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层层累积中喷发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散文界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散文家。其中有擅长风情民俗散文写作的贾平凹、文化反思散文写作的余秋雨、生命体验散文写作的史铁生、政治哲理散文写作的梁衡,他们都是当代散文园地中怒放的奇葩,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余秋雨,他的散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扬,虽然对他散文的评论至今还有褒有贬,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散文大师地位的确立,有人认为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见巩巧梅《浅谈余秋雨的散文特色》《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6期)此话也不无道理。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已经为无数人知晓和挚爱。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能不能在初中阶段适量地介绍余秋雨的散文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让学生在余秋雨优美大气的散文中吸收文化营养、提高欣赏能力、景仰大师风范?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性地找些比较短的余秋雨散文,或者把他的较长散文根据作家的自然分段一一跟学生进行探讨、赏析,实践证明,效果相当不错。下面我仅以一次课外阅读为例,赏析余秋雨的散文《只因它特别忠厚》(选自《行者无疆》)。
  
  一、视角美
  
  散文是需要独特视角的。这既是一篇文章的切入点,更是一个作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在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里,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不哭》,写的是作家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看到了犹太人种种令人感动的表现,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犹太人两千年没有自己的国土,长期流浪、精细盘算、严密自卫,而中国一直拥有广阔的国土,很少迁徙流浪,泱泱大国让我们心态从容、神经放松,因此,我们没有哭墙,我们不哭。作家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俯视并比较两个国家,视角不仅新颖独到,还彰显了大气帅气。其实,余秋雨的所有文章都是这样的,即如这篇《只因它特别忠厚》吧,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斗牛已经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了,多少头雄健的壮牛在热烈的掌声中倒在了血泊中,但是,几千年来,有谁为牛鸣过不平?有谁为牛伸张过正义?没有。余秋雨从常人没有看到的角度为牛叫屈,为牛呐喊,也就显出了作家对生活的理性的思考和非同一般的视角。
  
