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下八户村土地承包到户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耕地划整为零,虽然体现了公平,但是由于地块面积小、分散,不利于大机械作业,因而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田间大埂占用了大量耕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这是当前农村的老大难问题。下八户村农民合并土地,集约化经营为新农村建设无疑做出了具体实践。
由于国家推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进经验,下八户村土地经历了23年的分分合合。小岗村和下八户村,分别处于安徽凤阳县和新疆沙湾县,这两个村都由于先后施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如今,经济发展的列车承载的却是这两个村的农民对土地完全相反的作法。
如果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1978年首先为全国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历史性的手印,那么下八户村921个农民在2006年却率先为全国农民进行土地置换联合经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小地合大地”
下八户村从1983年实施包产到户,随着人口增多,村里先后经历三次土地划分,最终在1998年确定为每人八亩地。由于当时土地有肥沃有贫瘠,经过村民集体表决通过,最终每户分来的土地都散布在村子四周。
村支书王金虎介绍,土地承包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地块面积小、分散,不利于大机械作业,因而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田间大埂占用了大量耕地,分散的农业生产也把农民拴在了土地上不能脱身,到了农忙季节,全体村民开展耕种、浇水、收获时都是四处跑。
村民赵玉虎、赵金禄、韩其功三家的土地总面积相同,都是32亩地,且不同的地块紧挨着,2003年三家经过协商,自愿进行土地置换,三家由分散的四块地并为各自经营完整的一块,并安装滴灌设备,结果成效显著。发现这个好的做法,2005年底,全体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经村里同意,将以前每户分散于村子四周小面积耕作的土地合在一起,然后重新分配,现在每户村民获得了相同的土地面积并把土地合在一处种植,实现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土地互换,今年村民们全部在地里安装了滴灌设备,最终实现了大田作业。
“以前土地不在一起,浇完东头浇西头,浇完南头浇北头,白天晚上看着水,整天担心水把农作物淹坏了,现在只要拿个扳手去地里把阀门打开就行了,然后回家算着时间关阀门。”赵玉虎同其他村民一样对此特别满意。
以前每八亩地就要打个田埂来“划清界限”,现在每32亩地甚至是48亩地才保留一个田埂。据初步统计,下八户村推平田埂节约出来的土地就达到上百亩,这些土地的收益全部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沙湾县委书记王东升认为,下八户村土地置换是农民们探索出一种土地流转的好方法,力图走一条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全县已经开始推广土地置换的经验。
土地置换生产集约化
马德福正在院子门口劈柴,胳膊一抡之后,竖在地上的木棍随着手中的斧头立刻开裂。院子里铺设了干净的水泥,在房屋门口的水泥地上,整齐地码放着一堆金黄的玉米棒子,葡萄藤顺着架子从房前的蔬菜地向房顶攀爬。
作为下八户村原副村长,马德福是最早按照国家政策将村里的土地分给农民的负责人之一。岁月已经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皱纹。他从1986年退居二线,现在听力也大不如以前,但热爱劳动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
