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不會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著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探索,敏捷地观察,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努力地改进学习方法,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学”为“乐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谈一些看法。
一、 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开始时就会兴趣盎然,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可用一根长竹竿,立于地上量出影长,同时量出校园内一颗大树的影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三个数据求出树的高度。学生这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急于要知道计算的依据。这样,这堂课就会在学生急切求知中开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设情景的另一主要做法就是,进行精心设问,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面积和长度的区别,提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面积也一样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举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通过争论,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实例明确了长度和面积的差别。
二、 在“五会”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兴趣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会看。这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学中凡学生能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获得知识。例如,教学质数、合数时,先让学生找出1、2、3、4、5、6、11、15……的约数,并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约数的个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自然数可以分成质数、合数和1三种数。②会听。指导学生要边听边想,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讲得是不是有道理,有没有讲错的地方。在教学中,由教师口述后,教学生进行认真复述,这样能培养学生会听的习惯。③会想。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除了靠诱导启发所有学生思考问题,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整除”?什么是“除尽”?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④会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必然要想,课上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想的对,就得认真听,细心地看,仔细地阅读。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口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提问,创造设计一些引起学生思考、表述的机会。⑤会问。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理念提升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大力提倡的教学新风尚。
三、 在实践活动中增长兴趣
在实践中学习,即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一点是小学义务教育的要求之一。这是因为,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合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概念,形成科学的结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不断增长兴趣,慢慢形成学习的能力。
(瓦房店市三台中心小学)
一、 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开始时就会兴趣盎然,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可用一根长竹竿,立于地上量出影长,同时量出校园内一颗大树的影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三个数据求出树的高度。学生这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急于要知道计算的依据。这样,这堂课就会在学生急切求知中开始,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设情景的另一主要做法就是,进行精心设问,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面积和长度的区别,提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面积也一样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举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通过争论,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实例明确了长度和面积的差别。
二、 在“五会”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兴趣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会看。这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学中凡学生能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获得知识。例如,教学质数、合数时,先让学生找出1、2、3、4、5、6、11、15……的约数,并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约数的个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自然数可以分成质数、合数和1三种数。②会听。指导学生要边听边想,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讲得是不是有道理,有没有讲错的地方。在教学中,由教师口述后,教学生进行认真复述,这样能培养学生会听的习惯。③会想。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除了靠诱导启发所有学生思考问题,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整除”?什么是“除尽”?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④会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必然要想,课上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想的对,就得认真听,细心地看,仔细地阅读。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口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提问,创造设计一些引起学生思考、表述的机会。⑤会问。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理念提升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大力提倡的教学新风尚。
三、 在实践活动中增长兴趣
在实践中学习,即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一点是小学义务教育的要求之一。这是因为,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适合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概念,形成科学的结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不断增长兴趣,慢慢形成学习的能力。
(瓦房店市三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