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谓的“动”,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量较大的学习方式,如表演、讨论、游戏及操作等。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动”越来越多——“动”的时间增长,“动”的形式增多,“动”的频率增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给原本“慢差偏废”的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语文课堂教学在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灵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合时宜的“盲动”,应引起我们警觉与反思。
(一)浅——缺少静思的“动”
“思”是“动”的基础和指南,“动”是“思”的表达和深化。“思”“动”互相结合,搭配恰当,才能相得益彰。但目前的语文课堂中,常常出现没有静思的“动”或静思与活动的剥离。请看某校“新课程实验开放周”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看图,初步感知内容后)
师: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课文的哪段写了这些内容?
生:读出相应的段落(“开始泼水了……健康长寿”)。
师:现在你们边朗读,边把周总理的动作表演出来。
生1.2:朗读,做洒水的动作。
师:现在你们读,老师为你们配上动作(和学生一起朗读并用柏枝从杯中蘸水、洒水)。
师:请大家自己边读边表演。
生:全班自由表演读。
师:这时周总理会对傣族人民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学生沉默,教师接着启发)你们过节时,会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说什么祝福的话?
生l:祝大家节日快乐!
生2:祝傣族人民过个好节日!
生3:傣族人民好!
师:傣族人民会对周总理说什么?
生1: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生2:祝周总理工作顺利!
生3:周总理,您是我们的好总理!
师:请你们同桌之间,一个当周总理,一个当傣族人民,互相祝福。
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而有感情朗读是其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创设各种情景进行指导与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朗读中,根据文章的内容适当地做些动作,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是完全必要并且值得提倡的。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多重任务,在课文的教学中,适当挖掘“说”的内容,穿插“说”的训练,也无可非议。但问题是,这些“动”和“说”从何而来?它除了在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外,别无他法。但上例的教学,在学生刚刚初读课文,表层地感知课文时,教师就要求学生进行有情感的表演朗读,就让学生说祝福的话。这时,学生的所“做”所“说”,不是理解课文后的有感而发,而是对课文表层内容的简单比划和对平时生活中有关场景的机械搬套——如果学生不学本文,他们同样说得出许多祝福的话。而教师的示范表演,也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图解,与“教师分析”没有什么两样。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激动场面及其所蕴涵的情感,绝非这浮于表面的“动动”“说说”所能体会。
(二)虚——游离目标的“动”
和许多教学方法一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只有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且符合课文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时,才能使课堂和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否则,它便形同虚设,甚至是画蛇添足。可是目前,那种游离了教学目标,或不符合课文特点的“动”,也常常出现于语文教学的课堂,而且有时还会因为它的“时髦”与“新颖”,而眩晕我们的眼睛。请看一次“评优课”中《威尼斯的小艇》“船夫技术好”的教学片断:
(1)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像。
师:(学生朗读与想像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1:船夫不手忙脚乱。
生2:建筑物不断从眼前闪过,船开得很快。
(2)师:现在你们自己当船夫,在桌面上表演开船,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同桌之间一个朗读,一个表演。
生:(用文具盒当建筑物,排出一条河道,用橡皮擦等作船,在桌子上表演)。
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得很顺利,课堂气氛也比较热烈。学生的表演,使笔者想起其他公开课中有关本段的教学——也采用表演的方式,只是有的让学生在教室的过道上表演,有的让学生到黑板上表演。所以,对于本节课中的表演,也就觉得习以为常,顺理成章。后来反思,才发现这实在是一种虚设。理由是:课文中船夫的技术好,是在船只拥挤、河道窄或弯也能稳而快地驾驶中表现出来的;船的速度快,是从两岸建筑物飞一般往后退中感觉出来的。而这些情景,要让学生在旱地上“驾驶”单条船去体验,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学生想像体验后,已经理解了内容,接下来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形式了。所以,学生这时的“表演体验”是一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且不符合课文特点的“蛇足”——它在理解的层次上是前一步骤的重复,甚至比它还肤浅。那么,几位教师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采用“表演”呢?因为它“时髦”,能增加学生的活动量,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船夫的动作也好表演。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动”,不能因为时髦而硬用,不能因为好用而套用。否则,除了造就虚假之外,别无好处。
(三)乱——不加规范的“动”
“动”是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的表现,也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但课堂是一种有组织、有纪律、讲秩序的学习场所,它的“动”,必须有适当的规范,否则便会演变成“乱”。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由“动”而“乱”的现象经常发生。比如,教师刚刚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有独立读书思考便讨论起来;教师的问题还没提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高举右手,要求回答;为了得到回答的机会,学生常常从座位上站起来,有时还把桌子敲得乒乓响;当没有被允许回答时,便垂头丧气,或干脆做起小动作;一位同学的话还没有说完,另一个学生就站起来插话,而且,这时他的回答也不是对刚才那位同学的回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课程改革刚刚开始时,由于被传统理念统治的课堂沉闷压抑得太久了,人们对这种现象,往往怀着宽容的心态给予谅解,有时还可能青睐和赞扬。
语文课堂教学中“动”的种种弊端,既说明我们对新课程精神领会不到位,也暴露出课程改革中的虚假浮躁。课程改革是一场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攻坚战,任何的急功近利、浮躁心理,只会导致它的假成功,甚至流产。我们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敢于纠正,才能使新课改与时俱进。
但是,语文课堂教学在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灵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合时宜的“盲动”,应引起我们警觉与反思。
(一)浅——缺少静思的“动”
“思”是“动”的基础和指南,“动”是“思”的表达和深化。“思”“动”互相结合,搭配恰当,才能相得益彰。但目前的语文课堂中,常常出现没有静思的“动”或静思与活动的剥离。请看某校“新课程实验开放周”中的一个教学片断(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看图,初步感知内容后)
师: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课文的哪段写了这些内容?
