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小男孩切苹果这件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件看似很寻常的事情中感受到了创造力的魅力。
生:我发现创造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师: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创造力,能说说创造来源于什么吗?
生:我觉得来源于好奇心,正是有人出于好奇才将苹果横过来切,我们才发现了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秘密。
生:对,要有好奇心,瓦特就是对水壶里的水烧开产生的水蒸汽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
生:莱特兄弟对天上飞翔的鸟儿产生好奇,才发明了飞机。
生:牛顿就是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是的,人类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才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将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板书:好奇心)
生:我认为创造还离不开观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可能。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发明家不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吗?
师:说得对!(板书:观察)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都很重要,但是,要创造还需要什么呢?
(生沉默)
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第6课《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默读课文)
生:格罗培斯没有自己设计迪斯尼乐园里的路,而是让游客们自己踩出一条条小道。
生:老妇人没有一点点去卖葡萄,而是让大家到她的果园里自选,结果葡萄卖得非常好。
师:是啊,你们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了吗?
生:他们没有按照一般人的做法去做。
生:他们和别人想得不一样。
师:这种不一样就是什么?
生:就是打破常规。
生:就是换一种思路去做事情。
师:说得太好了!(板书:打破常规)切苹果的人换了一种切法,居然发现了——(学生:苹果里有五角星);格罗培斯换了一种设计思路,就有了——(学生:最佳路径);老妇人换了卖葡萄的方法,于是——(学生:她的葡萄卖得最好)这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队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的依次跟着,食物就在枝头,一旦带头的找到目标,停了下来,它们就开始享受美味。有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做了一个实验,将这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带头的那条毛虫也排在队伍中。那些毛虫开始移动,它们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观察者在毛虫队伍旁边摆放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但是,那只带头的毛虫一直跟着前面的毛虫的尾部,整队毛虫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爬了七天七夜,一直到饿死为止。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真可惜,如果有一只毛毛虫能离开这个队伍,它就不会被饿死了。
生:毛毛虫如果能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就不会都饿死了。
师:是啊,你们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成语“亦步亦趋”的意思。还有这样的成语吗?
生:人云亦云。
生:循规蹈矩。
生:因循守旧。
师:说得真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没有创新和创造就可能意味着不会有发展。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
生:我觉得古时候那个司马光砸缸就是这样的例子。司马光在关键时刻换了一个角度去想,把缸砸破救人。
师:这个例子说得非常好。
生:那我也想到一个人——曹冲,他不是直接去称大象的重量,而是称了和大象一样重的石头的重量。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是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钱,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个个去收。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而且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听了这个事例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想说其实创造不是那么遥远的,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换个角度去想,就有可能是创造。
生:创造也许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家的事,我们也可以有创造。
生:我想说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可能,只要我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善于思考。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离创新、创造已经很近了,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评析】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老师没有只满足于就文本谈创造力。因为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把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理解为创造力,未免过于浅表。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力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一、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创造力来自于好奇心、敏锐的观察;二、 结合下一篇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换一种思维方式;三、 结合补充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如果失去创造力就意味着失去发展动力;四、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创造的真谛——在生活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创造。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造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起他们创造的信心和热情。我想,这样才能真正让创造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让创造力丰满起来。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小男孩切苹果这件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件看似很寻常的事情中感受到了创造力的魅力。
生:我发现创造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师: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创造力,能说说创造来源于什么吗?
生:我觉得来源于好奇心,正是有人出于好奇才将苹果横过来切,我们才发现了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秘密。
生:对,要有好奇心,瓦特就是对水壶里的水烧开产生的水蒸汽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
生:莱特兄弟对天上飞翔的鸟儿产生好奇,才发明了飞机。
生:牛顿就是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是的,人类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心,才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将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板书:好奇心)
生:我认为创造还离不开观察,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可能。刚才大家说到的这些发明家不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才有发现和创造的吗?
师:说得对!(板书:观察)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都很重要,但是,要创造还需要什么呢?
(生沉默)
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第6课《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默读课文)
生:格罗培斯没有自己设计迪斯尼乐园里的路,而是让游客们自己踩出一条条小道。
生:老妇人没有一点点去卖葡萄,而是让大家到她的果园里自选,结果葡萄卖得非常好。
师:是啊,你们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了吗?
生:他们没有按照一般人的做法去做。
生:他们和别人想得不一样。
师:这种不一样就是什么?
生:就是打破常规。
生:就是换一种思路去做事情。
师:说得太好了!(板书:打破常规)切苹果的人换了一种切法,居然发现了——(学生:苹果里有五角星);格罗培斯换了一种设计思路,就有了——(学生:最佳路径);老妇人换了卖葡萄的方法,于是——(学生:她的葡萄卖得最好)这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队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的依次跟着,食物就在枝头,一旦带头的找到目标,停了下来,它们就开始享受美味。有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做了一个实验,将这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带头的那条毛虫也排在队伍中。那些毛虫开始移动,它们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观察者在毛虫队伍旁边摆放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但是,那只带头的毛虫一直跟着前面的毛虫的尾部,整队毛虫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爬了七天七夜,一直到饿死为止。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真可惜,如果有一只毛毛虫能离开这个队伍,它就不会被饿死了。
生:毛毛虫如果能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就不会都饿死了。
师:是啊,你们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成语“亦步亦趋”的意思。还有这样的成语吗?
生:人云亦云。
生:循规蹈矩。
生:因循守旧。
师:说得真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没有创新和创造就可能意味着不会有发展。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
生:我觉得古时候那个司马光砸缸就是这样的例子。司马光在关键时刻换了一个角度去想,把缸砸破救人。
师:这个例子说得非常好。
生:那我也想到一个人——曹冲,他不是直接去称大象的重量,而是称了和大象一样重的石头的重量。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是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钱,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个个去收。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而且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听了这个事例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想说其实创造不是那么遥远的,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换个角度去想,就有可能是创造。
生:创造也许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家的事,我们也可以有创造。
生:我想说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可能,只要我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善于思考。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离创新、创造已经很近了,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评析】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老师没有只满足于就文本谈创造力。因为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把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理解为创造力,未免过于浅表。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力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一、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创造力来自于好奇心、敏锐的观察;二、 结合下一篇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换一种思维方式;三、 结合补充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如果失去创造力就意味着失去发展动力;四、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创造的真谛——在生活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创造。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造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起他们创造的信心和热情。我想,这样才能真正让创造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让创造力丰满起来。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