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层层深入,评价发展迅速,教师的评价观念、使用的评价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用“爱”评价学生、因人而异的评价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适时适度地评价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励性评价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36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教学,怎样恰当有效地进行课堂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要一起不断研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评价中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对学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一、激励性评价要真诚、得当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有教育家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學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师的评价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让学生感到你的评价里边水分极大,真诚很少。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优生要表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表扬,不能轻言谁是“差生”,而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优点,看他们的长处,从而进行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恰到好处的而不是夸大其词的鼓励与肯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语文课是我们显身手的场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时刻处于被激发的状态。
二、用“爱”评价学生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的每一句话,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从对学生的尊重的角度出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有着浓浓人情味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三、激励性评价要适时、适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恰当地掌握“时”与“度”,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激励性评价,而不能夸大其词,千篇一律,搞形式主义。
适度是指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轻重,它直接影响着评价效果的大小。一般说来,初始阶段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特别是针对某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他们取得的仅是点滴进步,也要以较大的强度给予激励。往往教师的慷慨激昂会诱发学生的激情澎湃,引发出他们情绪的冲动、思维火花的闪现,产生一吐为快之感。
适时是指激励性评价应该选择最佳时机。当学生困惑、疑虑、如堕烟海时,当学生绞尽脑汁仍不得其解而愁眉苦脸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从而迎刃而解。而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并取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他们最好的赞许与肯定。而这种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要求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地投身学习的情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善于用各种器官捕捉、发现信息,掌握恰当时机,当学生处于对问题的欲解不成、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时及时给以激励,那种渴求、兴奋与冲动往往能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
四、教师要将激励性的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课前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不断地鼓励,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活动结束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评价中又注意引导学生评估优点,往好处看,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和动机。另外,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主动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就是教师要主动走到每个学生身边,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主体。学生一旦感到自己被老师关注和认可,就会出现主动乐学的情景,这种情景下进行教学,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教师以分数这一把尺子简单地评价所有学生,这并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走在课改的时代里,就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发现、鼓励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心里喜欢上语文课。实践也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源于教师的鼓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心情。
参考文献
[1]陈茂啟.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3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励性评价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036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教学,怎样恰当有效地进行课堂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要一起不断研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评价中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对学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一、激励性评价要真诚、得当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恰到好处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有教育家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學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师的评价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让学生感到你的评价里边水分极大,真诚很少。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优生要表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表扬,不能轻言谁是“差生”,而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优点,看他们的长处,从而进行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恰到好处的而不是夸大其词的鼓励与肯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语文课是我们显身手的场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时刻处于被激发的状态。
二、用“爱”评价学生
夸美纽斯曾这么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起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学生,那么就会如同磁石一般,吸引学生、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维,用心学习,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教师的每一句话,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从对学生的尊重的角度出发,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有着浓浓人情味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投入学习,也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和谐。“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的这句话更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气氛,“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像,一个眼里总是看着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没有半点喜爱、平时对学生一味“高压、打击、训斥”惯了的教师,某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激励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恐怕学生只会把这种激励误认为是一种虚伪、一种讽刺或人格的污辱,更抵触教师、甚至仇视教师,个别的学生也许还会产生过激的言行吧。
三、激励性评价要适时、适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恰当地掌握“时”与“度”,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激励性评价,而不能夸大其词,千篇一律,搞形式主义。
适度是指教师激励性语言的轻重,它直接影响着评价效果的大小。一般说来,初始阶段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特别是针对某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他们取得的仅是点滴进步,也要以较大的强度给予激励。往往教师的慷慨激昂会诱发学生的激情澎湃,引发出他们情绪的冲动、思维火花的闪现,产生一吐为快之感。
适时是指激励性评价应该选择最佳时机。当学生困惑、疑虑、如堕烟海时,当学生绞尽脑汁仍不得其解而愁眉苦脸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从而迎刃而解。而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并取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他们最好的赞许与肯定。而这种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要求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地投身学习的情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善于用各种器官捕捉、发现信息,掌握恰当时机,当学生处于对问题的欲解不成、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时及时给以激励,那种渴求、兴奋与冲动往往能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
四、教师要将激励性的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课前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检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不断地鼓励,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活动结束时,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评价中又注意引导学生评估优点,往好处看,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和动机。另外,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主动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就是教师要主动走到每个学生身边,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生命的主体。学生一旦感到自己被老师关注和认可,就会出现主动乐学的情景,这种情景下进行教学,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教师以分数这一把尺子简单地评价所有学生,这并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走在课改的时代里,就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发现、鼓励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心里喜欢上语文课。实践也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源于教师的鼓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心情。
参考文献
[1]陈茂啟.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