中央电视台还在播放他的音乐会。当然,我们也明白,老师总有离开我们的一天,但是这一天来得太早了,太突然了,谁
中国近代管弦乐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一位外国音乐家的名字始终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梅百器。  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中文译名“帕器”,生于佛罗伦萨。自幼学习钢琴,10岁(1887)即考入那不勒斯音乐院。15岁(1893)时考入罗马音乐院,从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斯干巴蒂(Giovanna Sgambati,1841—1914)学习钢琴。斯干巴蒂是世界著名
作曲家杜鸣心迄今为止,已写了三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以下,想集中就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和《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写一点自己的认识。  比起以“叙事”为主的协奏曲《梁祝》或《草原小姐妹》,杜鸣心的第一、三两部钢琴协奏曲更接近于无标题音乐。因为它们都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只是为了便于听众欣赏,杜鸣心才为《第一钢琴协奏曲》冠以“春之采”名;而《第三钢琴协奏曲》乐谱上的“献给鼓浪屿”,
在今年3月第35届香港艺术节上,香港中乐团的《乐旅中国》专场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阎惠昌在演出开始前提示说:让我们在六位作曲家不同风格的音乐引领下,以听觉去神游五彩斑斓、历史悠久的神州大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的确,六部风格与技法各具特色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神奇画卷:韩兰魁的音诗《丝路断想》,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昔日令人神往的古丝绸之
美国当代作曲家梅诺蒂①与许多实验性的作曲家走着不同的道路,始终坚守着浪漫主义音乐的阵地,以“反潮流”的身份出现在现代主义的汪洋中。时至2007年,随着梅诺蒂的溘然长逝,历史又似乎到了盖棺定论、重新审视这位伟大人物的时候。毋庸置疑,仅用“传统”或“保守”等术语并不足以囊括梅诺蒂的音乐风格,因为一位作曲家之所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必定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革新性”。本文试以梅诺蒂《F大调钢琴协奏曲》(以下称《
为全面回顾和展示中国交响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成果,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以下简称“音乐季”),将于今年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正式开幕。  “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活动是以展演音乐会为主线,同时配套举办回顾展、论坛和辞书出版等三项内容。通过演出与论坛、展览与出版的有机结合,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为确
2019年暑假,对于黄冈中学高二(7)班的包琳灿来说,终生难忘,她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设计调查问卷做课题,第一次深入农村走访留守儿童,第一次访问陌生的社会人士,第一次学做数据分析……稚嫩的目光第一次以研究的视角投向身边的社会,独立探究书本之外的世界。  这个暑假,包琳灿和另外七名课题组成员,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执行了课题《黄冈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游戏成瘾问题的调查》。“心灵深受震撼,意志也得
在中国音乐学院四十年院庆为教授们出版的系列丛书中,董维松先生《对根的求索——中国传统音乐学文集》①(以下简称《文集》)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本。作者曾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是老一辈著名音乐理论家。他常年潜心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编写过二十余部(篇)教材,出版河北梆子《蝴蝶杯》、汉剧《宇宙锋》(记谱与音乐分析),合编过对中国民族音乐学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