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新生入学了,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他们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新奇;会对刚进入的班级充满疑惑:班主任怎么样,同学好不好,这个班级将来团结与否;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所畏惧,担心能不能学会;担心住校生活能不能适应。有的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有的在家十分娇惯,到了学校后得自己洗衣服、洗盆、打饭、打水等等。还有的家长给的生活费较多,孩子拿到这么多的钱不知如何正确使用,出现了乱花钱的现象。所有的这些,会让学生在短期内会感觉茫然无助,还有许多新生会出现失落心态,会情不自禁地处于消极观望状态,学习不专心,纪律性差等。此时,班主任要事无巨细地想到所有新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摸底工作,及时开导,婉转教育,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以此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去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来说,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细”,工作重点要落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如高一军训完结束后,正式上文化课的第三天,我班一个叫李某的同学,中午就找到我说不念书了。这可是我听到的最震惊的事了,又不是学不会,还没开始就不想上学了,我就有些生气。反复问他为什么不念时,他也不说原因,我的口气就有些重,但是没发火,一直与他做思想工作反复说不上学的坏处,可是他最后还是只有一句话:“我不想上学了。”交谈中我问他你今年多大了,他说周岁十五,我的火“腾”一下子就上来了,当场在他的屁股上就踢了一脚,“你现在去打工都没地方敢用你,因为你是童工,那是违法的。”这一脚虽然没用力,可是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下面再问什么,他就再也不说话了。虽然后来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先让他回家去了,走时我仍对他说:“回家休息几天,尽可能的早日回到教室,老师和同学们都等你回来。”尽管我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回来。过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了一些伤害,形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他走后的第二天,和他的家长又通了电话,让家长做学生的工作,了解到学生以前没有离开过家,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不太适应,可能是有些想家了。这件事我想如果当时我再耐心些,不踢学生那一脚,再能提前想到:班中那些从来没有住过宿的学生可能会想家,而他们想家后,会以哪些方式来表达,再有如果我能平时多关心一下这些同学,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了。为此,我深深体会到了,凡事教师都应当想得更细致些,更提前些想到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所以我在他返回学校的当天就找他谈心,对踢他的事向他道歉,再与他开玩笑说:“没踢着你吧?你想家就和老师说,想吃好的就和老师说,我给你做。可别说不念书了,把老师都吓倒了。”几句话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因为我读到了他眼中的信任和谅解。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只要一有空就与他和班上一些内向的、没住过宿的同学谈心,问他们的学习、生活与他们交流思想,谈他将来的梦想,教他们如何交朋友等,使他和好几个很内向的学生与教师建立了信任关系,使一些孤僻的学生找到了好朋友。我不用再担心出现上述的现象了,而且后来也没有再出现过。
用真诚获取学生的信任,用细心去取得教育的实效。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真诚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而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师生的相互信任又是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证。教育需要师生的互动,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只有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触动心灵的沟通,才能在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中,点化他们的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而“细心”正是一切的催化剂,班主任没有细心,在工作中粗枝大叶,进行粗放化管理,只会让学生与教师的心越离越远,当然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而细心最难做到的就是能有足够的敏感度去及时抓住班级管理中的细致变化,及时根据学生的言行抓住他们思想上的变动,从而及时地去解决。
还有一件事:我班有一个同学的父亲由于车祸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开学后时间不长,他的母亲也在上班的路上出事亡故了。这个打击对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太大了,因为他的父亲还得有人伺候,大家都担心这位同学可能不能再念书了,所以我就让班干部牵头,全班同学给他写鼓励信,支持他继续完成学业,并在放假时,安排离他家近的同学到家中去看望。有的同学写道:“你要坚强,我们会给你最大的支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全班同学都在等着你回来,坚强!”班委会和同学们商量过后,还想如果没人照顾就让他把父亲接到学校,再在学校的附近村里租一间房,全班同学帮忙照顾…… 听到这些我真的很感动,眼睛不禁湿润了,多么可爱的学生,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还有什么理由去不停地抱怨学生。正是有了同学之间的这种呼唤、支持和安慰,这位同学最终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级上的事情时首先要想在学生的前面,走在学生的前面,还得细致入微到每一件小事上,包括想到做到,处理得当。我们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们的真实的心理世界。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切记不可主观武断、粗暴。要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艺术品来看待,要小心呵护也要时常擦拭、养护,既不能弃之如敝屣,也不能过分纵容。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冷静,不能冲动或者武断。有的教师性子比较急躁,遇到学生做错了事情,要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斥责,要么就拳脚相加,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这些事情的发生有学生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教师想得不周全、不细致,如果教师能想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前面,想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遇到什么事就都不会急。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谨慎细心的处理好每一件小事。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错误和想法,用心去换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一颗爱心去关爱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受信任、受关爱,才能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信任,有了相互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