“1983年,全村80多户开始分地,吃大锅饭的时候大家的日子比其他地方都好,所以分地的时候大家还都不太愿意,但最后还是按照国家政策执行了,每个人分了10亩地。”马德福老人回忆起往事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当时国家制定的每个工分标准是4.3元,经过一年检验,分产到户每个工分居然超了1.5元,大家的心总算放下来了。随着人口逐渐增加,下八户村又经历了三次土地划分,最终在1998年确定为每人八亩地。
由于当时土地有肥沃有贫瘠,有容易浇水的上水地也有难以浇水的下水地,经过村民集体表决通过,最终每户农民分来的土地都分布在村子四周,到了农忙季节,村民们开展耕种、浇水、收获等工作都是四处跑。
2003年,村民赵玉虎不愿意了。他家共有四口人,分得32亩地。赵玉虎家的土地面积和赵金禄、韩其功家的土地总面积相同,分在村子四周的土地面积也相同,并且还紧挨着。
“年年种地年年跑,太麻烦,如果换地后能种在一起,肯定方便。”提起当年的事情,赵玉虎显得有点激动,迈着步子在屋里走了几步。他刚在院子里的菜地忙活,沾在布鞋上的泥土不争气地掉在屋里干净的瓷砖上。
三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赵玉虎家的土地全部换到村西面,赵金禄家的地全部换到北面,韩其功家的地全部换到东面,这样每家地还是32亩,但农忙的时候总算不用四处跑了。
把土地合在一起后,赵玉虎给自家地里安装了滴灌设备,实现全面丰收。悄悄种了一年,到年底结算水费的时候,三家人进行土地置换的事情终于浮出水面。
“当时我在村里搞财务,赵玉虎跑来申明水费缴纳的事情,我们才知道他们把地换着种了。”现任下八户村村委书记的王金虎说,赵玉虎的地全部在西面,东面和北面土地的水费显然不应该由他承担。
发现土地置换这个办法,村里没有贸然进行推广,但安装滴灌设备显然能够促使农民增收。2004年,全村对2300亩地安装滴灌设备进行试点,结果发现“形势一片大好”。
为了让所有村民放下思想包袱进行土地置换,2005年底,采取自愿的原则,村里租了一辆中巴车,鼓励村民们去附近团场参观滴灌种植的先进经验,村民们踊跃参加,回来后全村立即进行土地置换,按照每个人八亩地的原则采取新一轮土地分配办法,全体村民一致通过。
集约化生产受百姓推崇
喜悦洋溢在每个农民的脸上。马勇曾经干了七年牛羊育肥和贩卖工作,今年也“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种地。马勇家里共有40亩地,母亲年纪大了,两个孩子还在沙湾县城里上中学,家里的实际劳力只有夫妻两人,对于管理区区40亩地,马勇边嗑着瓜子边不以为然。
“今年家里种的棉花,虽然受灾,但是预计还能产12吨,我一公斤都不用拾。”对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马勇吐出嘴里的瓜子皮,精干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
马勇说:“每年雇人拾棉花,除了按照每公斤0.75元的价格支付给拾花工费用外,中午还管拾花工一顿饭。”就是这顿饭马勇也懒得做,家里锅小,吃饭人多,买口大锅太麻烦,做出来的饭菜成本跟饭馆里差不多,于是马勇就骑上摩托车到121团部饭馆里买来馒头、炒菜或包子来“打发”拾花工。
王金虎书记同其他村民一样都有这种想法。以前每个人管理八亩地都有点忙不过来,现在用了滴灌,不但各种农作物增产30%至50%,还可通过节水系统输肥、输药,节省大量劳力,别说800亩地,就是1000亩地也能忙过来,只要在农忙的时候雇点人就行了。这就意味着村民完全可以在城镇定居,全家人没有必要天天在地里守着。
安装滴灌过滤装置、主管、支管等全部投入,每亩地需要300多元,其中埋地的主管、过滤装置是一次投资,可以使用十几年,每亩地当年只需投入滴灌带等设备120元左右,这个钱肯定能从农作物增加的效益中挣回来。
对于马勇来说,现在种地比贩羊保险多了,如今都用了滴灌,种地轻松了,地里的杂草却少了,牛羊没有吃的,而圈养成本太高,前两年牛羊肉价格走低,马勇亏本了,养羊的事情还是交给牧区吧。马勇盘算着今年能在外面多包一些地,多挣一点钱。
“四个地方来回跑,以前干一次活折腾四天,土地合在一起用滴灌,现在一天就完了。利用秸秆还田并掺合化肥,再用拖拉机把地犁一遍,半天时间地就全部结束了,地也不会越种越瘦。”说起现代化种地,马勇滔滔不绝。
目前,为了配合滴灌设备,全村新打了六口机井,浇水也不用请人了。赵玉虎对此特别满意,以前土地不在一起,浇完东头浇西头,浇完南头浇北头,白天晚上看着水,整天担心水把农作物淹坏了,现在只要拿个扳手去地里把阀门打开就行了,然后回家算着时间关阀门。
“早先村里还种小麦2000亩、棉花2000亩,包米1000多亩,包米杆子主要喂养马、牛、羊等家畜,前几年国家还规定每个人种两亩麦子交公粮,现在小麦效益不高,村民都不种了,塔城周围的农民都种效益好的中劲小麦,村民的粮食只能买着吃,国家也取消了村里的公粮和农业税,作为一个农民不种粮食不像话。”马勇嘴唇哆嗦着吐出两口烟说。
