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诗词中,“空自”是比较高频出现的词。例如:“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空自”一词在这些诗歌中表意丰富,使得诗歌的意思更加空灵含混,已经更加优美。通过探讨分析“空自”一词的用法和含义,可以是我们对诗歌有更好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
一:关于“空”和“自”
“空”和“自”是我们常用的两个字。“空”最常用的意思是“空虚、天空、广大、徒然”等。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一诗中“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的“空”就是“天空”之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空”是“空虚”之意,也指超乎色相现实的佛家境界。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空”是“徒然”之意,坐在在此秋夜登舟遥望明月,徒然思慕东晋谢尚这样的任务,却无人引荐赏识自己。
“自”最常用的意思是“自己、自然”等。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中“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就是“自己”之意。而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句中,“自”就是“自然”的意思。
这样两个最常用的字,放在一起用,又会产生什么神奇的艺术魅力呢?
二:“空自”合用的不同意义
(一)“空自”合用,偏向“自”义,指“自己”
王维《终南别业》“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意思是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李白《独不见》“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写身居闺中的女子,见到丈夫出征那年所种的和她齐眉的桃树,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类似用法的诗歌还很多,这些诗歌中的“空自”,主要是由“自”表意,或表达出自己无法与人言说的快乐,或表达无人理解的孤苦。
(二)“空自”合用,指“自己徒然、白白地”
“塞上長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陆游自己徒然地以塞上长城自许,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但是朝廷软弱,奸臣当道,自己只有年华空老,衰鬓斑斑。自己的无限悲愤用“空自”举重若轻地表现出。沈佺期《春闺》写丈夫出征远戍,两地相思,妻子独居深闺,见到“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如此美景,却无人相伴共度,只能发出“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的感叹。自己徒然感觉到年华流逝,忧伤难以自已。“空自”二字,写出了闺中少妇的无奈、悲凉。张循之《巫山》一诗中,写到“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时光流逝,不可挽留,而自己却无知己,无人理解与赏识,自己只有徒然悲咽,那种无奈悲伤,更是上升到一种绝望。
这种用法的“空自”,常常表现人生中的理想、追求与努力,因自己不可控制、无法改变的原因,导致不能实现,或者无人赏识,从而表现出来的悲情是深广、厚重、浓郁的。
(三)“空自”合用,指“空阔、空灵而自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这首诗,笔者认为可以媲美千古奇文《滕王阁序》,而此诗的点睛之笔就是“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两句写滕王阁的位置以及宴会的盛况。中间四句用想象之笔,先写滕王阁早晚缭绕着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突出其高峻;接下来两句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最后两句;这两句写时光流逝,自然永恒,物是人非,只有栏杆外的长江,在空阔的天地间,自然永恒地奔流,“空自”二字,从空间的阔大和时间的永恒两个维度,动静结合,收束全诗,感慨深邃,气度高远,境界宏大。
当文学史上的名人们,不约而同地用如椽巨笔,蘸墨书写“空自”一词,就可见这个词表现力之强。李白《送别》一诗中写道:“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友人离去,诗人仍然站在江边目送,直到看不到帆船为止,这时已到日暮时分,只有浩浩荡荡的长江,在空阔的天地之间,永恒地流逝。“空自”一词,可让人想见,此时广阔的天地间,只有诗人一个人,其愁情,其孤寂,溢于言表,充斥于天地之间。此诗结尾,和《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样,都以景结情,意境也颇为相似。只是《送别》写于失意的晚年,满篇愁情。而《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作者早年作品,在三月的烟花中,虽有离别的惆怅却不忧愁。
此外,中唐名家刘长卿《从军行其五》中,写戍卒思乡登楼,听闻北风中的羌笛之声,“回首不无意,滹河空自流”,引颈遥望故乡,只看到寒冷的滹沱河,在空旷的边塞流向远方。又是通过“空自”一词,表现出充塞与天地间的边愁!
