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玉雕大师崔奇铭,是在他的工作室。工作室简单分为三个部分:会客厅、玉器陈列室和雕刻车间。陈列室里,各种玉器作品以及半成品井然有序地摆放在玻璃柜。陋室,自然而平和的脸,没有了名与利的琢痕,崔奇铭就像蚌壳里的一粒沙,或许,只有在若干年后才能展露出夺目的光芒。
从不远处的雕刻车间传来阵阵机器嗡鸣声,记者在会客厅记录下玉雕大师玉波静海般的琢玉人生。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崔奇铭成名较早,有趣的是并不在玉雕领域,而是得名于绘画。
由于喜爱绘画,崔奇铭在1979年报考了北京市玉器厂技工学校。在学校里为练好基本功,他每天晚上用旧报纸悬肘练习工笔勾线,经常练至夜半三更,甚至因为持续时间太长,小臂练肿的事情时有发生。1981年听说故宫秋天晾晒古画儿,崔奇铭认为正是学习传统绘画的好机会,于是每天背着军用水壶,带着干粮,在太极殿里的穿堂风中苦心临摹,一呆就是一整天。一年下来,崔奇铭的绘画技巧和造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也就是在那年,绘画技艺日渐纯熟的他便临摹了宋代李公麟的人物横卷《维摩演教图》,凭借他先天的绘画天赋和后天锤炼,此画一出便赢得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褒奖。著名国画家黄均在看过他当时临摹的1.5米长的《维摩演教图》后也吃惊地说,一个18岁的年轻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很罕见!甚至称他的临摹可为传世之本。
过硬的绘画功力和技巧,使崔奇铭在玉雕事业上走得更远有了可能。在技校毕业后,崔奇铭先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蔚长海、郭石林、宋世义老师继续学艺。1984年崔奇铭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工艺雕塑专业。3年间,他系统接受了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段和美术理论,并开始大胆尝试着将中国传统绘画理念与西方现代造型艺术相结合。
1987年,24岁的崔奇铭随老师蔚长海,参加了轻工业部的重点工程、大型国宝翡翠《四海腾欢》的制作任务和设计资料整理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大师们身边工作,其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崔奇铭不仅学习到了经验和技艺,而且他们相玉、问玉时的严肃,画活时的一丝不苟,处理临时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对玉料珍惜敬仰,种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无不影响着崔奇铭对玉的认知和热爱。
鉴玉尚质 执玉尚谨
用玉尚慎 琢玉尚奇
据崔奇铭介绍,玉石难雕,翡翠为最。其原因有三,首先翡翠原料有一层外皮,不易鉴别其内好坏,其二即使切割开后因绿色变化大,也不易掌握它的规律,其三它是矿物集合体组成,其内矿物成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它的质量,正是由于影响翡翠质量因数太多,给鉴定带来困难。因而从事玉石雕刻的人需要格外的严谨,多年的琢玉生涯以及恩师的教诲,崔奇铭逐步参悟了“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中所蕴涵的真谛。
“一个合格的设计者,不能只光会在看到的材料上画活;一个雕刻师,也不只是雕刻的技艺高超。更重要的是随着原材料的剥离,一旦出现千变万化的情况、比如绺裂、色彩变化等情况时,面对复杂情况,设计者必须具备应变能力,巧妙处理石中的变化,以彰显石之美,达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这才是玉雕的最高境界。”崔奇铭说。
基于此,量料取材也成为玉雕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主要区别。由于受材料的质地、颜色、水头儿、形状、裂纹等限制,在用料、构思、质感表现等方面要困难得多。2003年崔奇铭创作了作品《瓜园童趣》。该作品的原状是横七竖八、布满裂纹的两条绿色、原料上端有一团白色的翡翠毛料。崔奇铭充分利用原料在颜色质地上的变化,做了两条翠瓜,裂纹用枝藤缠绕、绿叶掩饰,白色作为俏色,雕刻了一对爬卧在翠绿欲滴的黄瓜上戏耍的孩童。作品打破传统表现形式,随色施形,聚散有序,用夸张的手法和细腻的雕琢,刻画了一幅生动顽皮的孩童和喜获丰收、欢快祥和的田园景致,令人爱不释手拍手叫绝。
一般说来,不同玉石材料的形状、质地、硬度、颜色等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和缺陷,玉料内部质地和颜色具有难以琢磨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因而创作中常常要根据玉料的变化边制作、边设计,因材施艺就成为一个雕刻师在玉雕的制作过程技艺高低的体现。
