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尝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j_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强化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爱语文、爱写作,语出成文,文成佳作,是我们语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体现,现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尝试予以交流,以期指教。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表达训练,轻思维训练,割裂作文训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人文分离,学生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无言以文,影响学生智能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积累兴趣,奠定创作创新基础。
  对于作文来说,材料是水之源,没有丰富的材料作基础,就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予观察,广泛阅读,打破思维定势,感悟材料,力求立意新、视角广、文章主旨明确。
  古人云:五觉出文章。五觉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都是获得写作信息的窗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永远是写作的源头。学生以开放的心态观察生活,综合运用各种器官和大脑全方位、多角度获取写作材料,头脑中就会形成一幅幅鲜明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构建出一座座丰富的作文材料储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见观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也是提高写作素质的首要步骤。结合所学课文《小橘灯》、《紫藤萝瀑布》等,指导学生要学会观物、观人、观事、观情、观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使学生从平常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常的东西。在这个挖掘过程中,联想、想象,可以弥补在观察过程中的不足和还没有发现的东西,充分施展想像力,从象形、象征、联想、推测等多方位入手,使学生用有情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中的无情之物,由此及彼的想象,把生活的“情”和“物”通过想象这个桥梁进行沟通,以充实作文材料库,使写作信息日益丰富。
  引导学生从生活和阅读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要广泛阅读,才能使积累有充沛的源泉,然而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资源贫乏,学生业余时间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因此把课本作为基本读物,推荐部分名著作辅助读物,教师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如每周利用两节课前10分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好文学作品在讲台上或读或说;课前2分钟见闻一说,课前一分钟演讲,建立手抄本——珍珠集,发动学生订阅报刊,建立教室读书角等,使学生汲取了古今中外名著的健康思想和艺术精髓。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第一手作文材料,引来了写作的源头活水,促进了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写作时就会左右逢源,达到“厚积而薄发”的境地。
  二、“人”、“文”合璧,作文教学的归宿。
  文道统一,是自古至今沿袭的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必须贯穿思想道德教育,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寓于语文教学之中。作文教学则是文道统一、人文合璧的归宿。
  作为学生的第一位读者,颇有感触地的是“人”、“文”分离。百十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甚至在编造美丽的谎言,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的学生的母语感情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值得注意的是作文中所描述的生活形态与学生生活的原生态之间的拗逆;所发思想感情与学生内心深处所体验积淀的思想情感之间的拗逆,甚至有些学生准备了两套话语系统,一套以应付教师的考试,教条八股,轻浅甜腻;只有在周记、日记、信札中,才能看到他们心灵世界的率性剖白。我们的作文教学培养了多少思维酷似、无个性差异、无创造活力的“克隆人”。自然生活的物象被赋予同一种涵义,写“青松”必须想到“先烈”,写“春雨”必想到“党的温暖”,写“绿叶”等于“朴实无华”、“配角”等。学生作文的语言源于书市上各种《写作大全》、《描写辞典》,多数大同小异,话语不负载个性,不负载情感,不负载人格,荒唐地成为主体缺席情形下的“话语复制”。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沉疴”,我们不能只是责难,而要从本质理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于“文”’“文”又高扬着“人”,真正构建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作文机制。
  只有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思索,眼中的世界才能更加清晰地归于本真。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三、打破“一言堂”,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创设民主氛围,在这方面把教师命题与学生自拟相结合。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向外辐射,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自己有感情的人或事。如作文《班级群像》,要求以班级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各自的外貌特征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描写得像。结果学生自拟了许多题目《瞧,我们这班人》、《课间十分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班级生活剪影》等,题目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大多抓住了人物特征。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把写作知识在向智力和能力的转化中,形象直观地显示给学生,就要教师下水示范,让学生完整具体、直观地把握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及情感等。但要避免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锻炼学生分析与表达的灵活性。在示范基础上要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本为贬意,引导学生从新角度讨论质疑,用新观念、新眼光审视它,于是有的学生独辟蹊径,赞扬不断进取精神,并以鲁迅弃医从文为例论证。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把学生摆在受批评的被动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发展,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因此,我们采取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批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个人自批、小组合批、师生同批等。学生在批改过程中阅读文章,评估打分,离不开分析、综合。只有综观全文,才能找出文章优缺点,划分出层次,写出恰当的评语。评改文章的过程,也是分析综合的过程。学生参与评改,综合与表达能力受到锻炼,审美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其他文献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进行针刺联合督灸治疗,观察针刺联合督灸对 A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 IL-1、IL-6、TNF-α影响的效果。   方法:筛选 AS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农村教学中更为突出。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不懂不会逐渐演变为厌倦不学,每次考试只能是个位数,造成一个班级数学程度良莠不齐,形成了特有的数学差生族,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面对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减少学困生,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实现差生转化,从教师方面讲,我们不能消极观望,而应该
期刊
【摘要】:备课是教育之始,备课的观念及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学的前提。要想上好课,就得备好课,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怎样才能备好课,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虽然着重或重点要求追求教学质量,反对做秀似的表演。但教师如果能够通过自身语文素养的展示来表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首先
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学习基础差,学校积极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意识淡漠,疏于管教或疲于管教,自身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缺乏,大多数学生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放任自流、不听约束、自卑自傲的现象,因此,中职学生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当好中职生的班主任已经成为每个老师、每个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现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一、构建合理的班干部队伍,创造和谐向上的班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说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呢?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1、把兴趣带进课堂。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努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在每一篇新课讲授前,我都会精
期刊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索肩周炎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臭氧水观察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例。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互动组合, “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而提供的相应学习指导, “学”是学习者个体内部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两类活动处于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时间维度,既有交互又有分离。那么,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组织“教”和“学”,将课堂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发现问题  常常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说课堂时间不够用,每堂课的教学留“尾巴”。而现阶段“有效课堂”的课改专题正如
期刊
【内容提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先争优,概括地说就是“争当先进、争创优秀”。只有全党同志努力争当先进、争创优秀,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能真正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开展创新争优活动,要正确理解该活动的意义,让创先争优成为党组织和党员日常工作、生活的追求,活动中要重实践,杜绝形式主义,让人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面对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此,先试后导这一形式恰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后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