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了阐述。本文详细分析了为什么要将生态环境问题当作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詳细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在关注生态问题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习主席;生态环境;民生
2018年5月18日,习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随之产生,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个时代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对自然都有不同的看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以自然为主导的模仿自然、顺应自然和以人为主导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几个阶段的历史嬗变。在这个嬗变的过程中,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也逐渐加剧。事实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人不能改变自然,人类的发展只能在自然的框架中进行。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使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决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现实为基础的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时代使命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要求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表明,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人与其他生物相同,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但是人类又与其他生物不同,人类拥有大脑与意识,人能够能动去改造世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富有卓越智慧的先民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生活、生产,逐渐发展并形成璀璨的人类文明。而工业革命时期,随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以主宰自然和支配自然为核心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益盛兴,而这也招致了惨痛的教训,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自然力的征服应是人类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的“征服”,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即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习主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高点,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自然世界的生态责任和道德义务。
二、生态环境现状的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和生态保护压力较大,生态环境的大致情况为:“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为了迅速发展经济,我国采用的是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危害也在加重。且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型、复合型等特点,同时面临着老旧问题还未完全消除,新的环境问题又发生的状况。习主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其形势依然严峻,对民生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三、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旧矛盾到新矛盾的转化,其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人民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衣食之忧,而是由一般的物质文化要求转化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可表现为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而生态环境不仅与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更是保障民生的前提。在人民网推出的“两会调查”中,生态环保一词位列热词前十。作为热词,生态环保问题是人民对现实问题的反映、是民意期待与寄托。因此,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绿色生活、健康生活和美丽生活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一)生态需求是绿色生活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我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下,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而自然界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着民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好坏,更关系着民众生活质量的高低。如休闲、旅游、审美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精神生活,其首要前提便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需求的逐渐满足,人民的需求逐渐转向表现为良好生态环境的高质量的绿色生活。这一需求的转变,凸显了生态环境问题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因此,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需求是健康生活的需求
生命健康权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民事权利的基础。《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曾宣布:“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在以往,由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没有重视起来。而当前,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是由于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得危及健康的环境问题频发,个别区域甚至出现了癌症村、尘肺病村等现象。这表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使得最基本的权利也被破坏。习主席指出:“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三)生态需求是幸福生活的需求
幸福感的提升并不总是伴随着GDP的增长,人民幸福感的高低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所决定,而组成人民幸福感的木板中正有生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要在自然中进行,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会影响到人民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感中的经济短板逐渐消失,而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使得生态逐渐成为限制人民幸福感提升的一大短板。因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对幸福生活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大限制因素。习主席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需求的就是党和政府要发展的,因此,党和政府从人民幸福生活需求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人民美丽幸福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更事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生存问题,关系到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人民利益的执政党,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始,就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所在即政策措施所在,对民生政策不断探索、发展、完善和丰富。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诉求,特别是随着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人民越来越注重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建设生态文明已愈来愈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习主席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将生态环境问题当作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与民生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有力的推进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6]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8]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320178.htm,2003-04-24/2017-10-30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0頁.
作者简介:刘世民(1998年07月-),男,安徽合肥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习主席;生态环境;民生
2018年5月18日,习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随之产生,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个时代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对自然都有不同的看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以自然为主导的模仿自然、顺应自然和以人为主导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几个阶段的历史嬗变。在这个嬗变的过程中,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也逐渐加剧。事实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人不能改变自然,人类的发展只能在自然的框架中进行。
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变,使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决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现实为基础的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时代使命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要求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表明,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人与其他生物相同,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但是人类又与其他生物不同,人类拥有大脑与意识,人能够能动去改造世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富有卓越智慧的先民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生活、生产,逐渐发展并形成璀璨的人类文明。而工业革命时期,随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以主宰自然和支配自然为核心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益盛兴,而这也招致了惨痛的教训,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自然力的征服应是人类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的“征服”,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即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
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习主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高点,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自然世界的生态责任和道德义务。
二、生态环境现状的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和生态保护压力较大,生态环境的大致情况为:“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为了迅速发展经济,我国采用的是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危害也在加重。且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型、复合型等特点,同时面临着老旧问题还未完全消除,新的环境问题又发生的状况。习主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其形势依然严峻,对民生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三、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旧矛盾到新矛盾的转化,其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人民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衣食之忧,而是由一般的物质文化要求转化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可表现为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而生态环境不仅与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更是保障民生的前提。在人民网推出的“两会调查”中,生态环保一词位列热词前十。作为热词,生态环保问题是人民对现实问题的反映、是民意期待与寄托。因此,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绿色生活、健康生活和美丽生活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一)生态需求是绿色生活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我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下,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而自然界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着民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好坏,更关系着民众生活质量的高低。如休闲、旅游、审美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精神生活,其首要前提便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需求的逐渐满足,人民的需求逐渐转向表现为良好生态环境的高质量的绿色生活。这一需求的转变,凸显了生态环境问题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因此,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需求是健康生活的需求
生命健康权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公民作为人的存在、作为权利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行使其他民事权利的基础。《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曾宣布:“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在以往,由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没有重视起来。而当前,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是由于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得危及健康的环境问题频发,个别区域甚至出现了癌症村、尘肺病村等现象。这表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使得最基本的权利也被破坏。习主席指出:“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三)生态需求是幸福生活的需求
幸福感的提升并不总是伴随着GDP的增长,人民幸福感的高低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所决定,而组成人民幸福感的木板中正有生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要在自然中进行,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会影响到人民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幸福感中的经济短板逐渐消失,而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使得生态逐渐成为限制人民幸福感提升的一大短板。因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对幸福生活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大限制因素。习主席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需求的就是党和政府要发展的,因此,党和政府从人民幸福生活需求出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人民美丽幸福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更事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生存问题,关系到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人民利益的执政党,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始,就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所在即政策措施所在,对民生政策不断探索、发展、完善和丰富。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诉求,特别是随着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人民越来越注重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建设生态文明已愈来愈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习主席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将生态环境问题当作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与民生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有力的推进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6]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8]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320178.htm,2003-04-24/2017-10-30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0頁.
作者简介:刘世民(1998年07月-),男,安徽合肥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