在众多作品中,一件翡翠作品《金蟾含珠图》是最能体现崔奇铭因材施艺技艺的代表作:在清风吹拂的大荷叶包裹中,一只大蟾口含彩色宝珠,小蟾依偎母亲身边,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玉雕佳作。但原构思设计没有小蟾,随着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剥离,大蟾的头部一侧出现一块绿,这是翡翠当中的极品之色。崔奇铭当即决定把这块绿雕成一只小蟾。这样既未改变原设计意图,又将这块珍贵的绿色保留下来,崔奇铭玉雕技艺的纯熟自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创作中,崔奇铭会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力求能有新的突破。翡翠《普渡众生多臂佛》就是一件创意作品。作品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合作采用花丝镶嵌的工艺做成品字形须弥座.即突出主体又显雍容华贵,如同宫廷御品。这也是崔奇铭近年来的一种新尝试,更是他对“琢玉尚奇”理念的创新。
有水清于玉 无峰树不奇
崔奇铭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北派风格,简洁大气,构思奇特,寓意新颖,不落俗套,多次在全国和系统内获奖。其中,国宝翡翠《四海腾欢》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集体金奖;翡翠《瓜园童趣》、翡翠铁龙生《释迦牟尼》、翡翠《持印观音》分别获中国宝石协会颁发的玉雕“天工奖”金银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翡翠作品《老子出关》更是被评定为玉雕极品。
崔奇铭的代表作里,还有一件可称之为历史经典的作品—《白发谁家翁媪》,这件作品已被第五届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作为纪念邮票印发。崔奇铭告诉记者,纪念邮票一套共16枚,《白发谁家翁媪》是其中的一枚。该作品是根椐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清平乐·村居》而创作的。原词是这样写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短短46字,词人便把一个农家和睦的生活与真挚的情意,描写得活灵活现、如临其境。
为了让作品更具文化内涵,根据词意,崔奇铭用一块双色翡翠创作了这件传世之作。白色部分雕就了一对白发翁媪,夫妻俩盘膝而坐,老翁抽旱烟,老媪点火,老翁在享受着老伴的关爱,一脸的幸福均写在了笑意中。身旁还雕琢了两只大背篓。绿色部分雕就了放在背篓里的花生、谷穗等累累硕果。更加巧妙的是,绿色中有一小块白色,巧雕了一个玩皮可爱、全神贯注着老夫妇的童子。整个画面优美、传神、自然、和谐。三个人物各具神态:调皮可爱、全神贯注父毋的孩子;温顺善良、举手点火的老媪;边抽烟边微笑、一脸幸福的老翁;以及夫妻间相互媚好、亲密无间、和谐温暖的神态,无不雕刻得生动传伸、栩栩如生,一个个鲜活在石上。一块小小的玉石,经过艺术家的加工,艺术含量和主题都得到了升华,该作品表现了歌颂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生活幸福美满的主题,与辛弃疾的《村居》有异工同曲之妙。专家们对该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在三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崔奇铭始终对玉怀有一种无比热爱。作为一种天然矿石的玉料,难免会有杂质和瑕疵,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它新形式、新内容,让天然的美与人工的美巧妙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一块璞玉成为完美的艺术品,这才是对玉文化、对祖国传统艺术最大的敬重。制玉中,崔奇铭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情感,这种心静如水、追求艺术的境界和心态,与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金钱至上、将不可再生的上好玉料用来换取钱财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除获奖外,崔奇铭还获得了很多其他荣誉。2002年6月,论文“追塑玉文化”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2003年,设计的玉雕白描图稿被收入《玉雕图案》一书;2004年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2005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动模范”称号;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评定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等。
层层光圈和荣誉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对玉雕的执着和热爱。30年里,崔奇铭一直坚守在“陋室”里搞创作,跟他一些同时期拜师学艺的师兄弟们曝光率高形成鲜明对比,崔奇铭只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都与他不为外界所扰的定力,潜心钻研以及只做大型玉雕不无关系。郭沫若曾经有这样一句诗:“有水清于玉,无峰树不奇”,崔奇铭就是比玉还要淡薄的一股清水,他也更像一座山峰,饱含心血的作品就是生长在山上树木,因为有了崔奇铭,他创作的玉雕作品才显得更奇特,也更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从不远处的雕刻车间传来阵阵机器嗡鸣声,记者在会客厅记录下玉雕大师玉波静海般的琢玉人生。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崔奇铭成名较早,有趣的是并不在玉雕领域,而是得名于绘画。
