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担任日本东京森美术馆馆长的南条史生的主要工作是策划和都市计划有关的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他偶然到横滨美术馆看到我的个展“永远的空”,之后让助理找到了我的作品资料。后来我才知道,他在为横滨的上大冈地区策划一项公共艺术计划寻找艺术家。于是,我有幸开始了一项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关的新工作—公共艺术。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分别在东京、横滨、福冈和奇玉等城市,制作了多件大型作品。下面要说的就是我初次参与上大冈公共艺术计划的经历和项目本身的介绍。
地理环境
上大冈处于横滨副都心的位置,对它周围地区进行再开发计划之初,就导入了公共艺术计划。是继东京立川和新宿i-LAND两项实验性很强的公共艺术计划之后,又一次大型公共艺术试验。
上大冈站本身是电车、公共汽车和地下铁等交通枢纽,是横滨市内客流量居多的车站之一,目前在与车站连络的商业空间、公共楼和银行等十几处公共空间设有公共艺术作品。这项公共艺术计划主要是由横滨市都市计划局开发部、上大冈站周围地区再开发事务所和南条史生事务所共同策划的。
主题“过道”
上大冈站位于江户(现称东京)和古都镰仓的重要街道上,也是现在东京、横滨通向镰仓和湘南方面的重要干线,考虑到古往今来一系列具有戏剧性的场景,作为这项计划策划人的南条史生为其选了一个主题—“过道”,它来自十七世纪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名句:“日月者百代之过客也”,以此和街道这一丰富生活的交织物以及人生之无常相辉映。可见,即使是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艺术家人选
考虑到横滨原来扮演着日本开国桥头堡的角色,和它率先与国外频繁交流这些历史因素,以及目前横滨市和它所属的神奈川县内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日本文化学者和艺术家,所以在艺术家人选方面,除了注重日本艺术家之外,还特别推选了亚洲其他国家,如中国、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艺术家。除此之外,作品的风格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极限艺术、概念艺术和新波普风格艺术等。
一些带有建筑功能性的作品起着地标的角色,但它并不是附属建筑,而是以独立的形态出现,即能使用又能观赏,使作品自身有一种幽默的形态。而策划者南条先生认为,挑选那些正位于上升期的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这种大型作品的发表无疑对艺术家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为公共艺术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和用半永久的性质,以及接触这些作品的人,显然大大超过了一般在特定室内空间中展示的艺术品,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
挑选什么样的作品比设置在什么地方要难的多。比如,策划人南条先生为了说服当地的官员接受他们所推荐的艺术家和作品,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南条先生的做法向来是推举现代艺术。十七年前,还不像现在这么有名的艺术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的作品,都属于对方很难接受的,主要是把那些卡通画一样的作品,制作成长期摆放的公共艺术品,使他们觉得困惑。现在看来,这些作品已经是横滨市的宝贝了,想起当初这段经历,大家都很感慨。
推行民主方式
上大冈公共艺术计划虽然是由横滨市政府倡议,但主要是与当地居民和团体在共同协商的形式下,以民主的方式推进,这项计划才最终完成。所谓民主方式,是指在公共艺术计划实施的同时,既要照顾当地的历史和风俗,又要把这些风土自然地揉进艺术作品中去,这种作法在日本尚属首次。由于日本新闻媒体的报道与宣传,引起了各种反响,这些公共艺术大都设置在警察派出所、银行、商业设施、地铁电梯和大楼排气口等地方。
有些作品是与当地的小学生们交流完成的,还有一些是团体捐款制作的。这些交流的方式,让当地居民更多地了解了公共艺术与生活、环境和每个人自身的关系。但是在具体推进这项计划时,还是遇到不少预想不到的事情,如:艺术策划人的想法和艺术家作品的概念如何得到当地团体最大限度的理解和认同。完成这项公共艺术计划,会开了上百次,工作之艰难非当事者无法体会。
关于《星光》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项计划,并制作了《星光》作品,这是首次把一个小模型一步跨到高达13米的立体作品的经历。我的作品构思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生活基本周期,既子午交替无限循环往复,所以我选择白天从外观看为白色,晚上由里边打灯,透过无数的小孔散发着星光。其实分配给作品设置物体的是一座由地下上到地面两层楼高的电梯,外边只有30公分可以利用,相对其它地点来说,难度很大。我先是确立了基本现状,也就是没有可以改变作品的载体的基本型。由于我的作品风格是极少主义,所以我把它视为一个竖着的长方体。
我只是让这个塔状的物体在晚间发光,当夜幕降临之后,人们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地标或星光之塔,而黄光给人以幸福和浮游之感,在结构上,它又像是灯笼形状的变形和扩大。
由于我使用了灯光,所以在未落成之前,不只是我对策划方面有些担心,怕点亮灯光之后,达不到预想的明度,然而在点灯之后,效果非常理想。
