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年间,重庆大姐蔡美岐带着一大帮“盲友”从南到北,从雪山到草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旅游。
眼盲心不能盲
65岁的蔡美岐是重庆人,出生后没多久便因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导致右眼失明,左眼虽然保住了,但只有微弱的光感。即使这样,蔡美岐依然活得很快乐,没有自怜自艾。1969年2月,蔡美岐想去当知青,母亲听后自然不愿意:“你眼睛看不见,去了也是添乱。”蔡美岐自信满满地说:“我的一辈子还长,不可能永远依靠着你们。我是看不见,但是我有双手,我一定要把自己活成一个正常人。”
到了知青点后,除了必须要做的农活之外,蔡美岐苦学医学知识,她把生活费省下来买书,让室友读给她听,除此之外,只要有空她就跟着村里的老医生,学认草药学扎针,眼睛看不清她就用鼻子去闻,每一种草药味道都不一样。就这样,靠着鼻子认识了几百种草药,也练就了一个“金鼻子”。回城后,她又跟在知名老中医陈镛石后面学技。就这样,她顺利考取了中医主治医师的称号,并在家里开办了一间私人诊所。
能把日子过得这般滋润,有爱人有女儿有事业有理想,人们都很佩服蔡美岐。对于眼前的一切,蔡美岐也很满意,可唯一让她觉得遗憾的是,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有去外地旅游过。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她只能从电视里听来,或者由别人来告诉她,这种遗憾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时不时地在她心里咬上一下,有点疼有点酸。
2005年秋日的一天,蔡美岐冲动地跟丈夫提出,她想出去转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丈夫欣然同意:“那行,我陪你去。”两人决定去重庆奉节县有名的小寨天坑去走走,那里离家近,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天坑奇观之一。
到了之后,丈夫要扶着她下楼梯,蔡美岐不愿意,一边走丈夫一边跟她说路上有什么。蔡美岐打断丈夫的话道:“你休息一下,我自己‘看’。”蔡美岐坐在路上,贪婪地闻着花香。闻着闻着,她对丈夫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通过耳朵,通过呼吸,能知道周边的一切,我能感觉到在我们的前方似乎有个小瀑布或者溪流,因为有从上而下的水声。在我们左边,似乎是一片森林,因为能听到沙沙的树声。”丈夫说:“你说的一点不错,都对都对!”回去后,蔡美岐兴奋地跟女儿说着她在天坑里“看”到的一切:“别人出门还需要照相机,我不需要的,因为所有的美景都存在我心里,还自带声音和气味,啥时候都不会褪色。”
从那之后,蔡美岐去了很多的地方,虽然有家人陪着,但到了目的地之后,她都是自力更生,靠着一根导盲棍,她硬是把自己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个遍。路上的风花雪月,夹带着青草味的风,脚底淤泥里的贝壳,都成为她心里抹不去的风景。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听听
2007年的一天,蔡美岐在诊所里忙碌,“盲友”李大妈来找她。李大妈告诉蔡美岐,活到73岁,她走过最远的地方也许就是家到医院的距离,听说蔡美岐去了很多地方,李大妈央求她下次出去能不能带上她也去看看。
蔡美岐爽快地答应下来。听说,蔡美岐要带着李大妈出去转转,许多“盲友”知道后都打电话来表示想要参加进来。就这样,旅行的人数从开始的两个人变成了十几个。
蔡美岐联系了一家农家乐,决定带着大家伙去感受一下农家的乐趣。这是“盲人团”第一次出门,除了蔡美岐外,只有一位家属跟着,可一路上,大家你牵着我,我牵着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倒也井然有序。哪知道,有人不小心,一下子掉进了泥坑里,顺带着把旁边的“盲友”都拽了下去,十几个人在泥坑里滚成了一团。蔡美岐赶紧跑过来,跟家属一起把大家往外拉。摸着湿漉漉的衣服,闻着泥腥味,大家不仅不恼火,反而说:“长这么大还没这种体验呢,看样子这也是农家乐的特色之一。”
在农家乐,大家一起下地摘菜,一起去果园摘果子,甚至还举行了“摘果子”大赛。老板先把成熟的果子放到这些“盲友”的鼻子前,让他们闻闻熟透的果子是什么味道,之后把他们带到了果园。两支队伍,谁采摘的熟果子多就算贏。每个人都像个孩子一样,玩得不亦乐乎。比赛结束后,吃着自己采摘的香甜水果,李大妈更是激动得语调都变了:“活了这么久,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心不那么害怕,不那么黑了,就好像前面有灯照着一样。”