由于喜爱绘画,崔奇铭在1979年报考了北京市玉器厂技工学校。在学校里为练好基本功,他每天晚上用旧报纸悬肘练习工笔勾线,经常练至夜半三更,甚至因为持续时间太长,小臂练肿的事情时有发生。1981年听说故宫秋天晾晒古画儿,崔奇铭认为正是学习传统绘画的好机会,于是每天背着军用水壶,带着干粮,在太极殿里的穿堂风中苦心临摹,一呆就是一整天。一年下来,崔奇铭的绘画技巧和造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也就是在那年,绘画技艺日渐纯熟的他便临摹了宋代李公麟的人物横卷《维摩演教图》,凭借他先天的绘画天赋和后天锤炼,此画一出便赢得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褒奖。著名国画家黄均在看过他当时临摹的1.5米长的《维摩演教图》后也吃惊地说,一个18岁的年轻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很罕见!甚至称他的临摹可为传世之本。
过硬的绘画功力和技巧,使崔奇铭在玉雕事业上走得更远有了可能。在技校毕业后,崔奇铭先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蔚长海、郭石林、宋世义老师继续学艺。1984年崔奇铭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工艺雕塑专业。3年间,他系统接受了西方艺术的造型手段和美术理论,并开始大胆尝试着将中国传统绘画理念与西方现代造型艺术相结合。
1987年,24岁的崔奇铭随老师蔚长海,参加了轻工业部的重点工程、大型国宝翡翠《四海腾欢》的制作任务和设计资料整理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大师们身边工作,其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崔奇铭不仅学习到了经验和技艺,而且他们相玉、问玉时的严肃,画活时的一丝不苟,处理临时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对玉料珍惜敬仰,种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无不影响着崔奇铭对玉的认知和热爱。
鉴玉尚质 执玉尚谨
用玉尚慎 琢玉尚奇
据崔奇铭介绍,玉石难雕,翡翠为最。其原因有三,首先翡翠原料有一层外皮,不易鉴别其内好坏,其二即使切割开后因绿色变化大,也不易掌握它的规律,其三它是矿物集合体组成,其内矿物成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它的质量,正是由于影响翡翠质量因数太多,给鉴定带来困难。因而从事玉石雕刻的人需要格外的严谨,多年的琢玉生涯以及恩师的教诲,崔奇铭逐步参悟了“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中所蕴涵的真谛。
“一个合格的设计者,不能只光会在看到的材料上画活;一个雕刻师,也不只是雕刻的技艺高超。更重要的是随着原材料的剥离,一旦出现千变万化的情况、比如绺裂、色彩变化等情况时,面对复杂情况,设计者必须具备应变能力,巧妙处理石中的变化,以彰显石之美,达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这才是玉雕的最高境界。”崔奇铭说。
基于此,量料取材也成为玉雕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主要区别。由于受材料的质地、颜色、水头儿、形状、裂纹等限制,在用料、构思、质感表现等方面要困难得多。2003年崔奇铭创作了作品《瓜园童趣》。该作品的原状是横七竖八、布满裂纹的两条绿色、原料上端有一团白色的翡翠毛料。崔奇铭充分利用原料在颜色质地上的变化,做了两条翠瓜,裂纹用枝藤缠绕、绿叶掩饰,白色作为俏色,雕刻了一对爬卧在翠绿欲滴的黄瓜上戏耍的孩童。作品打破传统表现形式,随色施形,聚散有序,用夸张的手法和细腻的雕琢,刻画了一幅生动顽皮的孩童和喜获丰收、欢快祥和的田园景致,令人爱不释手拍手叫绝。
一般说来,不同玉石材料的形状、质地、硬度、颜色等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和缺陷,玉料内部质地和颜色具有难以琢磨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因而创作中常常要根据玉料的变化边制作、边设计,因材施艺就成为一个雕刻师在玉雕的制作过程技艺高低的体现。