生:读出相应的段落(“开始泼水了……健康长寿”)。
师:现在你们边朗读,边把周总理的动作表演出来。
生1.2:朗读,做洒水的动作。
师:现在你们读,老师为你们配上动作(和学生一起朗读并用柏枝从杯中蘸水、洒水)。
师:请大家自己边读边表演。
生:全班自由表演读。
师:这时周总理会对傣族人民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学生沉默,教师接着启发)你们过节时,会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说什么祝福的话?
生l:祝大家节日快乐!
生2:祝傣族人民过个好节日!
生3:傣族人民好!
师:傣族人民会对周总理说什么?
生1: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生2:祝周总理工作顺利!
生3:周总理,您是我们的好总理!
师:请你们同桌之间,一个当周总理,一个当傣族人民,互相祝福。
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而有感情朗读是其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创设各种情景进行指导与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朗读中,根据文章的内容适当地做些动作,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是完全必要并且值得提倡的。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多重任务,在课文的教学中,适当挖掘“说”的内容,穿插“说”的训练,也无可非议。但问题是,这些“动”和“说”从何而来?它除了在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外,别无他法。但上例的教学,在学生刚刚初读课文,表层地感知课文时,教师就要求学生进行有情感的表演朗读,就让学生说祝福的话。这时,学生的所“做”所“说”,不是理解课文后的有感而发,而是对课文表层内容的简单比划和对平时生活中有关场景的机械搬套——如果学生不学本文,他们同样说得出许多祝福的话。而教师的示范表演,也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图解,与“教师分析”没有什么两样。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激动场面及其所蕴涵的情感,绝非这浮于表面的“动动”“说说”所能体会。
(二)虚——游离目标的“动”
和许多教学方法一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只有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目标的达成,且符合课文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时,才能使课堂和学生的学习锦上添花。否则,它便形同虚设,甚至是画蛇添足。可是目前,那种游离了教学目标,或不符合课文特点的“动”,也常常出现于语文教学的课堂,而且有时还会因为它的“时髦”与“新颖”,而眩晕我们的眼睛。请看一次“评优课”中《威尼斯的小艇》“船夫技术好”的教学片断:
(1)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像。
师:(学生朗读与想像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1:船夫不手忙脚乱。
生2:建筑物不断从眼前闪过,船开得很快。
(2)师:现在你们自己当船夫,在桌面上表演开船,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同桌之间一个朗读,一个表演。
生:(用文具盒当建筑物,排出一条河道,用橡皮擦等作船,在桌子上表演)。
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得很顺利,课堂气氛也比较热烈。学生的表演,使笔者想起其他公开课中有关本段的教学——也采用表演的方式,只是有的让学生在教室的过道上表演,有的让学生到黑板上表演。所以,对于本节课中的表演,也就觉得习以为常,顺理成章。后来反思,才发现这实在是一种虚设。理由是:课文中船夫的技术好,是在船只拥挤、河道窄或弯也能稳而快地驾驶中表现出来的;船的速度快,是从两岸建筑物飞一般往后退中感觉出来的。而这些情景,要让学生在旱地上“驾驶”单条船去体验,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学生想像体验后,已经理解了内容,接下来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形式了。所以,学生这时的“表演体验”是一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且不符合课文特点的“蛇足”——它在理解的层次上是前一步骤的重复,甚至比它还肤浅。那么,几位教师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采用“表演”呢?因为它“时髦”,能增加学生的活动量,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船夫的动作也好表演。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动”,不能因为时髦而硬用,不能因为好用而套用。否则,除了造就虚假之外,别无好处。
(三)乱——不加规范的“动”
“动”是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的表现,也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但课堂是一种有组织、有纪律、讲秩序的学习场所,它的“动”,必须有适当的规范,否则便会演变成“乱”。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由“动”而“乱”的现象经常发生。比如,教师刚刚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有独立读书思考便讨论起来;教师的问题还没提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高举右手,要求回答;为了得到回答的机会,学生常常从座位上站起来,有时还把桌子敲得乒乓响;当没有被允许回答时,便垂头丧气,或干脆做起小动作;一位同学的话还没有说完,另一个学生就站起来插话,而且,这时他的回答也不是对刚才那位同学的回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课程改革刚刚开始时,由于被传统理念统治的课堂沉闷压抑得太久了,人们对这种现象,往往怀着宽容的心态给予谅解,有时还可能青睐和赞扬。
语文课堂教学中“动”的种种弊端,既说明我们对新课程精神领会不到位,也暴露出课程改革中的虚假浮躁。课程改革是一场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攻坚战,任何的急功近利、浮躁心理,只会导致它的假成功,甚至流产。我们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敢于纠正,才能使新课改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