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简称“中考”)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评价方式,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是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载体,更是引导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风向标”。通过整理与分析2014-2015年不同省市的中考试题,笔者发现最为夺目的当属“地域特色与语文课程的结合”,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教育评价理念的转变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这些细微的变化渗透着评价理念、教学理念与学习观念的转变,那么对这些细微之处的描绘与考量便成为语文教育评价研讨的重要议题。
一、教育评价理念的转变:从筛选价值到学习价值
教育评价作为课程与教学的连接点,能够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表现水平与学业能力发展程度,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恰切、高效,这是教育评价必须回答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教育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具有筛选与评价的功能,它还能够对上述两个过程产生一定的回波效应,即教育评价能够引导,甚至决定着学习与教学过程。
通过对2015年不同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的搜集与整理,我发现不同省市的中考试卷在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即中考命题兼顾中考语文试卷的筛选功能与过程性学习价值,无论是在试题命制的严谨性方面,还是在试题材料的丰富度与多样化方面,凸显教育评价对学习理念与方式的有效引导。
在测试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命题者兼顾材料的评价价值与学习价值。首先,测试材料自身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具有测试价值,更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例如,2015年湖北宜昌卷的阅读材料:余光中《茱萸之谜》、贾平凹《明月清泉自在怀》,这些语言文字材料自身蕴含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能够拓宽自身的阅读视野。
其次,试题设问的方式亦为学习方法的指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一种学习方法。例如,2015年四川巴中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命题者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与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材料结合,从对比阅读的角度来设置试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核心观点、重要信息的提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生活常识与古诗文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学生古诗文的学习视角。
二、阅读视角的华丽转型:强化读者与作者意识的交融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将聚焦点设定于“阅读”领域,无论是增加名著阅读试题的数量,还是命制以“阅读专题活动”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甚至增加阅读试题的数量,扩大阅读领域的分值。总之,“阅读”之于语文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得到了再一次确认。阅读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精神高度与思维品质,正因如此,“阅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内容领域。
阅读文本的目的是有效地提取文章的核心观点,并理解作者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品味鉴赏语言的魅力,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阅读的过程更是读者、作者、文本与世界四者的有效融合。而在以往的阅读试题中,所有试题设题的关注点明确指向“作者”,并且所有的问题根源于文章所呈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效提取文章信息并非易事,特别是主题与文风细腻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表层信息的推断较为容易。从文章学与写作学的角度,深入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创作初衷,这是否有悖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的逻辑,是否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倾向代表着一种阅读教学观念,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学习观念就造成学生阅读的思维定式。
根据近几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我发现文学类阅读试题一改单纯追求作者意识的阅读理念,呈现出强化读者意识与作者意识融合的特点。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命题者希望能够在设题中为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提供一定的空间。学习者需要基于文本与作者,并超越文本的束缚,激发自身因阅读而产生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阅读过程中自我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其表达出来,这才是完整、健全的阅读理解过程。
三、表达目的与方式的多样:兼顾实用性与个性化
写作,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领域,它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生命体验的抒写。中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写作任务相对模糊、笼统,学生需要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写作方式更接近文学化的表达,更倾向于让学生围绕主题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缺乏明确而独特的阅读对象。
通过整理2014、2015年部分省市的试卷,我发现命题者开始关注“微写作”。这类试题题干篇幅短小,分值均在10分左右;从测试内容、测试形式、测试材料方面来看,这是大作文之外的探索与补充。在2015年中考中,有6个省市命制了“微写作”试题。微写作的题型学生似乎并不陌生,可能类似的试题也会在综合性学习部分、语言运用部分出现,但是我们看出命题者已经将其慢慢归类为“写作”领域。这种试题位置的调整似乎意味着测试理念与测试内容的转移。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个有趣味、有创意、有个性的过程,学生需要将抽象而细腻的情感转化为文字,因此表达情感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但是,我们更需要领悟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学会如何根据生活需求规范地表达与呈现。颇具文学色彩的文字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但切勿将其视作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的是学生文从字顺规范的表达,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大话套话。
一、教育评价理念的转变:从筛选价值到学习价值
教育评价作为课程与教学的连接点,能够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表现水平与学业能力发展程度,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恰切、高效,这是教育评价必须回答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教育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具有筛选与评价的功能,它还能够对上述两个过程产生一定的回波效应,即教育评价能够引导,甚至决定着学习与教学过程。
通过对2015年不同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的搜集与整理,我发现不同省市的中考试卷在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即中考命题兼顾中考语文试卷的筛选功能与过程性学习价值,无论是在试题命制的严谨性方面,还是在试题材料的丰富度与多样化方面,凸显教育评价对学习理念与方式的有效引导。
在测试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命题者兼顾材料的评价价值与学习价值。首先,测试材料自身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仅具有测试价值,更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例如,2015年湖北宜昌卷的阅读材料:余光中《茱萸之谜》、贾平凹《明月清泉自在怀》,这些语言文字材料自身蕴含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能够拓宽自身的阅读视野。
其次,试题设问的方式亦为学习方法的指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一种学习方法。例如,2015年四川巴中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命题者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与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材料结合,从对比阅读的角度来设置试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核心观点、重要信息的提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生活常识与古诗文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学生古诗文的学习视角。
二、阅读视角的华丽转型:强化读者与作者意识的交融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将聚焦点设定于“阅读”领域,无论是增加名著阅读试题的数量,还是命制以“阅读专题活动”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甚至增加阅读试题的数量,扩大阅读领域的分值。总之,“阅读”之于语文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得到了再一次确认。阅读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精神高度与思维品质,正因如此,“阅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内容领域。
阅读文本的目的是有效地提取文章的核心观点,并理解作者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品味鉴赏语言的魅力,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阅读的过程更是读者、作者、文本与世界四者的有效融合。而在以往的阅读试题中,所有试题设题的关注点明确指向“作者”,并且所有的问题根源于文章所呈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效提取文章信息并非易事,特别是主题与文风细腻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表层信息的推断较为容易。从文章学与写作学的角度,深入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创作初衷,这是否有悖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的逻辑,是否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倾向代表着一种阅读教学观念,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学习观念就造成学生阅读的思维定式。
根据近几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我发现文学类阅读试题一改单纯追求作者意识的阅读理念,呈现出强化读者意识与作者意识融合的特点。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命题者希望能够在设题中为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提供一定的空间。学习者需要基于文本与作者,并超越文本的束缚,激发自身因阅读而产生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阅读过程中自我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其表达出来,这才是完整、健全的阅读理解过程。
三、表达目的与方式的多样:兼顾实用性与个性化
写作,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领域,它是对生活的记录,更是对生命体验的抒写。中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写作任务相对模糊、笼统,学生需要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写作方式更接近文学化的表达,更倾向于让学生围绕主题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缺乏明确而独特的阅读对象。
通过整理2014、2015年部分省市的试卷,我发现命题者开始关注“微写作”。这类试题题干篇幅短小,分值均在10分左右;从测试内容、测试形式、测试材料方面来看,这是大作文之外的探索与补充。在2015年中考中,有6个省市命制了“微写作”试题。微写作的题型学生似乎并不陌生,可能类似的试题也会在综合性学习部分、语言运用部分出现,但是我们看出命题者已经将其慢慢归类为“写作”领域。这种试题位置的调整似乎意味着测试理念与测试内容的转移。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个有趣味、有创意、有个性的过程,学生需要将抽象而细腻的情感转化为文字,因此表达情感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但是,我们更需要领悟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学会如何根据生活需求规范地表达与呈现。颇具文学色彩的文字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但切勿将其视作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的是学生文从字顺规范的表达,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大话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