  二、构思美
  
  从三个方面来挖掘文章的构思美。
  1.低调开头,盖因不喜看斗牛。余秋雨的散文有不少开头都很大气,如《五城记·开封》:“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年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器宇非凡。”有不少又很新颖:“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主题,往往用一条中心大街来表现。是尊古?是创新?是倚山?是凭海?是厚土?是广交?……巴塞罗那的主题很明确,是流浪。(见《行者无疆·流浪的本义》)但这一篇除外。虽然作家“知道到了西班牙不看斗牛是一种遗憾”,“知道这种生死游戏有一种原始美感,这种血腥舞蹈最能表现男性的风姿”,但“斗牛期刚刚过去”不仅没有让作家觉得惋惜,反倒“心中暗自庆幸”,这是为什么呢?说到底,是因为“无论如何,我不喜欢斗牛”。文章开头作如此低调处理,不仅能令读者兴趣盎然,追根究底地读下去,而且为下文抒发独特的体验埋下了伏笔。
  2.忘恩负义,营造借口为那般。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家饱蘸笔墨,满怀深情地写了牛的善良——“从来不与人为敌”,牛的勤劳——“勤勤恳恳提供了最彻底的服务,牛的驯服——“在烈日炎炎的田畴中”,“无限的委屈忽闪成无限的驯服”,并且充满愤怒地指出,“牛累了多少年,直到最后还被人吃掉,这大概是世间最不公平的事”。接下来回忆了儿时在乡间目睹杀牛的情景。“一群孩子大喊大叫,挺身去阻拦杀牛人的手”,孩子们毕竟幼稚,他们和牛朝夕相处,看到牛将被杀,于心不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长大了才知道世间残酷的事太多,但不管怎么说,作家始终无法接受“人类平日眼开眼闭的忘恩负义,演变成了血淋淋的享受”。更不能接受(人类)“偏偏去激怒它、刺痛它、煽惑它,极力营造杀死它的借口”。作家愤慨地责问:“一切恶性场面都是谁设计、谁布置、谁安排的?”情感在层层累积,他几乎是大声呼喊了:“在这种先天的不公平中即使产生了英雄也不会是人,只能是牛。”力透纸背的一句“世间英雄真该为此而提袖遮羞”,毫不留情地给了那些所谓的英雄们狠狠一击,实在是痛快淋漓极了。
  更为可恶的是,“杀就杀了吧,却又聚集起那么多人起哄,用阵阵呼喊来掩盖血腥阴谋”。作家像一位剑术高明的侠客,剑锋所指,衣甲尽落:那么多人起哄的用意是要掩盖早就策划好的血腥阴谋。哦,原来如此。
  3.英雄逞能,何不找狮子老虎比高低。文章写到此,完全可以结束了,但作家意犹未尽,对帮腔者也不放过。帮腔者认为斗牛谈不上道义逻辑,只是两种生命力的较量,“不该苛求”。作家义正词严地反问:“要比赛生命力,为什么不去找更为雄健的狮子老虎?”
  为什么专门与牛过不去?作家一语道破天机:“只因它特别忠厚。”此语既画龙点睛,照应了题目,又把作家的满腔义愤和对牛的同情和盘托出,言简意赅,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回味余地。
其他文献
孟子长于论辩,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这样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辩论家,他周游列国,在推行“保民而王”、“以仁为本”的思想中,显示了他高超的谈话艺术。下面我们就简要谈一谈。    一、能言善辩如引弓    面对梁襄王这样一个见利忘义、嗜杀成性的国君,孟子是这样做的:①察言观色选择
期刊
有人把考试作文比喻为“带镣铐的舞蹈”,说的是学生考场作文受到诸多的限制。教师为了走捷径,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也大都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一下子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在这种状态下作文,写作热情锐减,个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创造性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其结果作文教学费时耗力,不见成效。  翻开一本本的学生作文,研究一下,学生作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缺少鲜活的生活素材。作文训练有没有捷径可走?当然有,砍去习作时束
期刊
《背影》是散文大师朱自清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这篇表现父亲舐犊情深的散文中,朱自清独辟蹊径,以新颖的视角完成了一种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一般人写人物喜欢写正面,诸如人物的肖像、服饰、姿态等等。但这些人物往往留给我们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单调感。正如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所说的那样:五张描写的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产生疲劳。作家朱自清通过对生活独特的提炼,选取了“背影”这个特定的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
期刊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读这首诗让人产生一种速度感。李白在诗中写了一种几乎是不可能的速度,当他以这样的“生死时速”穿梭在滔滔江水和绵绵群山之中,听到两岸的猿为之发出赞叹声的时候,他找到了御风而行飘飘欲仙的感觉,身上所有的由于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而造成的心灵痛苦都被抖落水中。这时他产生了一种放纵而狂喜、宣泄而满足的“高
期刊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满睿智而富寓激情的民族性,语言极富中华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有“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之称的话剧《茶馆》,就体现出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因这种语言魅力而反映出的“民族的亦是世界的”这一艺术真谛。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开口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展现出极其深远的意境。  老舍先生说:“茶
期刊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播出后,我组织学生利用作文课时间收看。人物事迹非常感人,颁奖文辞优美深刻,学生们都深深地被感动了。  大屏幕上,一个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英雄感动着我们。看完节目后,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也许多年后你们会忘掉很多事情,但相信你们不会忘记,在这样的夏季里,有这样一组血肉丰满的人物感动过你们的青春,触动过你们的灵魂,回去请把今天的感受写在你们的日记里。”  在我看来,
期刊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实际上,悲剧在毁灭有价值的东西之前,已把这种东西扒得一丝不挂,让它赤裸裸地袒露在人们面前,然后再把它毁灭掉。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脸红心跳,产生激越的情绪,引导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对灵魂的拷问。那么《雷雨》这出悲剧给我们剖析袒露的是什么呢?应该说,是理智和情感交杂而形成的人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  一般认为周朴园是个伪君子,他对鲁
期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是文学这个大家庭中不可忽视的一名成员。它有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多元的意象。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诗歌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涵养他们的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诗歌的同时收获一份美好的感情。人教版新教材初中语文课本对现代诗歌予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仅就九年级教材而言,现代诗歌占了两个单元,而且这两个单元安排在每册的开头。而且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之旅从诗歌《在山的那一
期刊
赏读《触龙说赵太后》,很容易为赵太后的“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一语所惊诧。“惊”的是赵太后怎说出这等市井话语,“诧”的是她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教参也就此界定她是一个顽固、专横的国君。教参归教参,试问一句,赵太后为什么要“唾”那些为国强谏的大臣,为自己招来骂名?走进文本,深入到赵太后的背后,会是怎样呢?  掀去太后这个称号,移去国君这个身份,她实是一个女性。在此之前,是赵惠文王的妻子,
期刊
鲁迅的《风筝》犹如绍兴的老酒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文章立足于现实小事,但经过学贯古今、融有多元社会思想的鲁迅深沉地锤炼,熔铸成了一篇“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散文。文章不仅表达出了鲁迅那种“难于直说”的挚爱,而且表现出了鲁迅固有的那种敢于透彻解剖自我、深刻批判社会的魄力,展现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知。我们从他冷峻的笔调中会感悟到深刻而广博的社会内涵。    一、原型批评视野下的“孝悌”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