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为自动化、智能化所代替,在生产活动中人的身体活动逐渐减少。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人有更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因此高等学校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以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一、问题与现状
当前,全国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健康状况不佳。我国大学生体质综合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不良好。胸廓小,心肺功能差,视力不良十分严重。近期对我院500名男女大学生形态、功能、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跟踪观察的结果与全国大学生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我院男女学生除身高较高外,体重、胸围、肺活量均低于全国大学生指标,说明我院男女学生体质差、呼吸机能不良。我院女生除800米略优外,立定跳远居同一水平,其他两项指标和男生四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素质指标。目前,大学生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与现代社会要求差距大。
二、影响学生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与分析
影响学生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生物致病的因素也有心理致病的因素;有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忽视了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在获得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大,传统的思想教育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基本上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度过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升学,学校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升学这一中心。进入大学后,伴随知识的更新与竞争,追求学位与出国的思潮覆盖;很多学校挤掉了体育锻炼活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文体活动减少,导致体质下降。目前,部分学校学生受社会“主观为自我,客观为他人”思潮的影响,在思想上产生严重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的结果是过多地侵占了学生休息与活动时间,违背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规律,导致学生体质下降。
2.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使学生健康受到了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手段,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从课程设置、学校管理、作息制度等,都应考虑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需要。如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质锻炼制度;有计划地进行卫生健康教育等,如不重视,就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发育和身心健康。
3.学生个体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学生步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思维形式的改变及同学关系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要比中学学习阶段大得多,思维与情绪往往波动较大。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既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条件,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有不利因素,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发生了挫折;学习与生活上的不适应;恋爱中出现了问题,等等,不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心理疾病。加上大学生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与自我保健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抽烟、酗酒、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不良卫生习惯,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体质下降。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预防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发生,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与心理效能。
三、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的措施
1.设立健康教育课程。
健康教育不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质增强,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地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评价范围,除了形态、机能和素质外,还应考虑到心理因素、精神状态,它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状况,这是评价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
高等院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贪多求全,门类太多;教材内容多而不精;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学习负担重,造成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大学生要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戒除死记硬背,抓住授课中心,达到全面理解,科学支配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以便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3.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把教育卫生工作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教学日程严格执行。经常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
4.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是提高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健脑必强身”是经验的总结。身体强壮了,大脑的发育也就良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耐受力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力、环境的适应力提高了,能够加强身体各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从而逐渐消除脑力和视力疲劳,恢复人体生理机能和视觉机能的正常功能,使身体得到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语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有自身的,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有心理也有生理方面的,但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健康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魄健康的人才。
一、问题与现状
当前,全国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健康状况不佳。我国大学生体质综合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不良好。胸廓小,心肺功能差,视力不良十分严重。近期对我院500名男女大学生形态、功能、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跟踪观察的结果与全国大学生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我院男女学生除身高较高外,体重、胸围、肺活量均低于全国大学生指标,说明我院男女学生体质差、呼吸机能不良。我院女生除800米略优外,立定跳远居同一水平,其他两项指标和男生四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大学生素质指标。目前,大学生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与现代社会要求差距大。
二、影响学生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与分析
影响学生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生物致病的因素也有心理致病的因素;有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忽视了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在获得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大,传统的思想教育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基本上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度过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升学,学校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升学这一中心。进入大学后,伴随知识的更新与竞争,追求学位与出国的思潮覆盖;很多学校挤掉了体育锻炼活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文体活动减少,导致体质下降。目前,部分学校学生受社会“主观为自我,客观为他人”思潮的影响,在思想上产生严重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率的结果是过多地侵占了学生休息与活动时间,违背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规律,导致学生体质下降。
2.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使学生健康受到了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手段,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从课程设置、学校管理、作息制度等,都应考虑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需要。如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质锻炼制度;有计划地进行卫生健康教育等,如不重视,就会影响学生的体质发育和身心健康。
3.学生个体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学生步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思维形式的改变及同学关系的重新组合等,各方面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要比中学学习阶段大得多,思维与情绪往往波动较大。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既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条件,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有不利因素,如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发生了挫折;学习与生活上的不适应;恋爱中出现了问题,等等,不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导致心理疾病。加上大学生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与自我保健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抽烟、酗酒、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不良卫生习惯,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体质下降。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预防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发生,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与心理效能。
三、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的措施
1.设立健康教育课程。
健康教育不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质增强,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地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评价范围,除了形态、机能和素质外,还应考虑到心理因素、精神状态,它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状况,这是评价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
高等院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贪多求全,门类太多;教材内容多而不精;教师不讲究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学习负担重,造成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大学生要学会用脑卫生,改进学习方法,戒除死记硬背,抓住授课中心,达到全面理解,科学支配学习时间,劳逸结合,以便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3.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把教育卫生工作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的教学日程严格执行。经常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
4.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是提高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健脑必强身”是经验的总结。身体强壮了,大脑的发育也就良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耐受力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力、环境的适应力提高了,能够加强身体各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从而逐渐消除脑力和视力疲劳,恢复人体生理机能和视觉机能的正常功能,使身体得到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语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有自身的,也有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有心理也有生理方面的,但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健康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魄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