在众多作品中,一件翡翠作品《金蟾含珠图》是最能体现崔奇铭因材施艺技艺的代表作:在清风吹拂的大荷叶包裹中,一只大蟾口含彩色宝珠,小蟾依偎母亲身边,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玉雕佳作。但原构思设计没有小蟾,随着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剥离,大蟾的头部一侧出现一块绿,这是翡翠当中的极品之色。崔奇铭当即决定把这块绿雕成一只小蟾。这样既未改变原设计意图,又将这块珍贵的绿色保留下来,崔奇铭玉雕技艺的纯熟自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创作中,崔奇铭会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力求能有新的突破。翡翠《普渡众生多臂佛》就是一件创意作品。作品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合作采用花丝镶嵌的工艺做成品字形须弥座.即突出主体又显雍容华贵,如同宫廷御品。这也是崔奇铭近年来的一种新尝试,更是他对“琢玉尚奇”理念的创新。
有水清于玉 无峰树不奇
崔奇铭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北派风格,简洁大气,构思奇特,寓意新颖,不落俗套,多次在全国和系统内获奖。其中,国宝翡翠《四海腾欢》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集体金奖;翡翠《瓜园童趣》、翡翠铁龙生《释迦牟尼》、翡翠《持印观音》分别获中国宝石协会颁发的玉雕“天工奖”金银奖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翡翠作品《老子出关》更是被评定为玉雕极品。
崔奇铭的代表作里,还有一件可称之为历史经典的作品—《白发谁家翁媪》,这件作品已被第五届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作为纪念邮票印发。崔奇铭告诉记者,纪念邮票一套共16枚,《白发谁家翁媪》是其中的一枚。该作品是根椐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清平乐·村居》而创作的。原词是这样写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短短46字,词人便把一个农家和睦的生活与真挚的情意,描写得活灵活现、如临其境。
为了让作品更具文化内涵,根据词意,崔奇铭用一块双色翡翠创作了这件传世之作。白色部分雕就了一对白发翁媪,夫妻俩盘膝而坐,老翁抽旱烟,老媪点火,老翁在享受着老伴的关爱,一脸的幸福均写在了笑意中。身旁还雕琢了两只大背篓。绿色部分雕就了放在背篓里的花生、谷穗等累累硕果。更加巧妙的是,绿色中有一小块白色,巧雕了一个玩皮可爱、全神贯注着老夫妇的童子。整个画面优美、传神、自然、和谐。三个人物各具神态:调皮可爱、全神贯注父毋的孩子;温顺善良、举手点火的老媪;边抽烟边微笑、一脸幸福的老翁;以及夫妻间相互媚好、亲密无间、和谐温暖的神态,无不雕刻得生动传伸、栩栩如生,一个个鲜活在石上。一块小小的玉石,经过艺术家的加工,艺术含量和主题都得到了升华,该作品表现了歌颂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生活幸福美满的主题,与辛弃疾的《村居》有异工同曲之妙。专家们对该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在三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崔奇铭始终对玉怀有一种无比热爱。作为一种天然矿石的玉料,难免会有杂质和瑕疵,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它新形式、新内容,让天然的美与人工的美巧妙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一块璞玉成为完美的艺术品,这才是对玉文化、对祖国传统艺术最大的敬重。制玉中,崔奇铭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情感,这种心静如水、追求艺术的境界和心态,与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金钱至上、将不可再生的上好玉料用来换取钱财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除获奖外,崔奇铭还获得了很多其他荣誉。2002年6月,论文“追塑玉文化”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2003年,设计的玉雕白描图稿被收入《玉雕图案》一书;2004年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2005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动模范”称号;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评定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等。
层层光圈和荣誉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对玉雕的执着和热爱。30年里,崔奇铭一直坚守在“陋室”里搞创作,跟他一些同时期拜师学艺的师兄弟们曝光率高形成鲜明对比,崔奇铭只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都与他不为外界所扰的定力,潜心钻研以及只做大型玉雕不无关系。郭沫若曾经有这样一句诗:“有水清于玉,无峰树不奇”,崔奇铭就是比玉还要淡薄的一股清水,他也更像一座山峰,饱含心血的作品就是生长在山上树木,因为有了崔奇铭,他创作的玉雕作品才显得更奇特,也更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