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年货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快到了,我早早地起床准备上街买菜,刚走到四楼(我家住五楼)时,突然发现邻居家门口放着我似曾相识的扁担、鼓鼓的蛇壳袋与满满的藤篮。我寻思:怎么楼下邻居家门口一大清早放着这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莫非……想起来了,今早天刚蒙蒙亮,我朦胧中似乎听到门外有人叫过我,莫非父亲大清早来过?
  我马上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年迈的母亲,从电话中得知,父亲清早为我送年货:什么年糕、粑糍、芋头、冬笋……我心中说不出的不安与内疚,快过年了,我怎么还要让年迈的父亲牵挂呢?可以想象:八十三岁的老人,乘公交来城里,还带着这么多笨重的年货,从我的老家西乡,辗转到我现安家的城东,这对一个识字不多,老眼昏花,驼背弯腰,假如他迷途了,在人来人往的城里走错了路怎么办?
  此时,我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父亲在生产队里集体干活之余,暗地里上山砍柴、伐木,偷偷地运往市场卖,换取一点零用钱。在那個特殊年代,他冒的险可想而知。有一次,生产队里集体砍柴,山上山下全都是砍柴工,不知谁不小心,踩落了一块大石头,乱石从高山之巅飞滚而下,父亲不幸被击中了,惨不忍睹……从此,父亲伤残了。“文革”时期,受台海关系牵连,一群造反派夜间闯进门,抄了我的家,押走了我的母亲,一家人受尽精神上的折磨。在那个年代,五口人,只有父亲参加集体劳动和那份薄薄自留地的收成,养家糊口的艰难可想而知。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为让我们不挨饿,多次省下微薄的口粮而昏倒在地里。
  我马上跑到四楼仔细看看我熟悉的扁担,那装着年糕之类鼓鼓的蛇壳袋、满满的藤篮,我怎么不认识它们呢?那是我父亲多年相伴的肩挑工具。我迅速悄悄地把它搬到家中,生怕惊动了邻居,匆匆地和妻子说了几句,一股风般地跑到附近街上的早市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老父亲。我知道,年迈的父亲是不会走远的,他还没有碰上他儿子一家,特别是他的在外求学好久没有见面的小孙子。
  也许是心灵感应!过了不久,我就在附近人来人往的早市中找到了老父亲 ,他虽然驼着背,弯着腰,背着手,踱着步,凸着额头,头发稀疏显得有些零乱,但还是那样的悠闲自得,仿佛在庭院中随意散步,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我激动地叫了一声:“阿爸!”我心疼地说:“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回家的路上,我接连地问他:“是否记错了楼层,敲错了门? 假如走错了路,怎么办?假如我外出,不在家怎么办?来之前干吗不提前打电话告诉我?”他自信地说:“我知道你们肯定在家的,因为你前天说你儿子挺峰昨天要放学回家。你们没起床,我不去惊醒你们。我记得的,只要往九峰方向走,就不会错。”我激动地握住父亲的双手,再也说不出话来。看着父亲张着早已掉了门牙的嘴巴,笑得甜甜的,合不拢嘴,我完全沉浸在父子相遇的幸福之中。
  路上,父亲还告诉我,他这次专门送来的年货,让我们全家春节时放心地吃。
  这些年货值不了几个钱,但饱含着父亲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爱啊!
