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治疗结肠癌肺转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应用伊立替康+5-FU+CF组成的FOLFIRI方案化疗,化疗前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化疗期间重点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以减轻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应用预防性措施和精心的护理可以减轻不良反应,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伊立替康;结肠癌肺转移;化疗方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72-02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1]。结肠癌一旦发生转移,其生存率较低。伊立替康是近年研发的半合成的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有研究证实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5-FU)/左亚叶酸钙(CF)对结肠癌有显著疗效,2000年美国FDA批准此方案为大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伊立替康+5-FU+CF双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肺转移患者27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岁,均有病理学证据,均有肺转移,合并原发肿瘤局部广泛浸润、腹腔广泛转移、肝、骨、脑转移分别为7、7、15、2、1例,多发转移2例。
1.2治疗方法采用伊立替康(国产艾力)+5-FU+CF方案,给予伊立替康150-180mg/m2,第1天;CF130mg/m2,第1-3天;5-FU400mg/m2静脉滴注,2400mg/m2持续48h静脉滴注。每2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毒性不良反应。2结果
1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好转,8例稳定,8例进展,总有效率29.63%。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3护理
3.1心理护理本组均为结肠癌晚期肺转移,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多数已经接受过化疗,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耐心开导,鼓励患者和家属,讲解新方案的疗效、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和应对方法,使患者消除恐惧,稳定情绪。
3.2用药护理配置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现配现用。我科要求穿隔离衣、带口罩、双层手套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滴注时选用中心静脉通道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3.3毒性不良反应护理
3.3.1骨髓抑制护理伊立替康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本组出现白细胞减少18例,占66.67%,血小板减少11例(40.74%),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治疗后好转。出现骨髓抑制后,应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减少探视,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如牙龈出血、皮下淤血等,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避免坚硬食物,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意外碰撞。本组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症状。
3.3.2迟发性腹泻护理迟发性腹泻多发生于给药后24h,发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时间为第5天,严重腹泻可危及生命。患者一旦出现稀便,应立即按医嘱予易蒙停口服治疗。首次口服4mg,之后每2h口服2mg,末次稀便后继续服药12h。因易蒙停有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危险,给予以上治疗仍持续腹泻超过48h者,应停用易蒙停,改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2]。本组出现腹泻6例。持续时间平均10h,单用易蒙停能控制,未出现畏寒发热等不适。
3.3.3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的护理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是伊立替康特有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用药后24h内出现急性腹泻、腹痛、流泪、出汗、唾液分泌过渡、视力模糊等症状。本组发生急性胆碱能综合征7例,立即给予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后症状缓解。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患者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
3.3.4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伊立替康、5-FU均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护理上除了在化疗前、后给予雷莫司琼等止呕药物,还要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纤维少的食物,协助呕吐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使患者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本组发生恶心、呕吐10例,占37.04%,经止吐治疗后好转。4讨论
伊立替康是近十年应用于临床的新药,联合5-FU+CF双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肺转移,在客观有效率、延长生命时间等方面都有较好疗效[3]。但其毒性不良反应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本组病例中,发生白细胞减少高达66.67%,但并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反应,通过升白细胞治疗均得到缓解。晚期结肠癌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出现骨髓抑制的几率较高,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及时纠正骨髓抑制,以免出现严重的抑制反应而影响化疗,甚至危及生命。另外,伊立替康的特殊不良反应:胆碱能综合征和迟发性腹泻也是护理上需要重点观察的问题。曾有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导致死亡的案例[4],因此,我们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应严格掌握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方法。用药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配合医生做好预防措施;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监测患者,及时发现毒性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组病例发生胆碱能综合征和腹泻的比率分别为25.92%,22.22%,症状较轻,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均可缓解。我们认为,做好预防措施,严密观测病情,精心护理,可以减少或减轻毒性不良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參考文献
[1]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84-400.
[2]陈爱云.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7,31(7):549-550.
[3]温润龙,李英儒,赖东明,等.伊立替康治疗27例结肠癌肺转移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6):522-525.