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8568亩原本分散的土地实现土地置换重新整合,经过两年实践,所有土地增产,农民增收,这个做法已经在全县推广。■
由于国家推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进经验,下八户村土地经历了23年的分分合合。小岗村和下八户村,分别处于安徽凤阳县和新疆沙湾县,这两个村都由于先后施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如今,经济发展的列车承载的却是这两个村的农民对土地完全相反的作法。
如果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1978年首先为全国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历史性的手印,那么下八户村921个农民在2006年却率先为全国农民进行土地置换联合经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小地合大地”
下八户村从1983年实施包产到户,随着人口增多,村里先后经历三次土地划分,最终在1998年确定为每人八亩地。由于当时土地有肥沃有贫瘠,经过村民集体表决通过,最终每户分来的土地都散布在村子四周。
村支书王金虎介绍,土地承包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地块面积小、分散,不利于大机械作业,因而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田间大埂占用了大量耕地,分散的农业生产也把农民拴在了土地上不能脱身,到了农忙季节,全体村民开展耕种、浇水、收获时都是四处跑。
村民赵玉虎、赵金禄、韩其功三家的土地总面积相同,都是32亩地,且不同的地块紧挨着,2003年三家经过协商,自愿进行土地置换,三家由分散的四块地并为各自经营完整的一块,并安装滴灌设备,结果成效显著。发现这个好的做法,2005年底,全体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经村里同意,将以前每户分散于村子四周小面积耕作的土地合在一起,然后重新分配,现在每户村民获得了相同的土地面积并把土地合在一处种植,实现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土地互换,今年村民们全部在地里安装了滴灌设备,最终实现了大田作业。
“以前土地不在一起,浇完东头浇西头,浇完南头浇北头,白天晚上看着水,整天担心水把农作物淹坏了,现在只要拿个扳手去地里把阀门打开就行了,然后回家算着时间关阀门。”赵玉虎同其他村民一样对此特别满意。
以前每八亩地就要打个田埂来“划清界限”,现在每32亩地甚至是48亩地才保留一个田埂。据初步统计,下八户村推平田埂节约出来的土地就达到上百亩,这些土地的收益全部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沙湾县委书记王东升认为,下八户村土地置换是农民们探索出一种土地流转的好方法,力图走一条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全县已经开始推广土地置换的经验。
土地置换生产集约化
马德福正在院子门口劈柴,胳膊一抡之后,竖在地上的木棍随着手中的斧头立刻开裂。院子里铺设了干净的水泥,在房屋门口的水泥地上,整齐地码放着一堆金黄的玉米棒子,葡萄藤顺着架子从房前的蔬菜地向房顶攀爬。
作为下八户村原副村长,马德福是最早按照国家政策将村里的土地分给农民的负责人之一。岁月已经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皱纹。他从1986年退居二线,现在听力也大不如以前,但热爱劳动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
“1983年,全村80多户开始分地,吃大锅饭的时候大家的日子比其他地方都好,所以分地的时候大家还都不太愿意,但最后还是按照国家政策执行了,每个人分了10亩地。”马德福老人回忆起往事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当时国家制定的每个工分标准是4.3元,经过一年检验,分产到户每个工分居然超了1.5元,大家的心总算放下来了。随着人口逐渐增加,下八户村又经历了三次土地划分,最终在1998年确定为每人八亩地。
