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尽管国家实行很多政策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但目前偏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仍然存在师资薄弱问题,因此学校应该切实了解和掌握教师现有状况,想尽办法提升在校教师的素质,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教师素质 教育质量 教学研究 行动研究 教师成长
课程改革,从认识新课标、新教材,到实施课堂教学,都是要靠教师来完成具体操作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一些师资薄弱校在推行新课改的道路上可谓困难重重,那么,作为领导该如何解决因师资薄弱难以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难题呢?笔者试以我校工作为例加以简述。
1 了解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1.1 学历达标情况调查。我校任课教师第一学历达标者仅占任课教师总数的42%,其中本科生仅3人;第二学历达标率100%,可是专业完全对口任教的教师仅占任课教师人数的50.6%,专科起点进行专业对口学历进修的人数占专科学历人数的76%,高中、中专起点学历进修后专业对口任教的人数占这部份人的41.9%。
1.2 教学水平情况调查。通过查教案、听课以及与老师们的交流,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从教师基本功的缺乏,到新教学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困难,从组织课堂教学的语言贫乏,到挖掘教材编写意图能力不强,从对课堂教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传统习惯的固守,到对“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尝试,再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暴露出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各种不足。
1.3 教学困难调查。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知,教师在教学中有很多困难和困惑,特别是对新课改有畏难情绪,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我校对教师教学困难进行了调查。为了不给老师额外增添负担,便于操作,我们把调查内容制成问卷形式。从调查结果看,老师的教学困难主要是:
1.3.1 备课。大多数教师的困难是“时间不够用”,“教辅资料少”,少数教师不知道“新课程备课有哪些特点”,不理解“用教材和教教材有什么区别”等。
1.3.2 课堂教学。让教师都感到困难的是“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设计开放试的课堂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对“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感到困难,个别教师对“课堂评价和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困难。
1.3.3 新课程理念。大部分教师对“校本”和“校本培训”认识模糊,一些教师不知道“什么是课程资源”,部分教师“对学科间的知识进行相互渗透和整合”感到困难,个别教师还存在对新课改认识模糊的问题。
2 教学困难以及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把形成教师个人教学困难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客观方面。①岗前缺乏对教师教育职业理想的教育培养和对教师人生价值追求的引领;②岗前教师缺少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没有熟练掌握教学基本技能;③学校对教师缺少教学技术和教学研究培训,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课程;④缺少深入的理论学习指导,对新课改或认识模糊,或一味盲从;⑤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没有把教师专业学习列入晋级和评优的参考项目。
2.2 主观方面。①职业道德素养不够,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追求;②知识积累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③长期依靠教辅资料备课,没有形成独立钻研和处理教材的能力;④缺乏教育科研意识,对教师培训不以为然,不能把教科研当成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⑤缺乏学习和创新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吸收先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 教学研究管理促进成长
3.1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制度,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习惯。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设置了个人简历、奋斗目标、专业发展规划、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育科研、课件制作、学期总结、自我反思、成果证书等项目。全校教师都要按照学校要求来填充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并把它作为教师考核的材料依据。从目前操作看,老师们对这种考核很重视,记录袋填写很认真,很及时。对记录袋的评价要分项进行,防止以偏概全,使评价陷入片面化和绝对化,让记录袋真正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一所没有课题研究的学校不能算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不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常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教师面临的种种教学困难,制定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3.2.1 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教学研讨会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开展教学设计、说课、上课、个人反思、教研组评课和写研讨会心得等系列教研活动,旨在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和探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研讨会”作了一个意见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9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收获很大,90%的教师认为写活动心得很有必要,而100%的教师觉得在教研组评课中受到启发。这些数据证明了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3.2.2 要求教师坚持进行教学反思,而且是每案一思。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善于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分析和思考将问题提出,然后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解决,或者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探讨研究直至问题解决。
3.2.3 坚持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要求教师每月完成一篇教育叙事或教学案例,骨干教师每个月至少要完成两篇。促使教师养成善于积累教学经验,善于理论研究的好习惯。
3.2.4 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培训心得。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自学读书笔记5~8篇,每次教研活动和培训后都要完成一篇参加活动或培训的心得体会。
3.3 建立三步备课制度,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我们根据各学科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经推选考察,确认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对他们提出工作要求,制定了三步集体备课法。
第一步:提前备课。每学期放假前,备课组长把下学期的教学任务统一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假期独立备课,形成教学初案。
第二步:集体备课。教师授课前,提前一个星期集体备课。根据提前备课的情况安排好轮流主备,主备人主讲自己所编部分的设计意图,备课组成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修改,优化设计后形成教案定稿。
第三步:个性设计。授课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后,根据本人及本班学情需要,独立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
学校为各备课组统一安排固定的备课时间和地点,设专人进行检查并做记录。三步备课法,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提高的意识。
3.4 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和教学评价,在不断改进中提高专业技能。教师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指导,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教师进行帮助指导。①学校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一线教师当中,倾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出现的教学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②业务领导要经常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③要特别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因为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评价要避免片面性和人情化。
3.5 提倡“行动研究”,引领教师不断超越自我。近年来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一句话:“一个只能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投身教学改革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才可能成为教育家。”这说明,教师成才的途径有很多,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搞教学研究。为此,学校提出了“人人有课题,时时搞研究”的倡议,号召广大教师能够把研究当成教师工作的需要,当成教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计划,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教学困难拟定一个研究课题,在研究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教育规律,在研究教学困难的对策中突破教学阻碍,获得经验和方法,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学校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变教师队伍现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教学研究制度的完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制度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应该同步进行,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一点尝试和思考,有待于在工作和实践中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教师素质 教育质量 教学研究 行动研究 教师成长
