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步入新时代,子女能够成人成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项重要期望。面对新时代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沉迷网络、二孩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我们通过实施家校“共责、共管、共育”的合作共赢的“家校文化”策略,创新当代家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家庭教育;问题;策略
一、前言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步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单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沉迷网络、二孩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显得尤为严峻。造成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在孩子成长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在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同时,应当将家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吸收我国家庭教育优良传统,不断推进当代家庭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造就一代又一代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
1.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绝大部分农村的家长洗脚上田,进入了城镇生活和工作。面对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难免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看法。其一,部分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寄托于学校和教师身上。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子女的教育全推到了学校和教师身上,例如,有些家长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回到家里孩子已睡了,每天总是以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孩子为由,希望学校和教师多些教育孩子;其二,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淡薄,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家长的陪伴,而很多家长却忽视了。有些家长甚至把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当成了投入,平时把孩子送到托管、星期天送去培训机构。一个星期下来,孩子没几个小时是与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更谈不上爱与教育。
2.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沉迷网络
新时代下,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打破了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也打破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规律。为了完成线上学习的任务,每个家庭安装了互联网学习终端,让学生进行线上学习,但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很多学生借线上学习之机,利用互联网终端玩游戏,沉迷网络,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慢慢形成了沉迷网络的坏习惯。
3.二孩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孩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出现家长宠小放大的现象,长时间特殊地关注和照顾二孩,导致大孩对弟弟或者妹妹充满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个时候,他们极容易产生嫉妒、不满、失落或心理不健康的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家校共责,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教育职责。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培养人的过程。为此,针对家庭教育突出的问题,家校要明确职责,分清家校与学校或教师的责任,不应把教师的责任转为家长的责任,也不应把家长的责任转为教师责任。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反之,学校教育也不能代替家庭的教育。这是一个家校共同承担而完成的一个系统过程。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阐释责任伦理的时候,提到了事前责任与事后责任。事前责任是一种可预知的责任,意味着行动者在行动没开始的时候就清楚自己的责任担当了。可见,责任是可以预知的。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淡薄,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就是学校和教师了。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30%以上的家长对教育责任主体认识不清,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转交给学校和教师。如上文所提及的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体现了家长对教育认识的不足。这是家长对于责任的推卸。作为学校或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转变家长教育观。我们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咨询活动,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
2.家校共管,提高育人意识
家校共管就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管理。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新时代下,家校共管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学生培养的需要。家校共管要明确孩子在家庭里家长要做好监管工作。学校要相应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委会。每个班级评选出高素质的家长,让这些家长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以及参与学校的活动,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氛围等情况,实现家校共管,共同教育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在新时代下,实施家校共管是家校培养孩子过程而实施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我们要倡导家庭与学校统一思想,共同协作管理。如,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是大部分家长感到困惑的事情,管得太严,担心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管,又担心孩子无心学习。为此,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家委会、班级家长会、家庭教育论坛等,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文字班规,并通过家委会向全体家长发布,让全体家长及学生清楚学生使用网络终端的要求。这样避免了学校与某个家庭制定的要求不一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有家长和学校双管齐下,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于二孩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引领家长更新育人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家庭和学校都应该致力于孩子教育的研究,关爱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中做到一视同仁,杜绝宠小放大,造成大孩缺爱局面。同时,学校指导家长要多引导大孩爱护小孩,多创造大、小孩的温馨场面,建立和谐家庭,消除不良心理。
3.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
家校共育是在家校共责、共管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协作育人的方式。实施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在育人目标等方面统一思想认识,相互之间履行好职责,共同管理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这说明家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相成的。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关键在“共”,宗旨在“育”。家校共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
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首先,是增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意识,转变育人观。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培养。家长的出发点错了,造成了学生自残、自杀及心理障碍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所以,家校共育,就是共同为孩子的人生打下亮丽的底色,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共同为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我们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开展家长志愿服务、进课堂、亲子阅读等,通过多种形式,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习情况,又能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提出宝贵意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家校教育既有“教”也有“育”,面对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突出的问题,我们通过构建家校“共责、共管、共育”的“家校文化”体系,破解新时代家庭教育突出问题,建立家校全方位合作的教育共同体,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实现家校共赢。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突出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批准号:2020YQJK26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德祥.家校合作:现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学周刊,2013(1).
[2]陈建翔.新家庭教育论纲:从问题反思到概念变迁[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4) :5-11.