回去后,听到路上发生的小意外,丈夫很担心:“你想出去转转,我们能理解,可是你带着这么多人出门,出了事咋办?”蔡美岐笑着安慰丈夫:“我能带他们出去,就能带他们回来,大家的眼睛是看不见可心是明的。”
很快,“盲人团”第二次旅行开始了,这回大家选了更远的神农架。去之前,蔡美岐让女儿给她找了很多攻略,这些都被她有心地录制了下来,一边走,蔡美岐一边放给大家伙听。路上,大家笑着闹着,用鼻子去闻神农架秀丽的山水,用耳朵去听大自然的声音,虽然眼睛没看见,但储存在心里的美景一点也不必别人少。
黑暗带不走心里的美景
从那之后,蔡美岐组织的“盲人团”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增加到上百个人,最多时有几百个人。一些好心的志愿者也自发参与进来,在路上做一些辅助工作。
2015年4月19日,“盲人团”如愿来到了北京。到了长城后,有人跪倒在地,把脸轻轻地贴在城墙上:“长城的砖真凉呀,但摸着都让人舒服。”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受长城的雄伟。脸贴着城墙,手摸着坚硬的城砖,有些人笑了,有些人激动得哭了。蔡美岐鼓励大家道:“爬长城可是需要体力的,咱们唱首歌来给自己鼓鼓劲吧。”在蔡美岐的领唱下,大家一起合唱了《团结就是力量》。
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见了很感动,他们走到蔡美岐身边,对他说:“闺女,我们老夫妻俩能跟你合个影吗?”蔡美岐很纳闷:“阿姨,我又不是名人明星,你们为啥要跟我合影?”老人解释道:“遇到你们之后,我们更坚定了出游的信心。”
2017年9月,65岁的蔡美岐决定出发去东北转一圈,他们将从沈阳到哈尔滨,再从大兴安岭到呼伦贝尔,沿途经过沈阳故宫、长白山天池、呼伦贝尔大草原等。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每个人都像是重获自由的马驹,肆无忌惮地撒着欢。蔡美岐躺在草地上,望着模糊的天,洁白的云,心里溢满了满足。大家都挨个儿躺了下来,你拉着我我拉着你,齐齐地望着天空的方向。不知为何,蔡美岐的眼泪一下子下来了。
2017年冬天,蔡美岐依旧没有停下旅行的脚步,她准备组织“盲友”们一起去江南看一看,感受一下南方的冬天。
(责编:孙展)
眼盲心不能盲
65岁的蔡美岐是重庆人,出生后没多久便因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导致右眼失明,左眼虽然保住了,但只有微弱的光感。即使这样,蔡美岐依然活得很快乐,没有自怜自艾。1969年2月,蔡美岐想去当知青,母亲听后自然不愿意:“你眼睛看不见,去了也是添乱。”蔡美岐自信满满地说:“我的一辈子还长,不可能永远依靠着你们。我是看不见,但是我有双手,我一定要把自己活成一个正常人。”
到了知青点后,除了必须要做的农活之外,蔡美岐苦学医学知识,她把生活费省下来买书,让室友读给她听,除此之外,只要有空她就跟着村里的老医生,学认草药学扎针,眼睛看不清她就用鼻子去闻,每一种草药味道都不一样。就这样,靠着鼻子认识了几百种草药,也练就了一个“金鼻子”。回城后,她又跟在知名老中医陈镛石后面学技。就这样,她顺利考取了中医主治医师的称号,并在家里开办了一间私人诊所。
能把日子过得这般滋润,有爱人有女儿有事业有理想,人们都很佩服蔡美岐。对于眼前的一切,蔡美岐也很满意,可唯一让她觉得遗憾的是,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有去外地旅游过。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她只能从电视里听来,或者由别人来告诉她,这种遗憾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时不时地在她心里咬上一下,有点疼有点酸。
2005年秋日的一天,蔡美岐冲动地跟丈夫提出,她想出去转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丈夫欣然同意:“那行,我陪你去。”两人决定去重庆奉节县有名的小寨天坑去走走,那里离家近,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天坑奇观之一。