课程改革,从认识新课标、新教材,到实施课堂教学,都是要靠教师来完成具体操作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一些师资薄弱校在推行新课改的道路上可谓困难重重,那么,作为领导该如何解决因师资薄弱难以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难题呢?笔者试以我校工作为例加以简述。
1 了解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1.1 学历达标情况调查。我校任课教师第一学历达标者仅占任课教师总数的42%,其中本科生仅3人;第二学历达标率100%,可是专业完全对口任教的教师仅占任课教师人数的50.6%,专科起点进行专业对口学历进修的人数占专科学历人数的76%,高中、中专起点学历进修后专业对口任教的人数占这部份人的41.9%。
1.2 教学水平情况调查。通过查教案、听课以及与老师们的交流,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从教师基本功的缺乏,到新教学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困难,从组织课堂教学的语言贫乏,到挖掘教材编写意图能力不强,从对课堂教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传统习惯的固守,到对“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尝试,再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暴露出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各种不足。
1.3 教学困难调查。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知,教师在教学中有很多困难和困惑,特别是对新课改有畏难情绪,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我校对教师教学困难进行了调查。为了不给老师额外增添负担,便于操作,我们把调查内容制成问卷形式。从调查结果看,老师的教学困难主要是:
1.3.1 备课。大多数教师的困难是“时间不够用”,“教辅资料少”,少数教师不知道“新课程备课有哪些特点”,不理解“用教材和教教材有什么区别”等。
1.3.2 课堂教学。让教师都感到困难的是“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设计开放试的课堂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对“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感到困难,个别教师对“课堂评价和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困难。
1.3.3 新课程理念。大部分教师对“校本”和“校本培训”认识模糊,一些教师不知道“什么是课程资源”,部分教师“对学科间的知识进行相互渗透和整合”感到困难,个别教师还存在对新课改认识模糊的问题。
2 教学困难以及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把形成教师个人教学困难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客观方面。①岗前缺乏对教师教育职业理想的教育培养和对教师人生价值追求的引领;②岗前教师缺少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没有熟练掌握教学基本技能;③学校对教师缺少教学技术和教学研究培训,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课程;④缺少深入的理论学习指导,对新课改或认识模糊,或一味盲从;⑤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没有把教师专业学习列入晋级和评优的参考项目。
2.2 主观方面。①职业道德素养不够,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追求;②知识积累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③长期依靠教辅资料备课,没有形成独立钻研和处理教材的能力;④缺乏教育科研意识,对教师培训不以为然,不能把教科研当成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⑤缺乏学习和创新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吸收先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 教学研究管理促进成长
3.1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制度,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习惯。学校已经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设置了个人简历、奋斗目标、专业发展规划、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育科研、课件制作、学期总结、自我反思、成果证书等项目。全校教师都要按照学校要求来填充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并把它作为教师考核的材料依据。从目前操作看,老师们对这种考核很重视,记录袋填写很认真,很及时。对记录袋的评价要分项进行,防止以偏概全,使评价陷入片面化和绝对化,让记录袋真正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一所没有课题研究的学校不能算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不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常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教师面临的种种教学困难,制定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3.2.1 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教学研讨会和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开展教学设计、说课、上课、个人反思、教研组评课和写研讨会心得等系列教研活动,旨在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和探讨,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研讨会”作了一个意见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9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收获很大,90%的教师认为写活动心得很有必要,而100%的教师觉得在教研组评课中受到启发。这些数据证明了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3.2.2 要求教师坚持进行教学反思,而且是每案一思。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善于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分析和思考将问题提出,然后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解决,或者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探讨研究直至问题解决。
3.2.3 坚持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要求教师每月完成一篇教育叙事或教学案例,骨干教师每个月至少要完成两篇。促使教师养成善于积累教学经验,善于理论研究的好习惯。
3.2.4 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培训心得。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自学读书笔记5~8篇,每次教研活动和培训后都要完成一篇参加活动或培训的心得体会。
3.3 建立三步备课制度,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我们根据各学科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经推选考察,确认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对他们提出工作要求,制定了三步集体备课法。
第一步:提前备课。每学期放假前,备课组长把下学期的教学任务统一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假期独立备课,形成教学初案。
第二步:集体备课。教师授课前,提前一个星期集体备课。根据提前备课的情况安排好轮流主备,主备人主讲自己所编部分的设计意图,备课组成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修改,优化设计后形成教案定稿。
第三步:个性设计。授课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后,根据本人及本班学情需要,独立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
学校为各备课组统一安排固定的备课时间和地点,设专人进行检查并做记录。三步备课法,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又增强了合作提高的意识。
3.4 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和教学评价,在不断改进中提高专业技能。教师的进步和成长离不开指导,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教师进行帮助指导。①学校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一线教师当中,倾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出现的教学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②业务领导要经常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并掌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③要特别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因为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评价要避免片面性和人情化。
3.5 提倡“行动研究”,引领教师不断超越自我。近年来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一句话:“一个只能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投身教学改革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才可能成为教育家。”这说明,教师成才的途径有很多,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搞教学研究。为此,学校提出了“人人有课题,时时搞研究”的倡议,号召广大教师能够把研究当成教师工作的需要,当成教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计划,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教学困难拟定一个研究课题,在研究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教育规律,在研究教学困难的对策中突破教学阻碍,获得经验和方法,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学校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变教师队伍现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教学研究制度的完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制度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应该同步进行,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一点尝试和思考,有待于在工作和实践中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