[3]孙俊三,邓身先.家庭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新时代;家庭教育;问题;策略
一、前言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步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单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沉迷网络、二孩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显得尤为严峻。造成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在孩子成长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起点。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在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同时,应当将家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吸收我国家庭教育优良传统,不断推进当代家庭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造就一代又一代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
1.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绝大部分农村的家长洗脚上田,进入了城镇生活和工作。面对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难免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看法。其一,部分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寄托于学校和教师身上。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子女的教育全推到了学校和教师身上,例如,有些家长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加班,回到家里孩子已睡了,每天总是以工作繁忙,无法照顾孩子为由,希望学校和教师多些教育孩子;其二,家长对家庭教育观念淡薄,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家长的陪伴,而很多家长却忽视了。有些家长甚至把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当成了投入,平时把孩子送到托管、星期天送去培训机构。一个星期下来,孩子没几个小时是与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更谈不上爱与教育。
2.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沉迷网络
新时代下,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打破了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也打破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规律。为了完成线上学习的任务,每个家庭安装了互联网学习终端,让学生进行线上学习,但由于家长监管不到位,造成了很多学生借线上学习之机,利用互联网终端玩游戏,沉迷网络,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慢慢形成了沉迷网络的坏习惯。
3.二孩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孩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出现家长宠小放大的现象,长时间特殊地关注和照顾二孩,导致大孩对弟弟或者妹妹充满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个时候,他们极容易产生嫉妒、不满、失落或心理不健康的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家庭的和睦和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家校共责,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教育职责。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培养人的过程。为此,针对家庭教育突出的问题,家校要明确职责,分清家校与学校或教师的责任,不应把教师的责任转为家长的责任,也不应把家长的责任转为教师责任。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不能代替学校教育,反之,学校教育也不能代替家庭的教育。这是一个家校共同承担而完成的一个系统过程。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阐释责任伦理的时候,提到了事前责任与事后责任。事前责任是一种可预知的责任,意味着行动者在行动没开始的时候就清楚自己的责任担当了。可见,责任是可以预知的。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淡薄,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就是学校和教师了。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30%以上的家长对教育责任主体认识不清,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转交给学校和教师。如上文所提及的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体现了家长对教育认识的不足。这是家长对于责任的推卸。作为学校或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转变家长教育观。我们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咨询活动,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
2.家校共管,提高育人意识
家校共管就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管理。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新时代下,家校共管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学生培养的需要。家校共管要明确孩子在家庭里家长要做好监管工作。学校要相应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委会。每个班级评选出高素质的家长,让这些家长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以及参与学校的活动,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氛围等情况,实现家校共管,共同教育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在新时代下,实施家校共管是家校培养孩子过程而实施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我们要倡导家庭与学校统一思想,共同协作管理。如,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是大部分家长感到困惑的事情,管得太严,担心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管,又担心孩子无心学习。为此,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家委会、班级家长会、家庭教育论坛等,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文字班规,并通过家委会向全体家长发布,让全体家长及学生清楚学生使用网络终端的要求。这样避免了学校与某个家庭制定的要求不一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有家长和学校双管齐下,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于二孩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引领家长更新育人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家庭和学校都应该致力于孩子教育的研究,关爱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中做到一视同仁,杜绝宠小放大,造成大孩缺爱局面。同时,学校指导家长要多引导大孩爱护小孩,多创造大、小孩的温馨场面,建立和谐家庭,消除不良心理。
3.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
家校共育是在家校共责、共管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协作育人的方式。实施家校共育,需要双方在育人目标等方面统一思想认识,相互之间履行好职责,共同管理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这说明家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相成的。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关键在“共”,宗旨在“育”。家校共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
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首先,是增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意识,转变育人观。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培养。家长的出发点错了,造成了学生自残、自杀及心理障碍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所以,家校共育,就是共同为孩子的人生打下亮丽的底色,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共同为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我们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开展家长志愿服务、进课堂、亲子阅读等,通过多种形式,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习情况,又能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提出宝贵意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家校教育既有“教”也有“育”,面对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突出的问题,我们通过构建家校“共责、共管、共育”的“家校文化”体系,破解新时代家庭教育突出问题,建立家校全方位合作的教育共同体,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实现家校共赢。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突出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批准号:2020YQJK26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德祥.家校合作:现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学周刊,2013(1).
[2]陈建翔.新家庭教育论纲:从问题反思到概念变迁[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4) :5-11.
[3]孙俊三,邓身先.家庭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