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课堂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讲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已日益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纵观以往的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数学这门学科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数学成绩老提不上来。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不能在课堂中获得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自由和学习的快乐;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在四十五分钟获得应有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充分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迫在眉睫。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对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否保持与发展。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而数学情景的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重要的途径。数学情景的创设。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组合图形的含义,再让学生观察各种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并提出:如果要计算这些实物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想?学生回答,看该实物图近似于什么图形,就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我又将实物图变化为规则图形后再提问:现在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学生们发现尽管这些图形变化成规则图形,但因为没有学习过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还是无法计算。此时我就追问: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们议论纷纷,不久就有学生提出:我们先要把这些图形分割成几个以前我们学过的图形,并利用相加或相减来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最后我和同学们共同归纳出平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课的学习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后,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地去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他们的思维活跃,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运用哪些教学方式方法?
1.勤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勤归纳、勤总结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三线八角”教学中,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初一学生不易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可以总结出同位角找字母“F”,内错角找字母“N”,同旁内角找字母“I”,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有创新和发展。
2.教学模式多样化。由于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学困生学习注意力的分散,如果教学中将每节课分成若干阶段,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小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3.借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能以具体的形感、动感、声感、色感将教学中抽象的素材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为教师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完善的学习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容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如,在讲“轴对称”一节时,上课之初,笔者就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对称的图片,这些图片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从中国的方块字、数字到身边的具体事物……从方方面面讓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对称以其独特的美装饰着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兴趣。 四、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合作教学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做法是: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3.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及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激励,使小组成员感受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课外,小组成员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五、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识结构必然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努力改正、争取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例如:在教授解方程组:①x y=7②3x y=17,大部分学生把两个方程相减先消去y,有一位同学却想出先把第二个方程变化为2x (x y)=17,再由第一个方程x y=7代入得2x 7=17。在教學过程中,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热情鼓励。不同的学生表达语言不同,不管是否加以严密,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加以引导,逐步严密化。让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 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而要完成“轻负高质”的新课改目标,作为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为有效课堂教学作出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9).
[2]曹灵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8期.
[3]黄翔.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纵观以往的数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数学这门学科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数学成绩老提不上来。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不能在课堂中获得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自由和学习的快乐;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在四十五分钟获得应有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充分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迫在眉睫。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对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否保持与发展。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而数学情景的创设,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重要的途径。数学情景的创设。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组合图形的含义,再让学生观察各种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并提出:如果要计算这些实物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想?学生回答,看该实物图近似于什么图形,就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我又将实物图变化为规则图形后再提问:现在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学生们发现尽管这些图形变化成规则图形,但因为没有学习过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还是无法计算。此时我就追问: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们议论纷纷,不久就有学生提出:我们先要把这些图形分割成几个以前我们学过的图形,并利用相加或相减来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最后我和同学们共同归纳出平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课的学习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后,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地去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他们的思维活跃,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运用哪些教学方式方法?
1.勤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勤归纳、勤总结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三线八角”教学中,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初一学生不易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可以总结出同位角找字母“F”,内错角找字母“N”,同旁内角找字母“I”,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有创新和发展。
2.教学模式多样化。由于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学困生学习注意力的分散,如果教学中将每节课分成若干阶段,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小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3.借助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能以具体的形感、动感、声感、色感将教学中抽象的素材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为教师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完善的学习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容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如,在讲“轴对称”一节时,上课之初,笔者就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对称的图片,这些图片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从中国的方块字、数字到身边的具体事物……从方方面面讓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对称以其独特的美装饰着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兴趣。 四、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合作教学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要做法是:
1.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
3.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到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做到的事。如: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及经验、评讲同学板演的内容、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合作教学的有效方法。
4.及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激励,使小组成员感受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课外,小组成员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五、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享受数学的“成功乐趣”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识结构必然多元化、个性化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努力改正、争取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例如:在教授解方程组:①x y=7②3x y=17,大部分学生把两个方程相减先消去y,有一位同学却想出先把第二个方程变化为2x (x y)=17,再由第一个方程x y=7代入得2x 7=17。在教學过程中,学生提出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热情鼓励。不同的学生表达语言不同,不管是否加以严密,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加以引导,逐步严密化。让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乐趣”。 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而要完成“轻负高质”的新课改目标,作为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为有效课堂教学作出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9).
[2]曹灵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8期.
[3]黄翔.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