(责编 张宇)
具体来说,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细”,工作重点要落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如高一军训完结束后,正式上文化课的第三天,我班一个叫李某的同学,中午就找到我说不念书了。这可是我听到的最震惊的事了,又不是学不会,还没开始就不想上学了,我就有些生气。反复问他为什么不念时,他也不说原因,我的口气就有些重,但是没发火,一直与他做思想工作反复说不上学的坏处,可是他最后还是只有一句话:“我不想上学了。”交谈中我问他你今年多大了,他说周岁十五,我的火“腾”一下子就上来了,当场在他的屁股上就踢了一脚,“你现在去打工都没地方敢用你,因为你是童工,那是违法的。”这一脚虽然没用力,可是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下面再问什么,他就再也不说话了。虽然后来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先让他回家去了,走时我仍对他说:“回家休息几天,尽可能的早日回到教室,老师和同学们都等你回来。”尽管我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回来。过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心里造成了一些伤害,形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他走后的第二天,和他的家长又通了电话,让家长做学生的工作,了解到学生以前没有离开过家,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不太适应,可能是有些想家了。这件事我想如果当时我再耐心些,不踢学生那一脚,再能提前想到:班中那些从来没有住过宿的学生可能会想家,而他们想家后,会以哪些方式来表达,再有如果我能平时多关心一下这些同学,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了。为此,我深深体会到了,凡事教师都应当想得更细致些,更提前些想到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所以我在他返回学校的当天就找他谈心,对踢他的事向他道歉,再与他开玩笑说:“没踢着你吧?你想家就和老师说,想吃好的就和老师说,我给你做。可别说不念书了,把老师都吓倒了。”几句话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因为我读到了他眼中的信任和谅解。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只要一有空就与他和班上一些内向的、没住过宿的同学谈心,问他们的学习、生活与他们交流思想,谈他将来的梦想,教他们如何交朋友等,使他和好几个很内向的学生与教师建立了信任关系,使一些孤僻的学生找到了好朋友。我不用再担心出现上述的现象了,而且后来也没有再出现过。
用真诚获取学生的信任,用细心去取得教育的实效。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真诚是获得学生信任的前提,而信任是教育的开始。师生的相互信任又是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证。教育需要师生的互动,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只有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触动心灵的沟通,才能在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中,点化他们的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而“细心”正是一切的催化剂,班主任没有细心,在工作中粗枝大叶,进行粗放化管理,只会让学生与教师的心越离越远,当然也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而细心最难做到的就是能有足够的敏感度去及时抓住班级管理中的细致变化,及时根据学生的言行抓住他们思想上的变动,从而及时地去解决。
还有一件事:我班有一个同学的父亲由于车祸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开学后时间不长,他的母亲也在上班的路上出事亡故了。这个打击对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太大了,因为他的父亲还得有人伺候,大家都担心这位同学可能不能再念书了,所以我就让班干部牵头,全班同学给他写鼓励信,支持他继续完成学业,并在放假时,安排离他家近的同学到家中去看望。有的同学写道:“你要坚强,我们会给你最大的支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全班同学都在等着你回来,坚强!”班委会和同学们商量过后,还想如果没人照顾就让他把父亲接到学校,再在学校的附近村里租一间房,全班同学帮忙照顾…… 听到这些我真的很感动,眼睛不禁湿润了,多么可爱的学生,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还有什么理由去不停地抱怨学生。正是有了同学之间的这种呼唤、支持和安慰,这位同学最终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到学生在感情上的接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级上的事情时首先要想在学生的前面,走在学生的前面,还得细致入微到每一件小事上,包括想到做到,处理得当。我们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进行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们的真实的心理世界。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切记不可主观武断、粗暴。要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艺术品来看待,要小心呵护也要时常擦拭、养护,既不能弃之如敝屣,也不能过分纵容。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冷静,不能冲动或者武断。有的教师性子比较急躁,遇到学生做错了事情,要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斥责,要么就拳脚相加,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这些事情的发生有学生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教师想得不周全、不细致,如果教师能想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前面,想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遇到什么事就都不会急。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谨慎细心的处理好每一件小事。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错误和想法,用心去换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一颗爱心去关爱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到受尊重、受信任、受关爱,才能使他们对教师产生信任,有了相互的信任和理解,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