这个含义的“空自”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以景结情,但是在又在景中融入无边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使得诗歌境界阔大,感情充沛,意蕴无穷。
以上就是诗词中“空自”一词比较常用的意义,这个词高频出现,而且有丰富的含义,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希望学生朋友,在日后阅读诗词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咀嚼词义,精准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一:关于“空”和“自”
“空”和“自”是我们常用的两个字。“空”最常用的意思是“空虚、天空、广大、徒然”等。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一诗中“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的“空”就是“天空”之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空”是“空虚”之意,也指超乎色相现实的佛家境界。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空”是“徒然”之意,坐在在此秋夜登舟遥望明月,徒然思慕东晋谢尚这样的任务,却无人引荐赏识自己。
“自”最常用的意思是“自己、自然”等。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中“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就是“自己”之意。而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句中,“自”就是“自然”的意思。
这样两个最常用的字,放在一起用,又会产生什么神奇的艺术魅力呢?
二:“空自”合用的不同意义
(一)“空自”合用,偏向“自”义,指“自己”
王维《终南别业》“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的意思是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李白《独不见》“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写身居闺中的女子,见到丈夫出征那年所种的和她齐眉的桃树,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类似用法的诗歌还很多,这些诗歌中的“空自”,主要是由“自”表意,或表达出自己无法与人言说的快乐,或表达无人理解的孤苦。
(二)“空自”合用,指“自己徒然、白白地”
“塞上長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陆游自己徒然地以塞上长城自许,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收复失地,但是朝廷软弱,奸臣当道,自己只有年华空老,衰鬓斑斑。自己的无限悲愤用“空自”举重若轻地表现出。沈佺期《春闺》写丈夫出征远戍,两地相思,妻子独居深闺,见到“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如此美景,却无人相伴共度,只能发出“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的感叹。自己徒然感觉到年华流逝,忧伤难以自已。“空自”二字,写出了闺中少妇的无奈、悲凉。张循之《巫山》一诗中,写到“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时光流逝,不可挽留,而自己却无知己,无人理解与赏识,自己只有徒然悲咽,那种无奈悲伤,更是上升到一种绝望。
这种用法的“空自”,常常表现人生中的理想、追求与努力,因自己不可控制、无法改变的原因,导致不能实现,或者无人赏识,从而表现出来的悲情是深广、厚重、浓郁的。
(三)“空自”合用,指“空阔、空灵而自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这首诗,笔者认为可以媲美千古奇文《滕王阁序》,而此诗的点睛之笔就是“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鸾罢歌舞”两句写滕王阁的位置以及宴会的盛况。中间四句用想象之笔,先写滕王阁早晚缭绕着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突出其高峻;接下来两句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最后两句;这两句写时光流逝,自然永恒,物是人非,只有栏杆外的长江,在空阔的天地间,自然永恒地奔流,“空自”二字,从空间的阔大和时间的永恒两个维度,动静结合,收束全诗,感慨深邃,气度高远,境界宏大。
当文学史上的名人们,不约而同地用如椽巨笔,蘸墨书写“空自”一词,就可见这个词表现力之强。李白《送别》一诗中写道:“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友人离去,诗人仍然站在江边目送,直到看不到帆船为止,这时已到日暮时分,只有浩浩荡荡的长江,在空阔的天地之间,永恒地流逝。“空自”一词,可让人想见,此时广阔的天地间,只有诗人一个人,其愁情,其孤寂,溢于言表,充斥于天地之间。此诗结尾,和《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样,都以景结情,意境也颇为相似。只是《送别》写于失意的晚年,满篇愁情。而《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作者早年作品,在三月的烟花中,虽有离别的惆怅却不忧愁。
此外,中唐名家刘长卿《从军行其五》中,写戍卒思乡登楼,听闻北风中的羌笛之声,“回首不无意,滹河空自流”,引颈遥望故乡,只看到寒冷的滹沱河,在空旷的边塞流向远方。又是通过“空自”一词,表现出充塞与天地间的边愁!
这个含义的“空自”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以景结情,但是在又在景中融入无边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使得诗歌境界阔大,感情充沛,意蕴无穷。
以上就是诗词中“空自”一词比较常用的意义,这个词高频出现,而且有丰富的含义,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希望学生朋友,在日后阅读诗词的过程中,认真分析,咀嚼词义,精准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