[4]李健,黄勇,周永红.伊立替康治疗24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
【关键词】伊立替康;结肠癌肺转移;化疗方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72-02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1]。结肠癌一旦发生转移,其生存率较低。伊立替康是近年研发的半合成的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有研究证实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5-FU)/左亚叶酸钙(CF)对结肠癌有显著疗效,2000年美国FDA批准此方案为大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伊立替康+5-FU+CF双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肺转移患者27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岁,均有病理学证据,均有肺转移,合并原发肿瘤局部广泛浸润、腹腔广泛转移、肝、骨、脑转移分别为7、7、15、2、1例,多发转移2例。
1.2治疗方法采用伊立替康(国产艾力)+5-FU+CF方案,给予伊立替康150-180mg/m2,第1天;CF130mg/m2,第1-3天;5-FU400mg/m2静脉滴注,2400mg/m2持续48h静脉滴注。每2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毒性不良反应。2结果
1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好转,8例稳定,8例进展,总有效率29.63%。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3护理
3.1心理护理本组均为结肠癌晚期肺转移,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多数已经接受过化疗,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耐心开导,鼓励患者和家属,讲解新方案的疗效、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和应对方法,使患者消除恐惧,稳定情绪。
3.2用药护理配置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现配现用。我科要求穿隔离衣、带口罩、双层手套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滴注时选用中心静脉通道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3.3毒性不良反应护理
3.3.1骨髓抑制护理伊立替康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本组出现白细胞减少18例,占66.67%,血小板减少11例(40.74%),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治疗后好转。出现骨髓抑制后,应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减少探视,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如牙龈出血、皮下淤血等,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避免坚硬食物,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意外碰撞。本组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症状。
3.3.2迟发性腹泻护理迟发性腹泻多发生于给药后24h,发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时间为第5天,严重腹泻可危及生命。患者一旦出现稀便,应立即按医嘱予易蒙停口服治疗。首次口服4mg,之后每2h口服2mg,末次稀便后继续服药12h。因易蒙停有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危险,给予以上治疗仍持续腹泻超过48h者,应停用易蒙停,改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2]。本组出现腹泻6例。持续时间平均10h,单用易蒙停能控制,未出现畏寒发热等不适。
3.3.3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的护理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是伊立替康特有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用药后24h内出现急性腹泻、腹痛、流泪、出汗、唾液分泌过渡、视力模糊等症状。本组发生急性胆碱能综合征7例,立即给予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后症状缓解。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患者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
3.3.4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伊立替康、5-FU均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护理上除了在化疗前、后给予雷莫司琼等止呕药物,还要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纤维少的食物,协助呕吐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使患者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本组发生恶心、呕吐10例,占37.04%,经止吐治疗后好转。4讨论
伊立替康是近十年应用于临床的新药,联合5-FU+CF双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肺转移,在客观有效率、延长生命时间等方面都有较好疗效[3]。但其毒性不良反应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本组病例中,发生白细胞减少高达66.67%,但并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反应,通过升白细胞治疗均得到缓解。晚期结肠癌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出现骨髓抑制的几率较高,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及时纠正骨髓抑制,以免出现严重的抑制反应而影响化疗,甚至危及生命。另外,伊立替康的特殊不良反应:胆碱能综合征和迟发性腹泻也是护理上需要重点观察的问题。曾有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导致死亡的案例[4],因此,我们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应严格掌握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方法。用药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配合医生做好预防措施;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监测患者,及时发现毒性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组病例发生胆碱能综合征和腹泻的比率分别为25.92%,22.22%,症状较轻,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均可缓解。我们认为,做好预防措施,严密观测病情,精心护理,可以减少或减轻毒性不良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參考文献
[1]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84-400.
[2]陈爱云.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7,31(7):549-550.
[3]温润龙,李英儒,赖东明,等.伊立替康治疗27例结肠癌肺转移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6):522-525.
[4]李健,黄勇,周永红.伊立替康治疗24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