这次公共艺术制作,有两点体会较深:首先是作者和策划人双方,对现代建筑和艺术潮流颇为了解,易于勾通(因为我的作品在所有作品中是最靠建筑型公共艺术);二是策划人尊重艺术家的创意,如果改动和涉及作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都会立即与作者联系,所以得以使作品不走样地达到作者预想的最终效果。现在想来,《星光》的构思也比较符合策划主题“过道”,既“日月者百代之过客”,因为,我当初的构思,其实就是分析了人每天的基本生活形态,那就是昼和夜不断地交替。
地理环境
上大冈处于横滨副都心的位置,对它周围地区进行再开发计划之初,就导入了公共艺术计划。是继东京立川和新宿i-LAND两项实验性很强的公共艺术计划之后,又一次大型公共艺术试验。
上大冈站本身是电车、公共汽车和地下铁等交通枢纽,是横滨市内客流量居多的车站之一,目前在与车站连络的商业空间、公共楼和银行等十几处公共空间设有公共艺术作品。这项公共艺术计划主要是由横滨市都市计划局开发部、上大冈站周围地区再开发事务所和南条史生事务所共同策划的。
主题“过道”
上大冈站位于江户(现称东京)和古都镰仓的重要街道上,也是现在东京、横滨通向镰仓和湘南方面的重要干线,考虑到古往今来一系列具有戏剧性的场景,作为这项计划策划人的南条史生为其选了一个主题—“过道”,它来自十七世纪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名句:“日月者百代之过客也”,以此和街道这一丰富生活的交织物以及人生之无常相辉映。可见,即使是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艺术家人选
考虑到横滨原来扮演着日本开国桥头堡的角色,和它率先与国外频繁交流这些历史因素,以及目前横滨市和它所属的神奈川县内居住着大量的外国人、日本文化学者和艺术家,所以在艺术家人选方面,除了注重日本艺术家之外,还特别推选了亚洲其他国家,如中国、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艺术家。除此之外,作品的风格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极限艺术、概念艺术和新波普风格艺术等。
一些带有建筑功能性的作品起着地标的角色,但它并不是附属建筑,而是以独立的形态出现,即能使用又能观赏,使作品自身有一种幽默的形态。而策划者南条先生认为,挑选那些正位于上升期的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这种大型作品的发表无疑对艺术家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为公共艺术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和用半永久的性质,以及接触这些作品的人,显然大大超过了一般在特定室内空间中展示的艺术品,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
挑选什么样的作品比设置在什么地方要难的多。比如,策划人南条先生为了说服当地的官员接受他们所推荐的艺术家和作品,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南条先生的做法向来是推举现代艺术。十七年前,还不像现在这么有名的艺术家村上隆和奈良美智的作品,都属于对方很难接受的,主要是把那些卡通画一样的作品,制作成长期摆放的公共艺术品,使他们觉得困惑。现在看来,这些作品已经是横滨市的宝贝了,想起当初这段经历,大家都很感慨。
推行民主方式
上大冈公共艺术计划虽然是由横滨市政府倡议,但主要是与当地居民和团体在共同协商的形式下,以民主的方式推进,这项计划才最终完成。所谓民主方式,是指在公共艺术计划实施的同时,既要照顾当地的历史和风俗,又要把这些风土自然地揉进艺术作品中去,这种作法在日本尚属首次。由于日本新闻媒体的报道与宣传,引起了各种反响,这些公共艺术大都设置在警察派出所、银行、商业设施、地铁电梯和大楼排气口等地方。
有些作品是与当地的小学生们交流完成的,还有一些是团体捐款制作的。这些交流的方式,让当地居民更多地了解了公共艺术与生活、环境和每个人自身的关系。但是在具体推进这项计划时,还是遇到不少预想不到的事情,如:艺术策划人的想法和艺术家作品的概念如何得到当地团体最大限度的理解和认同。完成这项公共艺术计划,会开了上百次,工作之艰难非当事者无法体会。
关于《星光》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项计划,并制作了《星光》作品,这是首次把一个小模型一步跨到高达13米的立体作品的经历。我的作品构思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生活基本周期,既子午交替无限循环往复,所以我选择白天从外观看为白色,晚上由里边打灯,透过无数的小孔散发着星光。其实分配给作品设置物体的是一座由地下上到地面两层楼高的电梯,外边只有30公分可以利用,相对其它地点来说,难度很大。我先是确立了基本现状,也就是没有可以改变作品的载体的基本型。由于我的作品风格是极少主义,所以我把它视为一个竖着的长方体。
我只是让这个塔状的物体在晚间发光,当夜幕降临之后,人们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地标或星光之塔,而黄光给人以幸福和浮游之感,在结构上,它又像是灯笼形状的变形和扩大。
由于我使用了灯光,所以在未落成之前,不只是我对策划方面有些担心,怕点亮灯光之后,达不到预想的明度,然而在点灯之后,效果非常理想。
这次公共艺术制作,有两点体会较深:首先是作者和策划人双方,对现代建筑和艺术潮流颇为了解,易于勾通(因为我的作品在所有作品中是最靠建筑型公共艺术);二是策划人尊重艺术家的创意,如果改动和涉及作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都会立即与作者联系,所以得以使作品不走样地达到作者预想的最终效果。现在想来,《星光》的构思也比较符合策划主题“过道”,既“日月者百代之过客”,因为,我当初的构思,其实就是分析了人每天的基本生活形态,那就是昼和夜不断地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