到了之后,丈夫要扶着她下楼梯,蔡美岐不愿意,一边走丈夫一边跟她说路上有什么。蔡美岐打断丈夫的话道:“你休息一下,我自己‘看’。”蔡美岐坐在路上,贪婪地闻着花香。闻着闻着,她对丈夫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通过耳朵,通过呼吸,能知道周边的一切,我能感觉到在我们的前方似乎有个小瀑布或者溪流,因为有从上而下的水声。在我们左边,似乎是一片森林,因为能听到沙沙的树声。”丈夫说:“你说的一点不错,都对都对!”回去后,蔡美岐兴奋地跟女儿说着她在天坑里“看”到的一切:“别人出门还需要照相机,我不需要的,因为所有的美景都存在我心里,还自带声音和气味,啥时候都不会褪色。”
从那之后,蔡美岐去了很多的地方,虽然有家人陪着,但到了目的地之后,她都是自力更生,靠着一根导盲棍,她硬是把自己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个遍。路上的风花雪月,夹带着青草味的风,脚底淤泥里的贝壳,都成为她心里抹不去的风景。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听听
2007年的一天,蔡美岐在诊所里忙碌,“盲友”李大妈来找她。李大妈告诉蔡美岐,活到73岁,她走过最远的地方也许就是家到医院的距离,听说蔡美岐去了很多地方,李大妈央求她下次出去能不能带上她也去看看。
蔡美岐爽快地答应下来。听说,蔡美岐要带着李大妈出去转转,许多“盲友”知道后都打电话来表示想要参加进来。就这样,旅行的人数从开始的两个人变成了十几个。
蔡美岐联系了一家农家乐,决定带着大家伙去感受一下农家的乐趣。这是“盲人团”第一次出门,除了蔡美岐外,只有一位家属跟着,可一路上,大家你牵着我,我牵着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倒也井然有序。哪知道,有人不小心,一下子掉进了泥坑里,顺带着把旁边的“盲友”都拽了下去,十几个人在泥坑里滚成了一团。蔡美岐赶紧跑过来,跟家属一起把大家往外拉。摸着湿漉漉的衣服,闻着泥腥味,大家不仅不恼火,反而说:“长这么大还没这种体验呢,看样子这也是农家乐的特色之一。”
在农家乐,大家一起下地摘菜,一起去果园摘果子,甚至还举行了“摘果子”大赛。老板先把成熟的果子放到这些“盲友”的鼻子前,让他们闻闻熟透的果子是什么味道,之后把他们带到了果园。两支队伍,谁采摘的熟果子多就算贏。每个人都像个孩子一样,玩得不亦乐乎。比赛结束后,吃着自己采摘的香甜水果,李大妈更是激动得语调都变了:“活了这么久,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心不那么害怕,不那么黑了,就好像前面有灯照着一样。”
回去后,听到路上发生的小意外,丈夫很担心:“你想出去转转,我们能理解,可是你带着这么多人出门,出了事咋办?”蔡美岐笑着安慰丈夫:“我能带他们出去,就能带他们回来,大家的眼睛是看不见可心是明的。”
很快,“盲人团”第二次旅行开始了,这回大家选了更远的神农架。去之前,蔡美岐让女儿给她找了很多攻略,这些都被她有心地录制了下来,一边走,蔡美岐一边放给大家伙听。路上,大家笑着闹着,用鼻子去闻神农架秀丽的山水,用耳朵去听大自然的声音,虽然眼睛没看见,但储存在心里的美景一点也不必别人少。
黑暗带不走心里的美景
从那之后,蔡美岐组织的“盲人团”出去的次数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增加到上百个人,最多时有几百个人。一些好心的志愿者也自发参与进来,在路上做一些辅助工作。
2015年4月19日,“盲人团”如愿来到了北京。到了长城后,有人跪倒在地,把脸轻轻地贴在城墙上:“长城的砖真凉呀,但摸着都让人舒服。”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受长城的雄伟。脸贴着城墙,手摸着坚硬的城砖,有些人笑了,有些人激动得哭了。蔡美岐鼓励大家道:“爬长城可是需要体力的,咱们唱首歌来给自己鼓鼓劲吧。”在蔡美岐的领唱下,大家一起合唱了《团结就是力量》。
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见了很感动,他们走到蔡美岐身边,对他说:“闺女,我们老夫妻俩能跟你合个影吗?”蔡美岐很纳闷:“阿姨,我又不是名人明星,你们为啥要跟我合影?”老人解释道:“遇到你们之后,我们更坚定了出游的信心。”
2017年9月,65岁的蔡美岐决定出发去东北转一圈,他们将从沈阳到哈尔滨,再从大兴安岭到呼伦贝尔,沿途经过沈阳故宫、长白山天池、呼伦贝尔大草原等。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每个人都像是重获自由的马驹,肆无忌惮地撒着欢。蔡美岐躺在草地上,望着模糊的天,洁白的云,心里溢满了满足。大家都挨个儿躺了下来,你拉着我我拉着你,齐齐地望着天空的方向。不知为何,蔡美岐的眼泪一下子下来了。
2017年冬天,蔡美岐依旧没有停下旅行的脚步,她准备组织“盲友”们一起去江南看一看,感受一下南方的冬天。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