其他文献
季候的边缘总不由踟蹰。早晨,一场不期而遇的落雪,倏忽,从温暖的秋阳跌落至冬的冰点。  中午,屋脊上覆上了一层层清凉的洁白,像极了黑白的琴键。从窗棂里钻进的风,裹足了冬的气息,深深呼吸里,忽然明白凉意是如何浓稠至搅不动拉不开。  对于我,说过冬,还不如说“混冬”确切。我一直以为,冬天是用来“混”的,早上美美地在热被窝里睡个懒觉,等到太阳斜斜地跑到床跟前,然后不紧不慢地起来,中午饭后,拖把椅子置于廊前
期刊
参观星云大师书法展,看了大师的“一笔字”,为之赞叹。  星云大师是享誉世界的佛学大师,又是一个和平大使、慈善大使、心灵救护大使。他的“一笔字”,一笔写就,一气呵成,彰显着中国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令人仰慕不已。  说起“一笔字”的练成,星云大师却显得很无奈。  40多年前,星云大师因过度饥饿患上了糖尿病。数十年来,本平安无事。前些年,糖尿病并发症让他的视力逐渐减弱,人和事物渐渐看不清了。医生诊断说,
期刊
那是1985年三四月间,有幸当兵的我,随着大部队从北方奔赴云南边境,执行作战任务。在文山自治州集结训练的时候,有一次在山上实施地雷爆破演练,第一次被半山坡的一片殷红震撼了!我马上想起高中课本上学过的一篇文章《我爱韶山的红杜鹃》。听当地的人说,红杜鹃也叫映山红。  部队结束训练后,便向作战区域——云南麻栗坡的八里河东山附近开拔,时任营部文书的我,和战友们驻扎在一个道班工人居住的小楼上,这个道班有十几
期刊
我上初中的那年夏季,老爸学会了钓鱼。刚开始,由于钓技差,每每出去半天的时间,却钓几条小鱼回来,在我和妈妈的嬉笑声中,他却舍不得把鱼获扔掉,而是认真把小鱼宰弄好,炸给我们吃。说实话,那阵子老爸的鱼炸得不怎么样,妈妈象征性地吃上几条,反正我是拒絕吃的,弄得老爸好没面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爸不出去钓鱼了,而是热衷于玩电脑上网。很快,我便发现爸爸泡在网上的秘密了,他在浏览钓鱼网站,研究钓鱼方法和技巧。下
期刊
今天,看窗外葱茏新绿,随意点开喜马拉雅FM,选听史铁生的配乐散文《老海棠树》……不由想起我慈祥的太姥姥。  太姥姥出生于1917年,和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中国劳动妇女一样,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显露出的聪慧常常让我这个自觉也有些天分的重孙女感到自愧弗如。比如天文历法,不管什么时候问她“今天是几号?”她总是阳历、阴历一起报上,二十四节气张口即来,太姥姥不识字,真是不晓得她怎么在心里盘算这些日子的
期刊
铁佛寺镇属于汉阴县辖区,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就觉得有来头。确实如此,这铁佛寺镇最早叫梨树岭,明弘治二年(1489年),此地修街取土时,从地下丈余深处挖出一尊铁铸的佛。无佛缘的人,想求都求不来的,能从丈余深的地下挖出一尊铁佛,那是绝对的有佛缘。于是,当地人修寺供奉,并将梨树岭更名铁佛寺,沿用至今,其历史渊源甚远。  我是秦岭南山的孩子,因而对山的钟情是永恒而真诚。铁佛寺镇属秦岭南麓潜山区,山环水绕随处可
期刊
年年三月,我都惦念着桃花的花事,那朵朵花蕾、片片粉色的花瓣就像含羞少女的脸庞,难掩红晕。  花瓣儿全都展开时,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尖尖,调皮地探头张望。还有那些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春风轻拂桃林,顷刻间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意醉神迷。十天半月后,她们轻舒腰肢,惺忪的花瓣开始在枝头摇落,犹如仙子般飘飘洒洒,轻盈落地,于是花海就从树上移到了树下。  
期刊
越野车一路疾驰,穿越蜿蜒起伏的昆仑山、唐古拉山,进入广袤的可可西里,人迹罕至的羌塘草原。沿途除了山脉、湖泊,时而出现的藏羚羊、野驴外,最常见的风景,就是那些野花了。那些黄色、红色、褐色的野花,一簇儿一簇儿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色彩鲜艳,随风摇曳,成为高原独特的风景线。  一名藏族阿妈告诉我:“这些野花就叫格桑花。”“格桑”为藏语,即好时光、爱和幸福之意。格桑花是生长在海拔四五千米的一种高原野花,属翠
期刊
那时候,我还不识字,雨把我阻挡在故乡低低的屋檐下。  我不知道它还要下多久,不知道它在冲垮了我家的土坯围墙之后,还要干什么更坏的事情。童年的雨,总是让我坐立不安,充满忧伤和惊惧。  父亲总是在大雨中回家。他头戴草帽,身上披着一块小小的塑料布,光着脚,裤管是湿的。我对他的打扮不感兴趣,我只关心他背回来的柳条筐。  父亲,刚刚在黄河滩上的自留地里,完成了一次艰辛的采摘。甜瓜总是被藏在最下面的一层。茄子
期刊
下雨了,整个上午都被厚厚的云层笼罩着,昏天黑地的,弄得人昏昏沉沉,了无精气。雨终于下了,而且是倾盆大雨。这也是今年,庄园里最为透彻的一场雨。  一个小时以后,天空放晴了,我听到了许多小鸟在放声高歌。  记得2010年的一个夏天,一位好朋友说特别欣赏我的为人,也喜欢我的庄园,特意为我留下了几颗树苗。不知是庄园的灵气感应,还是主人德行迎合,第二年的春天里开花了,粉红的一片。唯有一棵特别的另类,开着白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