由于当时土地有肥沃有贫瘠,有容易浇水的上水地也有难以浇水的下水地,经过村民集体表决通过,最终每户农民分来的土地都分布在村子四周,到了农忙季节,村民们开展耕种、浇水、收获等工作都是四处跑。
2003年,村民赵玉虎不愿意了。他家共有四口人,分得32亩地。赵玉虎家的土地面积和赵金禄、韩其功家的土地总面积相同,分在村子四周的土地面积也相同,并且还紧挨着。
“年年种地年年跑,太麻烦,如果换地后能种在一起,肯定方便。”提起当年的事情,赵玉虎显得有点激动,迈着步子在屋里走了几步。他刚在院子里的菜地忙活,沾在布鞋上的泥土不争气地掉在屋里干净的瓷砖上。
三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赵玉虎家的土地全部换到村西面,赵金禄家的地全部换到北面,韩其功家的地全部换到东面,这样每家地还是32亩,但农忙的时候总算不用四处跑了。
把土地合在一起后,赵玉虎给自家地里安装了滴灌设备,实现全面丰收。悄悄种了一年,到年底结算水费的时候,三家人进行土地置换的事情终于浮出水面。
“当时我在村里搞财务,赵玉虎跑来申明水费缴纳的事情,我们才知道他们把地换着种了。”现任下八户村村委书记的王金虎说,赵玉虎的地全部在西面,东面和北面土地的水费显然不应该由他承担。
发现土地置换这个办法,村里没有贸然进行推广,但安装滴灌设备显然能够促使农民增收。2004年,全村对2300亩地安装滴灌设备进行试点,结果发现“形势一片大好”。
为了让所有村民放下思想包袱进行土地置换,2005年底,采取自愿的原则,村里租了一辆中巴车,鼓励村民们去附近团场参观滴灌种植的先进经验,村民们踊跃参加,回来后全村立即进行土地置换,按照每个人八亩地的原则采取新一轮土地分配办法,全体村民一致通过。
集约化生产受百姓推崇
喜悦洋溢在每个农民的脸上。马勇曾经干了七年牛羊育肥和贩卖工作,今年也“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种地。马勇家里共有40亩地,母亲年纪大了,两个孩子还在沙湾县城里上中学,家里的实际劳力只有夫妻两人,对于管理区区40亩地,马勇边嗑着瓜子边不以为然。
“今年家里种的棉花,虽然受灾,但是预计还能产12吨,我一公斤都不用拾。”对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马勇吐出嘴里的瓜子皮,精干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
马勇说:“每年雇人拾棉花,除了按照每公斤0.75元的价格支付给拾花工费用外,中午还管拾花工一顿饭。”就是这顿饭马勇也懒得做,家里锅小,吃饭人多,买口大锅太麻烦,做出来的饭菜成本跟饭馆里差不多,于是马勇就骑上摩托车到121团部饭馆里买来馒头、炒菜或包子来“打发”拾花工。
王金虎书记同其他村民一样都有这种想法。以前每个人管理八亩地都有点忙不过来,现在用了滴灌,不但各种农作物增产30%至50%,还可通过节水系统输肥、输药,节省大量劳力,别说800亩地,就是1000亩地也能忙过来,只要在农忙的时候雇点人就行了。这就意味着村民完全可以在城镇定居,全家人没有必要天天在地里守着。
安装滴灌过滤装置、主管、支管等全部投入,每亩地需要300多元,其中埋地的主管、过滤装置是一次投资,可以使用十几年,每亩地当年只需投入滴灌带等设备120元左右,这个钱肯定能从农作物增加的效益中挣回来。
对于马勇来说,现在种地比贩羊保险多了,如今都用了滴灌,种地轻松了,地里的杂草却少了,牛羊没有吃的,而圈养成本太高,前两年牛羊肉价格走低,马勇亏本了,养羊的事情还是交给牧区吧。马勇盘算着今年能在外面多包一些地,多挣一点钱。
“四个地方来回跑,以前干一次活折腾四天,土地合在一起用滴灌,现在一天就完了。利用秸秆还田并掺合化肥,再用拖拉机把地犁一遍,半天时间地就全部结束了,地也不会越种越瘦。”说起现代化种地,马勇滔滔不绝。
目前,为了配合滴灌设备,全村新打了六口机井,浇水也不用请人了。赵玉虎对此特别满意,以前土地不在一起,浇完东头浇西头,浇完南头浇北头,白天晚上看着水,整天担心水把农作物淹坏了,现在只要拿个扳手去地里把阀门打开就行了,然后回家算着时间关阀门。
“早先村里还种小麦2000亩、棉花2000亩,包米1000多亩,包米杆子主要喂养马、牛、羊等家畜,前几年国家还规定每个人种两亩麦子交公粮,现在小麦效益不高,村民都不种了,塔城周围的农民都种效益好的中劲小麦,村民的粮食只能买着吃,国家也取消了村里的公粮和农业税,作为一个农民不种粮食不像话。”马勇嘴唇哆嗦着吐出两口烟说。
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8568亩原本分散的土地实现土地置换重新整合,经过两年实践,所有土地增产,农民增收,这个做法已经在全县推广。■